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可君
摘要:自2013年《爸爸去哪兒》后,花字已經成為當前綜藝后期制作中的標配。從敘事學角度看,綜藝花字文案的敘事對綜藝的故事表達、觀眾的故事理解都產生了一定影響。本文以《中餐廳2018》為例,分析綜藝花字文案的功能與敘事特點,說明“加法敘事”的綜藝花字文案最終是在為畫面做補充表達,為觀眾做“減法理解”。
關鍵字:綜藝花字文案 功能分類 敘事特點 《中餐廳2018》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2-0000-03
花字是業內人士的稱呼,目前尚無統一和權威的定義。因其于2013年通過《爸爸去哪兒》引起廣泛關注,故而多數人引用了湖南衛視后期制作提出的概念:“花字是一個集合文字、繪畫、動畫的綜合表現形式。”[1]花字文案即其中的文字內容,一般由后期制作團隊專人負責,目前已成為綜藝必備。
然而,也有人認為花字在多數時候是“畫蛇添足”而非“錦上添花”。這是因為先前觀眾只需理解綜藝的畫面、聲音敘事,而如今又平添了閱讀花字文案這一步,導致觀眾在短短幾幀的時間內,“讀出”綜藝敘事的壓力更大了。
由此,本文以《中餐廳2018》為例,探析綜藝花字文案的功能與敘事特點,嘗試回答“綜藝花字文案最終是助于觀眾理解綜藝敘事還是平添壓力”這一問題。
一 綜藝花字文案的功能分類
雖然花字已經成為當前綜藝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業內和學界對于綜藝花字的關注仍然較少,對綜藝花字運用的探討主要來自于業內總結。如湖南衛視的卞合江將綜藝花字按照功能簡單劃分為“畫面解讀”、“情緒表達”、“填充故事情節線索”三大類[2] ;浙江衛視的楊帆則將花字歸類為“渲染節目氣氛 強化中心思想”、“美化節目形式 幫助包裝節目”、“補充解釋內容 完善節目環節”等[3] ;同臺的李延景聚焦于真人秀中的花字運用,指出其具有“客觀說明”、“主觀說明”、“解釋游戲規則”、“重復強調”和“升華主題”五大作用[4]。類似地,毛坤怡也通過作用將綜藝花字歸類為“解釋說明”、“渲染”、“強調鞏固”、“心理活動”、“調侃評論”五大類[5] 。
可見,目前對于花字的分類多從功能入手,但結論較為混亂:一是對花字的范圍框定不一。有些討論的是花字整體,包括文字、動畫甚至音效包裝,而有些僅討論花字文案。二是對花字的功能說法不一。盡管同為“解釋說明”功能,有的特指環節或規則說明,有的則泛指補充。
因而,為了使下文進一步的敘事特點分析更加明晰,本文將花字限定在花字文案的意義內,在觀察《中餐廳2018》花字后,增減、梳理和總結花字功能,對花字進行再分類:
(一)解釋說明。解釋說明即補充畫面無法或省略表達的敘事。
補充畫面無法表達的花字有三種:游戲規則、名詞解釋和人物說明。因為《中餐廳2018》幾乎沒有復雜的游戲環節設置,故而游戲規則類花字不常出現。相比之下,因文化、專業等差異的存在,名詞解釋類花字更多。例如在第三期中,就對法國人不熟悉的寧夏枸杞做出了“養生貼士”的文案補充。
人物說明更是常見。特別是在慢綜藝中,除固定MC外,無論是飛行嘉賓還是出鏡的素人,都是對觀眾而言相對陌生的故事人物。因此,只有利用花字以補充人物基本信息與關系才足以讓觀眾理解畫面。例如,張鐵林作為第四期的飛行嘉賓,對其“皇阿瑪”的身份進行補充解釋,有助于觀眾對“還珠格格”和“中餐廳”人物關系的交叉理解。
補充畫面省略表達的花字指的是邏輯說明。綜藝所記錄的真實畫面通常為一天及以上,但播出的畫面很少。《中餐廳2018》雖24小時不間斷全方位記錄中餐廳的營業狀況,但最后選擇播出的畫面時長則在90分鐘左右。因此,為彌補刪減畫面中涉及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或結果等必要邏輯因素,花字文案需要進行簡短說明,便于觀眾串聯綜藝故事情節。比如在中餐廳遭遇科爾馬暴雨時,現場情形非常復雜,就需要進行“存在坍塌及觸電危機而中斷錄制”的邏輯補充。
(二)重點強調。重點強調即用平白的花字概括或直接地重復畫面敘事,以加深觀眾印象。
概括性重復的花字用于提煉復雜的畫面敘事,讓觀眾對畫面有直觀的了解。比如,《中餐廳2018》中客人很多畫面較亂時,花字經常使用計數的方式讓“多”更直觀。再比如花字則會按順序提煉做菜步驟,讓觀眾易于認知、模仿明星菜譜。
另外,花字文案也會對人物的性格、身份、關系等作出概括性的“標簽”或“人設”,一能幫助觀眾加深人物印象,二能讓中途觀看的觀眾快速厘清人物關系。比如《中餐廳2018》中重復出現“薇店長”趙薇、“廚系少年”王俊凱、白舉綱&王俊凱的“川渝兄弟”、趙薇&舒淇&蘇有朋的“福祿壽”組合。
直接性重復的花字其實是人物話語的“復制粘貼”,與人物唱詞幾乎等同。通常為重復“哈哈哈”或者“哎呀”等語氣詞或者人物原話,以強調、放大人物的情緒狀態或個性形象。
(三)畫面渲染。畫面渲染即在解讀畫面后趣味或文學性地表達畫面。
最常見的故事畫面的趣味渲染。這類花字綜藝性很強,在文案中頻繁用到擬人、比喻、排比等手法,貼合當下熱點與流行句式,強調押韻和節奏感,目的是創意表達畫面,制造笑點,讓畫面更娛樂化??梢哉f,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一類花字。第四期中“《找生粉》/朗讀:一年級一班 白舉綱”貼合了小學語文課堂朗讀場景,并標注出他不標準但可愛的拼音,就是一種典型的趣味渲染。
另一種則是環境畫面的美文渲染,主要用于空鏡畫面中。一般而言,綜藝的空鏡畫面故事意義很弱,主要意義是調節故事節奏、承上啟下等??甄R文案多數較長且優美,在業內稱之為“美文”。其中,環境畫面的美文渲染就是畫面的文字潤飾。在《中餐廳2018》中,這類文案頻繁用于清晨/傍晚等閑暇時間的空鏡頭中,如“暮色親吻了科爾馬/目之所及/都是舒服的暖色調”,“當晨間的清風吹散了科爾馬昨夜的夢/新的朝陽又一次如約而至”等。
(四)情緒表達。相較于畫面渲染,情緒表達側重于畫面人物、后期和觀眾內心情感。
強調人物內心的是OS花字。它實際上是后期基于畫面,對人物想法的揣測。但由于敘述者是人物本人,因此觀眾并不會直接聯想到想法背后的“作者”,而是自然地將其理解為畫面人物的真實想法,順應地理解了故事中人物的情緒狀態。在觀察和記錄的慢綜藝中,這類花字的比重也非常高。
強調后期內心的是吐槽調侃花字,它們直接表達了后期的想法。因為后期作為節目的第一批觀眾,假裝認真的吐槽和幽默的調侃很容易獲得觀眾的心理認同,經常讓觀眾會心一笑地評論“官方吐槽最為致命”。
強調觀眾內心的是升華主旨的美文。前文已經提到了“美文”的概念,但美文不止于環境畫面的渲染,更多時候是為了升華關于友誼、成長、陪伴、文化等節目的精神主旨。它們往往情緒色彩濃重,很直接地向觀眾煽情。如“猛火煮 慢火溫/相處間的不同脾氣/‘煲出我們的美味關系”就升華了《中餐廳2018》的合伙人理念。
二 綜藝花字文案的敘事特點
(一)多重敘述者構建了多元場景。
上文已經說明,后期的花字文案通過多種方式幫助畫面敘事,但并不是所有話語都借后期之口敘述。例如,直接性重復和OS的敘述者為畫面人物,吐槽調侃的敘述者才是后期,而解釋說明、概括性重復、畫面渲染和升華主旨類的美文似乎沒有明確的敘述者。這是因為這些花字文案的敘述者實質上就是觀察并記錄一切的攝像機。
后期文案作者不僅在花字中提供了人物、后期、攝像機三種視點,并由差異化的視點構建了不同的場景。在攝像機和畫面人物作為敘述者時,觀眾置身于屏幕前,而以后期作為敘述者時,觀眾便轉移至屏幕后。《中餐廳2018》的屏幕前場景即指拍攝時的科爾馬中餐廳,屏幕后場景即制作者、觀眾的現實生活。敘述者為畫面人物時的場景感最強。因為這類文案能讓觀眾仿佛融入于人物之中,知道人物的內心想法,甚至能與其對話。
(二)多重敘述者的無縫切換。
在通常情況下,連續兩條花字文案之間的敘述者和場景并不一定相同,有可能上一條花字是攝像機為敘述者,而下一條則來自后期吐槽,但這并不會影響觀眾對敘事的理解,也不會讓觀眾在身份/場景切換過程中有割裂感。也就是說,綜藝花字文案的敘述者在不斷切換且無縫銜接。
西摩?查特曼(Seymour Chatman)曾在《故事與話語:小說和電影的敘事結構》中提到:“敘述者可以將其內心進入從一個人物轉換到另一個人物,同時仍保持相對隱蔽。”[6] 類似地,在《中餐廳2018》中,花字文案也被賦予了“全知”權,它不僅能夠無縫進入趙薇、蘇有朋、王俊凱等畫面人物的內心,而且能夠無縫切換攝像機、后期的視點。正是這種“全知”推動了綜藝情節的進展,幫助事件推進到下一個階段。
(三)多元場景中的疊加嵌套。
從敘述者來劃分,花字文案為觀眾構建了屏幕前和屏幕后的兩種場景。但在屏幕前的場景中,故事畫面的趣味渲染又通過文學手法構建了許多屏幕后的生活場景,形成場景的疊加嵌套。
《中餐廳2018》的花字文案中,“自動開啟忽略系統”借用機械系統語言,“親自為自家藝人打榜”套用娛樂圈文化,更有“小白在線隱身”、 “對方已退出群聊”等模擬互聯網社交場景……這些文案都運用比喻的方式,將發生在屏幕前科爾馬的故事用屏幕后的生活場景表達出來,十分“接地氣”。雖然屏幕前后之間存在不可跨越的時空差距,但生活場景的嵌套仍能夠一下子拉近觀眾與科爾馬的距離,讓觀眾更方便地理解其中的故事。
三 結語
的確,在綜藝受限制的屏幕和時長內,多功能分類、多敘事者切換、多場景嵌套的花字文案看似是讓觀眾“多做一道閱讀理解題”,但實質上,它是在強化視覺、聽覺的敘事,并在此基礎上彌補二者本身的局限性。因而,從結果上看,“加法敘事”的綜藝花字文案最終是在為觀眾做“減法理解”。
參考文獻:
1.羅剛.花字幕的功能與創新應用[J].傳媒論壇,2018(6):126+128.
2.卞合江.綜藝花字功能新議——以《神奇的孩子》為例[J].現代視聽,2017(9):67-70.?
3. 楊帆.淺論花字在綜藝節目中的作用[J].電視指南,2017(10):176.?
4. 李延景.論花字在真人秀節目中的重要性[J].藝苑,2017(2):101.
5. 毛坤怡.綜藝節目里的花字那些事兒[J].影視制作,2017(3):54-59.?
6. (美)西摩?查特曼.徐強譯.故事與話語:小說和電影的敘事結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19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