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科
摘 要:近年來,全球范圍內的能源危機日益嚴重,而低碳發展已經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建筑行業作為能源消耗的“大戶”,其節能改革的成效如何,已經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出現,為未來建筑行業的結構轉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其施工便利、性能優越且環境影響小的優點,顯然更加符合社會發展對于建筑質量和理念的相關需求。筆者在對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優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其施工技術和施工管理進行了重點的闡述,希望能夠為建筑行業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從而在促進預制裝配式建筑技術迅速發展的同時,促進整個行業的創新與改革。
關鍵詞:預制裝配式建筑;優點;施工技術;技術管理
預制裝配式建筑是在近年來環境不斷惡化、建筑行業廣受詬病背景下的一項創新舉措,也是建筑行業施工技術改革的一個新的思路,雖然就目前而言,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還不夠成熟和完善,但是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預制裝配式建筑的突出優點,已經為其未來建筑行業發展創造了無限可能;而隨著建造技術的不斷進步、預制裝配式建筑的不斷出現、增多以及投付使用后的眾多好評反饋,也表明了這種建筑技術本身的市場價值。
1 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概念及優勢分析
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是指在大工業化生產的背景下,建筑單位根據業主的項目建設需求以及相關的設計要求,對建筑施工中所需要的各種構件進行提前的工廠化生產,并運輸到施工場地進行拼裝的建筑施工技術。與建筑施工中常見的現澆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相比,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采用模塊化的設計方法,實現了預制件的工廠化制造,因此有效提高了建筑構件的互換性和通用性,可以對建筑內部結構進行靈活的分割,因此更好地滿足了設計多樣化以及效率提高的需要,能夠幫助建筑行業實現真正的由“建造”向“制造”的變革。此外,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更加符合現代化的資源節約和環保要求,采用預制構件的工廠化制造形式,不僅可以實現構件的可持續制造、快速拆裝以及異地重建,實現資源的回收利用,還可以有效避免現澆混凝土施工技術中施工材料遠距離運輸帶來的時間、成本耗損以及由于施工計劃疏漏而造成的材料過剩以及浪費等問題,將可能產生的資源和能源浪費降到最低,這符合我國建設節能減排以及節約型社會建設等相關政策要求。除此之外,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采用“流水化”的作業方法,工廠中的構件制作更加專業、更加集中,這種不斷復制的勞動過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而在統一的技術要求之下,工廠生產的建筑構件更加精確,各種數據誤差降到最低,因此質量更加穩定,能夠有效防止施工中的漏、透、滲等現象。
2 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要點分析
2.1 預制構件的生產及運輸
預制構件的生產,是保證預制裝配式建筑順利施工的關鍵環節,也是確保建筑整體質量的關鍵環節。預制構件的生產一般采用工廠化流水線作業,在透徹理解設計要求和施工要求的基礎上,一方面我們應做好預制構件生產中的質量檢查,以確保構件質量達標,數據精準;另一方面要保證預制構件生產原材料的達標性,從而確保構件的平整度、剛度、強度,從根本上保證施工質量。
1)預制墻板施工技術。預制裝配式建筑通常采用螺栓連接的方式將各個構件進行緊密相連,以保證建筑的整體性和封閉性。在預制剪力墻施工過程當中,應根據給定的水準標高,并對螺桿和螺母位置進行準確定位,以確保裝配過程中的一次成功。隨著技術的發展,IPS自保溫技術在預制外墻模施工中得到了較多的選擇,通過在墻板中加入一定的EPS絲網夾板,可以大大增加預制墻板的保溫性能,在錨固過程當中,IPS自保溫技術還能形成與鋼筋施工的良好配合,以此大大提高了預制裝配式建筑的整體性。
2)預制窗體施工技術。建筑中的窗體位置、數量、尺寸和朝向是決定建筑采光、通風、保溫性能的關鍵,因此預制窗體施工,也是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中的關鍵環節。在對設計要求進行詳細分析的基礎上,應提高做好窗體位置的確定工作,并利用不銹鋼件或者經過防腐處理的金屬件進行門窗框的安裝,使其準確埋入預制外墻墻體中,保持橫平豎直;在門窗框安裝完成之后,要對門窗框與墻體之間的縫隙進行填埋,并在相應位置做好螺母的預留,確保窗體搬運到施工現場后能夠順利連接。
2.2 預制構件的吊裝施工
吊裝施工考驗著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和精準度,在具體施工過程當中,根據施工場地的不同,通常會設置不同的保護設施,比如外掛式平臺配合鋼筋、管材、網格等等,這樣可以保證起重機等設備的順利操作和移動,并大大提升人工操作的安全性。在預制構件吊裝施工當中,通??煞譃橹跹b施工、梁吊裝施工、陽臺吊裝施工、外墻掛板吊裝施工等等,在具體施工中,我們首先要保證吊裝位置的清潔,并及時對吊裝構件和安裝位置的雜物進行清理,從而避免大量返工的現象;其次要按照吊裝方案,利用紅外線投線儀器等對準邊線位置、確定壓強距離,并隨時做好垂直度觀測,從而保證構件安裝的正確性、穩定性、垂直度和密實度。特別是在梁吊裝施工當中,我們還要充分考察梁的重心位置,時刻保持梁的重心平衡,確定好梁上軸線與柱頭軸線之間的位置關系,從而確保梁和柱之間連接牢靠,防止柱發生歪斜而影響了建筑結構的穩定度。
2.3 灌漿操作
灌漿操作是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收尾環節,也是對預制構件裝配之后進行的加固操作。混凝土泥漿的攪拌工作,是灌漿操作的初始環節,通常這一步都是在施工現場進行,以保證泥漿材料的現做現用、質量穩定。在灌漿操作之前,要對攪拌好的混凝土材料進行檢測和預澆筑實驗,確保泥漿內無氣孔,澆筑質量符合施工要求之后再進行大體量澆筑。在澆筑進行當中,要特別注意做好溫度控制(一般應在5℃到40℃之間)和光照控制,防止陽光直射;要按照灌漿孔位置進行分層澆筑和振搗,并按照由薄到厚的順序,做好每一層澆筑的質量控制,保證施工的連續性,確保澆筑密實、預制件無位移。
3 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質量管控策略
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我國有著較好的運用和發展前景,但是就目前而言仍舊存在著施工水平參差不齊、施工質量難以保障、施工性價比不高的現狀,為此,我們必須提起對施工管理的高度重視,從技術、成本、安全等多個方面入手,加強對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的質量管控。首先,加強技術交流,促進施工企業與施工技術人員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并在反復論證和試驗中,不斷提升施工技術水平,促進更加科學的施工技術體系的建立。建筑單位要以更加長遠的眼光支持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的發展,不斷加強資金投入和施工管理,為先進施工技術的順利實施提供必要的原材料、設備、人才和技術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強對預制裝配式施工技術的管理,通過對生產環節的精細劃分,確定部門和個人職責,不斷完善施工管理體系和管理機制,保證施工全過程的高效組織和工作保障,從而在保證工程安全的基礎上,縮減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標準和質量。
4 結語
作為一種與建筑產業化、可持續建造技術相結合的新型建筑概念,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在建造模式、施工速度、工程質量以及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等方面均有著突出的優勢,因此已經在我國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只要加大對預制裝配式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必將促進建筑領域生產方式的巨大變革。
參考文獻
[1]李敬巖.預制裝配式建筑設計施工一體化的分析[J].建筑·建材·裝飾,2018,(22):99.
[2]洪樹強.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控制要點[J].建材與裝飾,2018,(4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