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研究所產生的研究數據可以可靠地驗證科學研究結果,管理良好的科研數據可以在其專業領域廣泛傳播共享,增強數據的價值及影響。高校是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研究數據的管理理應成為高校圖書館服務的自然延伸。通過對美國高校圖書館研究數據服務內容的案例分析,為我國高校圖書館開展研究數據服務提供借鑒。
關鍵詞:研究數據服務;高校圖書館;科研數據管理
1 研究數據的起源及發展
研究數據(research data)被定義為數字、符號、文本、圖像或聲音形式的事實記錄[1]。管理良好的研究數據可以可靠地驗證結果并使數據在更廣泛的研究領域間分享,這有助于加強數據的價值和影響。許多研究委員會和資助機構提出了鼓勵或授權創建研究數據管理計劃,將研究數據存入可識別的數據庫中。早在1999年,美國政府管理預算局規定,聯邦頒獎機構應確保政府資助的所有研究資料均可向公眾公布。此后,美國的政府資助機構制定了在整個研究過程中要求質量數據管理的政策。然而隨著科學數據的日益增多,研究人員往往無法形成清晰、精確的數據集以配合他們的研究,并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丟失訪問權限,誤解原始數據集。因此許多研究機構沒有為他們的研究人員提供短期和長期的數據管理支持。本文重點選取了3所具有豐富研究數據管理服務經驗的美國高校圖書館,利用網絡調查法分析和研究他們開展的研究數據管理服務。
2 高校圖書館的研究數據管理服務案例研究
2.1 耶魯大學
耶魯大學圖書館利用研究指南提供系統的研究數據管理服務。主要服務方式有[2]:
1)管理研究數據。包括數據的描述,即元數據的選擇標準、數據文檔的制定和數據級別包括的內容。2)數據共享。提供關于數據引用的服務,包括用戶引用研究數據的指南,如引用格式及相關標準等。3)數據管理計劃(Data Management Plan,DMP)。針對需要提交的DMP文檔的相關要求,幫助研究人員制定數據管理計劃。4)提供更多可參考的資源,如優秀研究數據管理指南導航。
2.2 麻省理工學院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圖書館面向研究人員提供系統和全面的數據管理和出版服務。主要包括[3]:
1)提供數據管理計劃列表,表明在數據管理周期的各個階段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2)對比基金組織數據管理要求,對用戶數據管理需求進行評估。3)協助制定數據管理計劃,輔助數據管理并制定存檔解決方案。4)成立專門工作組,提供個性化咨詢服務,建立全面覆蓋的管理服務網絡。5)基于機構知識庫的數據長期保存和獲取服務。依據數據集的內容類型和大小提供研究數據的長期保存和獲取服務,制定研究數據存儲指南。6)數據備份與安全服務。提供相關的存儲設備,提供非加密和非壓縮的存儲服務。
2.3 斯坦福大學
斯坦福大學圖書館依托科研支持服務提供數據管理服務,通過制定服務目標、組建服務團隊、開展免費咨詢或舉行研討會等形式為全校師生提供服務,主要包括[4]:
1)數據計劃服務。斯坦福大學圖書館與加州大學圖書館合作,提供DMP工具的利用服務。2)數據保存與備份服務。科學技術部門提供大量的保存系統供選擇。數據可分為禁止數據、限制數據、保密數據和公開數據4種類型,根據不同的數據類型選擇存儲和備份機構。3)數據共享服務。在數據共享之前,需要提供與數據匹配的元數據以及考慮解決與之相關版權許可等問題。4)提供最佳實踐及案例參考服務。描述性和有用信息的文件名、跟蹤文檔的不同版本、為每次運行的實驗或分析創建元數據等。5)咨詢培訓服務。主要通過研討會、實驗室會議、專題研討會、等多種形式進行。
4 我國高校圖館開展研究數據管理服務的啟示
4.1 與其他機構合作提供數據服務
一些圖書館與其他院校大學的學校合作提供數據管理服務。例如,麻省理工學院圖書館與Hewlett-Packard開發公司共同建立了在線構建DSpace @ MIT,為麻省理工學院的教師和研究人員提供穩定、長期的機構資料庫存儲[5]。發普渡大學研究數據資料庫是一個機構數據存儲庫提供在線、協作工作空間和數據共享平臺,以滿足普渡研究人員及其合作者的數據管理需求[6]。
4.2 招聘和培訓科學數據專家
提供適當數據管理和策展服務的來滿足研究人員的需求,有些圖書館已經開始尋求圖書館員和具有數據管理技能的工作人員。布朗大學圖書館還招募了一名科學資料館長,需要具備數據倫理、版權、開放獲取、知識庫、數據管理和許可在線資源等知識素養。此外,這些人員還須會使用以計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研究數據的工具和方法。
4.3 充分利用外部資源
為了增加研究人員的數據意識研究數據管理的管理和技能,一些機構發展在線開放培訓課程。旨在為研究人員和數據保管人員提供有效地共享和保存數據所需技能的培訓計劃,利用了策展生命周期模型為對所需要的角色和活動的范圍和性質進行語境化,以便長期對數據進行訪問。
4.4 推薦數據管理計劃的工具和模板
數據管理計劃工具是基于Web幫助研究人員生成DMP,以滿足資助機構要求。DMP工具和DMP在線目前是兩個最具影響力的數據管理工具。前者旨在幫助研究人員為國家科學基金會及其理事會和部門的具體資助機構創建即用型DMP,并了解其機構提供的資源和服務,以實現數據管理需求[7]。后者是由數字管理中心開發的,以幫助研究人員研究支持人員更快地生產其DMP,它也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就如何創建、管理和分享他們數據做出明智的選擇。
參考文獻
[1]What is research data? [EB/OL].[2019-01-10].https://guides.library.yale.edu/datamanagement
[2]馬建玲等.美國高校圖書館參與研究數據管理服務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2(56).
[3]Data manageent[EB/OL].[2019-01-12].https://libraries.mit.edu/data-management/services/
[4]Data Management Services[EB/OL].[2019-01-15].http://library.stanford.edu/research/data-management-services
[5]DSpace @ MIT[EB/OL].[2019-01-28].http://dspace.mit.edu/handle/1721.1/7582
[6]Research Data Management for Purdue.https://purr.purdue.edu/[EB/OL].[2019-01-28].
[7]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uration Center[EB/OL].[2019-01-18].https://www.cdlib.org/about/
作者簡介
王瀟瀟(1992-),女,漢族,內蒙古呼和浩特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現就讀于河北大學管理學院,圖書館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