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品牌形象是一座城市的象征與標簽,塑造與設計品牌形象對城市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當前,城市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人們對城市建設的要求已不再僅僅停留于城市功能需求與物質層面的滿足上,而是憧憬與向往著更加舒適的城市生活,希望領略不一樣的城市風景等。城市品牌設計既是一種技術表現,又是一種文化縮影,因此設計城市品牌現象應該從文化角度出發,提升城市文化層面的影響力,使得城市文化與美學相融合,塑造出獨特的城市品牌形象。
關鍵詞:地域文化;城市品牌形象;城市文化
塑造城市品牌,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城市的整體形象,給予市民與外來人員一種美的享受。在城市建設中,城市綠化效果、規劃布局、街道廣場、建筑風格等相關因素都將對城市印象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張,若想建設出擁有自己特色風格的品牌形象,避免千篇一律的建筑風格,則應該充分考慮本地的地域特征,融入地域文化因素,使設計出來的城市品牌形象具備獨立的特性。這樣才能使城市品牌形象與城市環境、城市文化等和諧統一,進而凸顯出城市的獨特魅力,提高城市知名度。
一、概述地域文化與城市品牌形象
(一)地域文化
首先,針對地域文化的概念來說,不同的文化學者有著不同的見解與解釋:一些文化專家認為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先秦時期,我國各民族呈現出的不同文化;一些文化學者認為地域文化是中華大地特定區域人民在一定的特殊的歷史時期創造出的考古文化;一些文化學者將地域文化劃分為狹義地域文化與廣義地域文化等。后來經過多家學者的討論與研究,將地域文化定義為:中華地區一些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
其次,地域文化的存在形式。時代變幻不停,歷史流經歲月的長河,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印記,但是歷史不但不會被遺忘或者被抹去,反而會成為亙古存在的痕跡。不同的地域發展中,存在著不同的習俗與習慣,這便是一種專屬于本地區的地域文化。例如:陜西革命老區子洲縣、陜西面食、黃土窯洞等,便是陜西的地域文化;西雙版納的廟宇與潑水節便是其地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存在于不同的地域當中,并展現出不同的魅力與特色,主要體現在食物、建筑物、習俗與人們的行為方式上,對外地人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二)城市品牌形象
所謂城市品牌,即指城市建設者分析、提煉、整合所屬城市的歷史因素、文化因素、人文因素、地理因素以及產業因素等存在特殊性的差異化品牌要素。城市品牌就是一個城市在推廣自身城市形象的過程中傳遞給大眾的核心概念。所謂城市形象,即指城市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歷史文化傳統、建筑景觀、法律法規、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城市居民的價值觀念、生活質量、行為方式等,對城市居民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并使社會公眾形成對其城市認知的印象總和。城市品牌形象,即將城市品牌與城市形象進行有效融合,展現出城市地理因素、文化特征、人文情懷以及城市建筑物等,提升城市的知名度。
二、地域文化對于塑造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作用
現階段,我國城市建設中受到一些陳舊規劃理念的影響,普遍存在著“千城一面”的情況。殊不知,城市形象與地理位置、地域文化等存在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系。同時伴隨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張與經濟的發展向前,文化屬性也在不斷豐富。地域文化對于城市品牌形象的建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有效凸顯著城市的獨特魅力,如:提到“時尚之都”,人們自然會聯想到巴黎;提到“音樂之都”,人們會聯想到維也納。
(一)北方地域文化下城市形象的設計
北方地區,作為歷史發展中朝代更迭的重要見證地,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沉淀,在實際的城市設計當中應該合理運用地域文化資源,凸顯文化古都的獨特魅力。例如,北京作為我國重要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一方面元明清等幾個朝代都定都于此,另一方面北京具備獨特的人文環境,在建筑、藝術、文化層面中都表現出皇家氣息,因此成為北方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如,在建筑物中常用到中國紅、玉脂白、青花藍等色彩元素,體現了文化古都的濃厚底蘊,使人領略到不一樣的地域文化風采。
(二)沿海地域文化下的城市形象設計
我國的海岸線相對較長,所以沿海城市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與自然環境優勢等,在設計城市品牌形象的過程中表現出開放自主式的設計思路。例如,我國山東青島市,便凸顯出了碧海、藍天、綠樹、紅瓦、黃墻的獨特色彩美,所到之處皆使人有心曠神怡之感,而且城市道路的設計表現出層次分明的結構美,山、海、路、建筑的錯落有致,體現了整體和諧美。在青島的街頭,我們不難看到諸多雕塑作品,彰顯著海濱城市的獨特魅力與活力,凸顯著地域文化。
(三)中西文化交融下的城市形象設計
文化是流動的,文化交流過程不受地域因素的束縛,本土文化或者異域文化并未設置出明顯界限。處于全球化經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我國各地文化交相輝映,不斷進步。由于我國歷史的特殊性,港澳臺與外來文化的融合更加顯著,這些地區的地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不斷融合,使其與傳統文化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在堅守本土文化的同時,融入了國際審美特色,因此港澳臺城市品牌形象的設計彰顯著中西文化交融的特征。
三、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形象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當前城市建設發展中,一些城市建設者盲目地跟風建設,對于城市硬件設施過于關注,而忽略了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內涵等方面的建設,使得城市雖然外表華麗卻缺少內在的靈魂,城市品牌形象相對模糊化。因此,應該引入地域文化,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
(一)以地域文化確立城市品牌形象的基本定位
城市在確立自身品牌形象定位的過程中,應該融入自身地域文化特征,以此來保證城市形象建設的基本標準,進而明確城市品牌形象的基本定位。城市管理者對城市建設起著主導作用,因此應該根據地域文化來明確城市品牌形象定位,如追求古色古香的建筑風格、休閑娛樂的城市建設風格、活力奔放的建設特色等,并按照當地的自然環境、地理環境、歷史文化、經濟發展水平、民風民俗等,提取建設重點與建設精髓,以便于展開實驗與論證,使建設出的城市品牌形象能夠綜合反映出城市的地理面貌、宗教文化、文物古跡與鄉土民俗等特征。當然,如果止步于傳承歷史文化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在繼承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與發展,才能使得傳統文化歷久彌新,永遠保持生命力,成為城市亮麗的風景線。故此,在城市品牌形象的設計中,引入地域文化還應該融入時代元素,充分凸顯城市形象的獨特魅力,使其具備鮮明的城市風格。例如,河南省許昌市的鄢陵縣,是花木栽培的馴化基地,全縣有著品種豐富的花木,被譽為“中國花木之鄉”,借助于這一地域文化加快了旅游業的發展,并樹立了“一花一世界”的城市品牌形象。
(二)借助于地域文化開展城市品牌宣傳活動
在城市品牌形象的傳播過程中,傳播力有著極大的影響。故此,為了加強城市品牌形象的宣傳,各個城市應該充分運用傳統媒體、現代新媒體等傳播路徑,強化廣告傳播的力度,可以在電視、廣播、報紙、微博、微信公眾號、雜志、抖音、戶外廣告等多種媒介平臺上進行宣傳,并不斷擴大宣傳覆蓋率,形成完善的傳播體系,從各個角度對城市地域文化加以宣傳,進而形成城市文化品牌的源泉與動力。與此同時,應該開展一些城市品牌形象宣傳的活動,如在一些公共場所的廣告設計中,融入地域文化特征,以實現宣傳效果。例如,甘肅省天水市的麥積山石窟,已經成為我國5A級風景區,借助于地域文化的宣傳力度,塑造出天水城市品牌,并開展一些讀書節等活動,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
(三)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基礎設施項目
為了保證城市的有序建設,在建設過程中應該配備相應的基礎設施項目,進而為廣大市民與外來游客等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務。現階段,城市建設投入與運營的基礎公共服務設施有:書報銷售廳、城市地圖、城市交通標識、便民垃圾箱等等。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既可以體現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綜合水平,又能夠有效地凸顯城市品牌形象,所以在實際的建設中應該始終秉承著人性化理念,并融入本地區的文化特色,以豐富城市建設的內涵。例如,湖北宜昌某廣場上,便融入了興山民歌、宜昌絲竹、南曲等地域文化內容,使市民與外來游客在享受公共基礎服務時能夠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
四、結語
眾所周知,文化軟實力作為社會生產力中的關鍵部分,對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而在城市建設中,城市品牌形象作為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表現形式,直接關系著城市的印象與知名度等。不同的城市,具備不同的地域文化,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的個性風格與特殊內容,有助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獨特魅力與城市文化軟實力等。故此,在進行城市品牌設計過程中,應該明確城市品牌定位,開展城市品牌宣傳活動,完善公共設施基礎建設,充分體現地域文化,豐富城市內容,以便于提升城市形象與知名度。
參考文獻:
[1]張渝平.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品牌形象塑造與傳播——以廣東文化旅游城市南雄為例[J].今傳媒,2018,(3).
[2]黃偉斌.地域文化對城市視覺形象核心要素設計的啟示——以烏魯木齊市市徽研究為例[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7,(12).
[3]杜燕兵.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設計中的價值生成——以南通江海文化為例[J].美與時代(上),2017,(6).
[4]何靖.基于地域文化的現代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以江蘇徐州市兩漢文化為例[J].商業時代,2014,(7).
[5]劉莎莎.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視覺形象中的表現策略研究[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7,(3).
[6]郭嶸.地域文化視角下的哈爾濱松花江避暑城綠地系統優化策略研究[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5年會論文集[C].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
鄧水清,碩士,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高級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視覺傳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