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軍
摘 要:在醫療事業發展過程中,醫療檔案承載了重要的作用。醫療衛生檔案主要涉及兩個部分,包括疫病防治檔案以及衛生監督管理檔案。其中疫病防治檔案主要涵蓋專家醫案、門診病歷、病例分析材料以及患者住院資料等;衛生監督管理檔案包括環境衛生監督檔案、勞動衛生監督管理檔案以及食品衛生監督管理檔案等。這些檔案為醫療衛生相關工作開展以及相關決策制定提供了可靠參考信息,有利于提升醫療衛生工作整體效率及質量。基于此,本文對醫療衛生檔案管理進行了綜合性闡述,并提出了相關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醫療衛生;檔案管理;信息
1 醫療衛生檔案管理對于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醫療衛生檔案是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衛生相關活動如科研、教育、防疫、藥品生產等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影像、聲音或其他載體的歷史記錄。醫療衛生檔案是國家檔案的重要構成部分之一,它能夠為醫療衛生相關工作提供可靠參考依據,讓相關決策處于正確方向上[1]。從宏觀角度來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既要繼承優良傳統,又要結合時代形勢“推陳出新”,這樣才能讓醫療衛生事業“節節攀高”。在這個過程中,醫療衛生檔案能夠提供充足的信息,對這些信息進行整合、分析、開發,能夠將其中潛在的價值充分發掘出來,從而給予醫療衛生相關工作指導,讓醫療衛生工作既能夠吸取前人經驗,又能夠符合當前大環境需求,不斷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2 目前醫療衛生檔案管理所面臨的問題
雖然醫療衛生單位對醫療衛生檔案管理愈來愈重視,但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定問題,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醫療衛生檔案管理理念滯后。一些醫療衛生單位醫療衛生檔案管理理念相對陳舊,在檔案管理工作期間依然將重心放在檔案收集、存儲上,卻忽視了檔案本身所蘊藏的價值,不能對其進行有效開發,未能將其視為重要的信息資源。上述情況導致醫療衛生檔案利用率較為低下。2)醫療衛生檔案管理較為分散。部分醫療衛生單位檔案文件往往分散在各個部門,相關部門都是自行存檔、保管,自行其事,并未實現統一化的管理。同時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機制,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醫療衛生檔案資源共享。上述情況可能會造成檔案資料意外缺失、損壞,也會帶來大量重復勞動,使得檔案管理工作效率受到嚴重限制,整體成效并不理想[2]。3)相關管理制度有待完善。一些醫療衛生單位在檔案管理方面雖然制定了一套制度框架,但制度細節內容存在缺陷,缺乏標準化的內容,特別在責任機制方面有待完善,無法將具體責任落實于人,容易出現權責紊亂的情況,會影響醫療衛生檔案管理秩序。
3 完善醫療衛生檔案管理的相關策略
3.1 加強區域醫療衛生檔案信息共享平臺建設
如今全社會已經完全進入了一個信息化時代,大數據技術為醫療衛生檔案管理提供了新的機遇。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對醫療衛生檔案管理工作進行優化,能夠提升醫療衛生檔案信息數據的及時性與準確性,從而提升檔案管理工作整體效率。同時大數據環境極大程度上豐富了醫療衛生檔案信息來源,倘若依然采取傳統管理模式,顯然無法應對海量信息,也不能充分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因此,醫療衛生單位需要聯合起來,共同合作,相互協調,加強區域化的醫療衛生檔案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借助醫療衛生檔案信息共享平臺能夠促進醫療衛生信息共享及交換,為醫療衛生資源管理及配置提供支持。以平臺為基礎上還可構建電子健康信息數據中心,并制定統一標準,將各醫療衛生業務應用系統充分整合起來,獲得一個互通互聯的醫療衛生業務協作網絡,有利于實現雙向轉診等醫療服務,解決普通群眾看病問題[3]。另外,還可在區域內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數據庫,對區域內群眾相關信息進行收集,并通過數據挖掘技術對這些信息進行整合性分析、處理,為相關決策提供輔助支持。總體上來看,加強區域醫療衛生檔案信息共享平臺建設不僅能夠進一步挖掘醫療衛生檔案價值,還有利于提升醫療服務整體質量,能夠對相關檔案進行集中化管理,便于檔案資源共享,實現醫療衛生資源優化配置。
3.2 加強醫療衛生檔案開發利用
在醫療衛生單位運營管理過程中,只有不斷加強醫療衛生檔案開發利用,才能將其價值充分激發出來。首先,醫療衛生單位檔案工作者要轉變傳統觀念,樹立檔案開發利用意識。在做好檔案資料收集、儲存工作的同時,也要重視檔案開發利用、編輯研究,做到“管用并重”。單位內部也要適當加大檔案工作投入力度,包括人力、設備以及資金等,將檔案管理工作當成一項常態化工作來做。其次,在醫療衛生執業人員職稱評定過程中可將醫療衛生檔案作為評價依據,以便對相關人員作出客觀性評價;相關人員自身在填寫職稱申請表時,也能夠從醫療衛生檔案當中獲得有效的素材,將自身經歷以及對組織作出的貢獻描述清楚[4]。借助醫療衛生檔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醫療衛生執業人員的才能及職業操守,為單位領導宏觀控制以及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再者,以醫療衛生檔案記錄為導向,能夠進一步了解相關人員在業務或能力上的不足,從而對其進行分層次、針對性地業務或技能培訓,不斷提升相關人員綜合素養以及崗位勝任力,為單位穩定運營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再者,醫療衛生檔案當中涵蓋了一些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論文、醫療衛生實踐活動經驗以及相關技術成果等。對于這部分醫療檔案文件要給予高度重視,安排專人對其進行整理、匯編,進行分類管理,從而為醫療衛生科研工作提供有效支持。
3.3 優化醫療衛生檔案管理相關制度
為了將醫療衛生檔案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必然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為導向。醫療衛生單位內部需要建立明確的責任制度。先設置總體責任目標,再根據部門實際情況進行分解,將責任目標劃分到各個部門。最后由部門內部對子目標進行分解,落實到各個崗位上,實現“責任到人”。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問題,能夠直接追究責任,督促負責人員及時完善。其次,醫療衛生單位內部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各部門之間需要加強溝通交流,形成順暢的信息通道,將分散的檔案材料整合起來,進行統一管理。通過完善溝通機制,能夠及時發現問題,方便部門之間的協調,能夠增強檔案管理效能。另外,相關單位要建立有效的宣傳機制,加強內外部宣傳工作,讓全體人員都能夠樹立良好的檔案管理意識,將檔案管理工作轉變為一項全員化的工作,從而提升檔案管理工作整體質量。
3.4 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檔案管理人員綜合能力
醫療衛生檔案管理始終離不開人才的支持。一方面,醫療衛生單位要強化對各部門兼職檔案員的培訓,定期對其進行業務指導,提升其崗位勝任力,促進檔案文件移交、利用、借閱等工作順利進行。另一方面,要重視專職檔案人員業務技能培養。專職檔案人員除了要繼續完善檔案管理方面技能外,還要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操作技能。單位及部門可聘請相關專家開展專題講座活動,豐富專職檔案人員視野,使其掌握檔案事業前沿動態,并逐漸將信息化操作技能融入到檔案管理工作當中,以適應新環境需求。
參考文獻
[1]陸洋.淺議如何加強醫療衛生檔案管理[J].才智,2018(19):206.
[2]阮美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檔案管理現狀調研[J].檔案管理,2017(06):74.
[3]李君.醫療衛生單位檔案管理淺議[J].經貿實踐,2017(03):184.
[4]倪乃麗,王福賢,高英敏.新時期下醫療衛生系統檔案管理現狀與對策[J].人力資源管理,2016(07):30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