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靜
一、幼兒學習電子琴的興趣產生
(一)幼兒對電子產生興趣的方式
幼兒對電子琴興趣的產生,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發的,也就是其自身對某些實物比較感興趣、傾向性較強,這是一種客觀的行為,在電子琴學習中即幼兒對電子琴本身及其所發出的聲響的興趣。另一種就是后天需要培養的,只要創造出一個良好的音樂環境與氛圍,并提供良好的音樂教育及指導,這種興趣是可以能培養出的,即幼兒對演奏電子琴的興趣。
(二) 幼兒對電子琴產生興趣的過程
興趣的發展有著不同的程度,最初的興趣,尤其對于幼兒來說,屬于“有趣”。電子琴,對于學前期的幼兒來說,是一個新鮮事物,是比較容易產生自發的興趣的:開始時,也許是幼兒對能發出美妙聲音的“玩具”——電子琴的一種好奇心,于是便“按”了幾下琴鍵,又對其高低不同的奇異聲響產生最直接的興趣,而這也許只是幼兒覺得新奇好玩。也可能當他第二次在看到電子琴時,這種新奇感就沒有了,覺得“不好玩”了,于是也就對電子琴不感興趣了,這也正是為什么有些孩子在學了一段時間后,就不想再學琴的原因。由此可見,這種幼兒對電子琴本身的自發產生的直接興趣并不十分專一,也不是非常穩定,很可能只是暫時性的。隨著幼兒心理的發展,興趣從“有趣”水平發展為“樂趣”。這時的興趣已然分化,即從幼兒對電子琴本身的興趣發展對演奏電子琴產生樂趣。這時的興趣就比較專一和穩定,把艱苦的學琴過程視為一種樂事。
二、專業教師在增強幼兒學習電子琴興趣過程中的作用
(一)專業教師在增強幼兒學習電子琴興趣中的主導作用
1.教師的語言對增強幼兒學習電子琴興趣的作用
教師的語言對于幼兒的影響至關重要。教師是傳授知識的人,幼兒是被傳授的對象,兩者需要溝通與合作,其橋梁便是語言。由于學前期幼兒的大腦和思維的發展有限,加之他們對專業語言的理解有困難。因此,教師的語言能力就成為與琴童相互溝通的關鍵,這里的語言能力,并不是指“口若懸河”“引經據典”,因為教師面對的低齡孩子較多,所以,教師應盡可能地用“兒童化語言”,教師的語言應該清楚而有條理,幽默風趣,語速要慢,語調要抑揚頓挫。
2.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對幼兒學習興趣的激發
(1)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的作用;(2)生動有趣地情景教學可以提高幼兒形象的感知度;(3)玩玩小游戲,知識記得牢;(4)聽故事,理論知識通俗易懂難忘記;(5)兒歌朗朗上口,學習輕輕松松。
3.豐富多彩的示范演奏
教師的示范演奏,對于幼兒學琴有著極其重要的啟發引導作用。事實證明,幼兒親身觀摩要比聽音響資料效果更好,理解領會的程度比教師單單用口述講解更強。教師不但要熟練的范奏全曲,還要著重對重難點進行示范,把“用琴說話”“用琴授課”的方式貫穿于教學中。
4.教材的選擇
授課時,教師對于教材的選擇對幼兒學習的電子琴的興趣也非常重要,可以在電子琴教學中融入鋼琴教材的部分內容。
(二)調動幼兒自主學習時提高其學習興趣的重要環節
1.讓幼兒體驗音樂的“喜悅”
在最初的啟蒙教學中,教師要啟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讓幼兒自己充分感受音樂的“喜悅”,幼兒懷著對音樂的“喜悅”,培養音樂趣味,讓幼兒懷著愉悅的心情離開課堂,并期待著下一堂課的到來。
2.明確的學習目標會帶來興趣
在教學以及幼兒日常的練習中,作業的目標和要求要清晰明確并且不易過多。教師要明確樂曲的技術要點,耐心向幼兒說明作業能幫助幼兒解決什么具體問題,讓幼兒有明確的練習方向。
3.巧提趣味問題,激發幼兒自主的學習興趣
在學習電子琴的過程中,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是必不可少的,而這也容易使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師就要注意靈活性,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及時做出調整,結合所學內容向幼兒提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問題,讓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來思考、解答。
4.琴童們互相觀摩學習可以增進其學習熱情
通過實踐證明,讓琴童之間相互觀摩示范演奏,會激發起幼兒的上進心和學習興趣。琴童們之間相互說說自己練琴的經驗和遇到的困惑,彼此能互有啟發,在互相觀摩學習當中,孩子們可以促進交流,增加學習興趣。
三、 家長在培養幼兒學習興趣中的“紐帶”作用
(一)給孩子創造良好的音樂環境和學習氣氛
音樂的耳濡目染對于幼兒學琴興趣的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要創造良好學習氛圍,讓孩子逐漸養成習慣,讓幼兒意識到練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習慣成自然”,保持幼兒練琴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二)在練琴中要注意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在幼兒學琴的過程中,凡幼兒能力范圍之內的,盡量讓幼兒自己動手動腦去完成,家長不要代勞。一方面,要讓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另一方面,家長不要成為幼兒學琴過程中的“拐杖”,切勿代替幼兒動腦,成為其依賴。
(三)家長不能急于求成而對孩子過分施壓
家長在陪練過程中,缺乏足夠的耐心甚至使用“武力”,會使孩子學琴的信心和興趣全無,容易產生逆反抵觸心理。其實彈琴并不簡單:要有藝術感覺,還要進行長時間的技巧訓練,手、口、眼、腦并用,要求孩子協調好這一切并不容易。孩子們有缺點和不足是正常的,一個錯誤克服了,另一個又會出來了;新的錯誤點剛克服,舊的錯誤又回來了,應當說,這都不足為怪。只要認真克服缺點改正不足,步子放慢一點,始終會積少成多取得可喜的進步的。而家長強制或使用“武力”,會損害幼兒藝術感覺,這也許能訓練出好的手指運動,卻很難培養出興趣愛好和音樂才能。
綜上所述,在整個電子琴學習興趣的培養、保持、發展的過程中,始終伴隨著教師、幼兒、家長這三個重要的環節。只有這三方面密切的配合,才能實現共同的目標。當然,上述提到的一些情況是有針對性的,幼兒具體的情況因人而異,要因材施教。讓教師和家長朋友共同努力,耐心啟發和正確指導,使幼兒能夠自然地親近電子琴從而充滿興趣地學習,并在優美的音樂中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