張文弛 余干縣電視臺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中文全稱為地理信息系統,由加拿大地理信息學家R.F.Tomlison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是一種能夠對地理資源和環境狀態進行動態捕捉、檢測和比較分析的技術。該系統主要依賴數字測量、GPS監控、遙感影像等技術獲取和分析數據,并通過建立模型的方式獲取數據內含的信息,為相應領域的深層應用提供依據。GIS應用的領域十分廣泛,主要包括地理學、地圖學、信息系統管理、測量學等,近年來隨著GIS系統和配套技術的飛速發展,被逐漸應用在廣電工程項目網絡資源配置中,對項目的網絡資源合理配置及設備運行狀態遠程監控等工作質量的提升起到了促進作用。
現代廣電信息系統工程項目具有設備繁雜、數據量大、廣播電視網絡信號傳輸內容多等特點,因此整個系統的資源管理體系也十分復雜。采用傳統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已難以實現對現代廣電信息系統工程項目內容的精準高效管理,在廣電信息系統工程管理中引入GIS技術,對系統資源的有效配置,改善項目工程軟件功能,實現廣電設備遠程可視化管理有積極意義。本文所設計的基于GIS技術的廣電信息項目系統正是基于上述改善性功能需求,具體的需求項目包含:(1)廣電空間資源地圖管理。主要實現對廣電網絡系統運行數據導入、編輯、交換、下載的功能,且上述功能能夠在GIS地圖可視化界面下實現,更具先進性。(2)廣電設備資源配置管理。以GIS技術為核心實現對廣電設備資源的遠程增加、刪除、調用、關聯配置等管理操作。(3)數據分析決策。實現對廣電系統設備運行記錄監控、數據報送、成本核算、狀態統計等遠程分析決策。
本項目設計空間資源地圖管理模塊意在依托GIS技術構建可視化的廣電網絡運行狀態監控體系。本模塊的主要功能包含:廣電網絡信息數據導入、空間數據收集分析、信息交換審核等。模塊中包含三個項目管理和使用主體:(1)項目管理人員。負責對廣電空間資源地圖信息進行編譯管理,例如:數據導入、數據修改、數據編譯等,使所收集的數據信息得到初步加工,同時做好數據的存儲和二次加工,確保數據信息不外泄。(2)地圖信息收集人員。廣電信息系統工程項目中的硬件設備十分繁多,例如:網絡集線器、數據交換機、常規信號傳輸線及各種輸入輸出設備等,基于GIS系統的空間資源地圖管理模塊能夠讓地圖信息收集人員在收集相關設備信息后,將信息以可視化地圖的形式呈現在人機交互平臺上,提升信息數據管理的實效性。(3)地圖信息使用人員。模塊中為地圖信息使用人員提供可視化操作界面,該界面基于ASP.NET軟件開發,包含數據檢查、提交、下載及數據庫存檔功能。
資源配置模塊負責完成廣電信息系統設備的資源分配和運行管理兩方面功能,設計上同樣基于GIS技術并引入SQL SERVER2008數據庫技術構建設備資源配置和管理狀態信息的存儲模塊。首先,設備資源分配功能設計。包含廣電設備資源增加、刪除、調用、關聯管理等功能,利用GIS技術構建上述功能的遠程訪問系統,實現對設備資源線路設計使用情況、遠程管理、狀態信息審核等操作,為系統使用和運維人員提供了便捷化的操作體驗。其次,設備運行管理功能設計。包含廣電設備運行記錄管理、數據報送、成本核算、功能審核等功能,實際設計中采用SQL SERVER2008創建設備運行管理數據庫系統,便于技術人員及時準確地對設備運行管理信息進行檢索和查閱。
數據分析決策模塊主要實現對廣電信息系統工程項目所有運行數據的備份管理、數據恢復、報表生成、信息統計和提供決策輔助。通過上述功能的聯調,能夠確保廣電信息系統工程軟硬件設備運行的所有數據都能夠及時備份存儲到存儲設備中,倘若出現數據運行錯誤、丟失等問題,亦可以啟動系統恢復功能及時恢復丟失的數據,以提升整個系統運行的可靠性。此外,借助SQL SERVER2008構建的存儲數據庫能夠實現對各項設備運行的報表式查詢管理。如果廣電單位管理者需要根據系統運行的實時信息制定優化性決策,亦可通過數據分析決策模塊自動生成的分析決策報表信息,做出準確及時的判斷。
在對系統功能進行簡要分析和設計的基礎上,建議項目研發人員采用黑盒測試法從系統的功能結構出發,檢測系統功能是否按照需求功能設計,及實現的效果。具體的測試項目包含:登錄功能、空間資源地圖管理功能、設備資源配置功能和數據分析決策功能等,通過測試收集各模塊的運行數據,為系統優化設計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