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雅爾
摘 要:信息素養是在信息時代下引申出的一種問題解決方式,是在熟練掌握信息資源、信息工具的基礎上所具備的素質。本文將針對信息素養內涵以及構建高校圖書館新型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的意義進行詳細的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高校圖書館新型信息素養教育模式途徑。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構建模式
1 前言
高職院校是培養新時代優秀人才的重要場所。為了滿足學生求知的需求,圖書館的建設受到了廣泛關注。隨著數字化時代發展進程的加快,國家更加關注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為了迎合現代化建設的實際需求,高職院校圖書館實現數字化建設成為了必然趨勢。
2 高校圖書館構建新型信息素養教育模式的意義
2.1 有利于增強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當前人才最為重要的能力之一,在互聯網與信息技術不斷更新與換代的當下,只有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人才,才能夠真正的適應當前時代的發展,掌握多個領域的專業技能、拓展自身的專業知識領域,最大程度上增強自身的綜合素養,成為創新型復合人才。積極的利用高校圖書館構建新型信息素養教育模式使學生們學會檢索與篩選信息,最快程度上在數據與信息的海洋中搜集到對自身有用的信息,并將其轉化、消化、加工成自主具備的知識,做到“為我所用”。此外,積極的利用高校圖書館構建新型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增強學生們的信息素養,還可以最大程度上發揮出學生們的主體地位,積極的讓學生們在知識與信息的海洋中徜徉,擴展學生們的知識面、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
2.2 有利于迎合時代人才培養需求
21世紀是信息與人才的時代,眾多的科技成果誕生、學術成果誕生、新潮思想誕生,都導致本時代的信息存儲量帶來了飛速的增長。客觀來說,當前信息世界中存在很多對解決問題、獲取知識沒有必然用途的信息,并且當前社會信息承載的手段也不斷的增加,面對海量的信息,如何快速的獲取信息、解決自身問題,也成為當前人才必須具備的專業能力。積極的利用高校圖書館構建新型信息素養教育模式進行人才訓練,能夠最大程度上增強廣大學生們對信息的敏銳捕捉能力,以便于克服海量信息對學習者、信息尋求者帶來的困擾。
3 高校圖書館構建新型信息素養教育模式途徑
3.1 秉承多元化、統一信息素養模式理念
信息素養并不是在短時間內便可以實現的,是謳歌循序漸進、動態化的過程。在信息素養培養的各個環節中,需要學生們通過多元化的實踐和層次化的學習。由于不同高校的學生水平的參差不齊,想要將信息素養培育工作面向全體學生,就需要將教育工作與圖書館構建進行緊密的統一與統籌,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信息素養培育。在課內教學的基礎之上,聯合校內圖書,開展專題講座、情報科研、網絡教學等教學活動形式,在學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網絡信息資源的多種模式統籌之下,構建出完整、統一、多元化的高校圖書館構建新型信息素養教育模式,并將最終信息素質教育融入到課程評價體系當中。此外,全國高校還應該積極進行信息資源聯盟,通過詳細統一的規劃,將全國高校圖書館學會、CALLS、信息資源網站、專業信息素養教育機構等組織進行緊密的統籌和規劃。最大程度上將各個單位和組織結構的信息資源進行合整合、避免信息資源的浪費。
3.2 建立健全在線信息素養培育教學機制
在網絡與信息化不斷發展的當下,高校圖書館也在積極的進行數字化、信息化發展。縱觀當前高校圖書館,很多圖書館都已經構建出了屬于自己的信息化網絡平臺,隨時隨地的為廣大學生們提供了更加高效、更加便利的服務。為了深入培養高校學生們的信息素養,教師們必須要積極的構建出完善的網絡教育機制,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的手段,開發自主學習功能、問題交互功能、能力測試功能等完善的網絡教育平臺。將各個高校的優秀信息資源進行充分的匯聚與整合,最大程度上集中高校的優勢,發揮出web的多種教育功能,增強學生們的綜合信息能力。積極的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創建出屬于我國專屬的網絡教育平臺。
4 高校新媒體閱讀推廣的舉措
4.1 加強圖書館引導閱讀的功能
當今社會的高速發展,對高校環境以及在校大學生的沖擊是非常明顯的,校園中充斥著浮躁,學生坐不住冷板凳,靜不下心來搞專業,閱讀時間也大大縮短。這不是個別高校的現實狀況,而是整個社會的普遍問題。作為高校圖書館,要在這樣紛繁復雜的環境中保持頭腦冷靜,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環境優勢和人才優勢,制定有指導意義的方案、舉措,引導在校大學生重視知識,重視閱讀,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精神文化的涵養,并從高校、大學生這個點發散開來,擴展到整個社會,引導全民閱讀風尚。
4.2 建立常設專職部門
每年4月,大多數圖書館都會借世界讀書日之機,舉辦大量活動,這其中也包括新媒體閱讀推廣活動。但對于許多圖書館而言,這樣的活動并沒有形成日常化、規律化、長效化,多是在讀書月之后便銷聲匿跡了。高校圖書館應該考慮設置專門的常設部門,將新媒體閱讀推廣納入日常工作,并實行責任制,選派專人負責,使此項工作的開展有專門部門依托,有專人負責,做到權責明確,有序發展。同時,圖書館要加強與學校其他部門以及學生社團的合作,充分發揮各部門協同作戰的優勢,如校園文化節、畢業季、迎新生活動等,將新媒體閱讀推廣活動滲透到校園的各個角落,爭取更多的學生愛上閱讀,關注新媒體閱讀。
4.3 量身打造新媒體信息資源
在高校里,大多數閱讀推廣活動都是面對全體學生的,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在策劃、準備活動時就容易忽略了每一個個體的需求,造成活動千篇一律,學生們越來越失去興趣。這需要我們拿出相應的對策。首先,圖書館的新媒體閱讀推廣部門可以考慮將全校師生按專業分類,分別建立相應的微博、微信群,按需推送與其專業對口的信息資訊。其次,也可以考慮將學生按興趣分群,不同的興趣群由不同的專業館員管理,每一個群的館員為讀者提供相應的數字資源,并由此了解師生的需求,形成一個交流互動的循環。最后,要周期性地舉行一些新媒體閱讀推廣服務的講座,主要講解與使用相關的技術性問題,并在日常工作中盡可能簡化操作,減少因技術問題造成的使用困難,提高師生讀者新媒體閱讀能力。
5 結束語
每一次技術發展帶來的行業變革,都會鞭策我們更加努力地為讀者服務,也會讓我們成為比從前更加優秀的圖書館人。時不我待,新媒體閱讀的出現,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每一名工作在一線的圖書館人都應該在這樣的發展進程中投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珍惜時代發展中的鍛煉機會,為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
參考文獻
[1]張立濱.“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模式構建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6,36(12):130-132.
[2]許丹,郭繼軍.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的對象、方式與模式、建設與展望[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6,25(11):77-80.
[3]榮霞.國內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模式比較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6(1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