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云
一、幼兒教師語言的特點
(一)幼兒教師語言是幼兒語言積極地建構的進程
當客觀事物作用于幼兒的時候,幼兒就會用詞或詞語表達出來。有些時候,幼兒教師會運用玩具、實物、圖片幫助幼兒感知它們的特征,掌握它們的名稱。當幼兒因詞匯缺乏或者是語言錯誤致使交流對方產生理解錯誤時,幼兒便會急切的想學習新的詞匯和句子,這時,幼兒教師的語言便指引幼兒獲得新的語言學習經驗。
(二)幼兒教師的語言是幼兒語言學習個性化的過程
幼兒語言學習的重要方法是模仿,因此,幼兒教師必須切記:語言要規范,語態要自然,語言應用情感性,語速要慢一些。
(三)幼兒教師語言是幼兒語言逐步積累的過程
幼兒的語言學習是由簡單的主謂句發展到復合句等多種句式。在語言活動中,嬰幼兒經常要表達自己的需要,但是能夠說出的詞有限,只能用“那個、那個”外加手勢來表達,這時教師如何及時反映,問幼兒“是要××嗎?”“是想要干××嗎?”這種及時“遞詞”的方式,能夠讓幼兒每天都獲得新詞,使他們的語句與日增長。
(四)幼兒教師語言是幼兒語言全面化的過程
教師在給幼兒進行語言示范時,一定要弄懂語言所表達的含義,也就是說,要教幼兒學會用語言理解詞語所代表的一類事物,并對所見的事物、現象有正確的理解,幼兒要在教師的語言指導下進行,才能形成正確的語言概念。
二、影響幼兒語言學習的因素
(一)教師在語言表達上,應以幼兒能理解為原則
教師語言活動要時時與幼兒語言有接觸,帶幼兒外出參觀,讓幼兒多聽廣播、看電視和多媒體,用自然的語言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切忌,教師不要用幼兒聽不懂的語言來教育幼兒。
(二)教師的語言在示范上要規范
教師語言規范與否,奠定了幼兒語言學習的基礎。教師的示范必須正確,規范,有表現力,既要面向全體幼兒,也要注重個別幼兒,讓幼兒都能聽清楚。
(三)在對待幼兒的態度上,應堅持正確的語言教育觀念
教師語言所表達出對待幼兒的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教育觀點,都會影響幼兒語言的學習
(四)幼兒教師在情感方面,要忌諱下列語言
一是忌居高臨下的訓話;二是忌庸俗鄙陋的粗話;三是忌挖苦和彈壓;四是忌挑撥與驅逐;五是忌挑戰與威脅。
三、幼兒教師語言對幼兒語言學習的影響
(一)教師語言對幼兒語言的感化是有意識、有計劃,或無意識、無計劃的
幼兒語言學習,是有意識和有計劃的,教師的語言對幼兒語言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二)幼兒獲得新的詞匯,句式,是通過對教師的模仿習得的
教師語言正確,能夠讓幼兒學會理解教學語言,學會與人交流的技能。
(三)教師得體的無聲語言可以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提高教師與幼兒的感情交流
不管是在生活中,或者是幼兒的交往中,還是幼兒園中的正規教育活動中,教師所用的語言都起到示范性的功能。
(四)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
一是要訓練思維的邏輯性,在上課之前要認真備課,思考教學內容和組織教學的語言。二是增進語言基本功的培訓,如看電視,看書以及聽廣播等各種渠道,感受其中的語言藝術,促進自己語言修養的提高。
四、幼兒教師語言技能的提升
(一)教師的語言在語音方面,要使用普通話
一是教師的語言要清晰,要讓幼兒能夠明白,聽清楚老師在講什么,幼兒只有聽懂才能進行語言學習。二是教師的語言發音要準確,規范,這樣幼兒才會準確模仿,就不會出現亂用語言。
(二)在語調方面,教師語言要語調自然、適度
語調的多適應性是教師語言必須具有的。幼兒教師使用語言,應在幼兒現有語言接受能力的基礎上,以促進幼兒語言學習的提高,培養幼兒語言思維發展這個范圍內進行。不同的幼兒有不同的語言特征,這就要求教師在語言上要"因人而異"。對于不同的幼兒,教師應采用不同的語氣語調,使幼兒的語言在教學活動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在語境方面,要注意幼兒的年齡特征
在與不同幼兒交流的過程中,由于幼兒情緒波動大,教師不論什么事,都要向幼兒講清楚理由,且以心平氣和的態度向每一個幼兒說明,讓幼兒在寬松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在語言交流環境中,教師要注意幼兒的心理情緒,對不同情緒的幼兒應用不同的語言進行語言教育。
(四)語態方面,教師要做到態勢語言與有聲語言的巧妙配合
教師說話時要自然、大方,不夸張,如果有了一個規范的語言范例,就可以糾正幼兒語言的隨意性,久而久之,更能激發幼兒對語言的學習興趣。幼兒教師的語言是否生動、有趣、形象和活潑,是幼兒教育教學與其它學校教育的最大不同點。教師能否有豐富的表情和適當的動作相結合,對幼兒語言習得有很大的作用。
(五)在詞匯方面,教師要語言準確、精煉和生動
幼兒教師不應該說話太快,教師語言要規范,用詞要準確、符合科學性。學前期是幼兒積累詞匯的最佳年齡階段,這個時期的幼兒對詞匯有極大的興趣,他們喜歡關注一些新詞語,喜歡利用每一個機會使用新詞,所以在譴詞造句方面,教師要熟練運用口語詞匯,做到語言正確。
(六)在語速和音量方面,教師說話的速度教師要避免歧義的語言,就應該意用詞準確
教師的語言對幼兒的語言有強大的吸引力,如“嗯,真的很好!”“你是好樣的!”“好孩子,繼續做下去,你一定能行的!”等語言。在語言教育活動中,講述的聲音不要過大,這樣會給幼兒以聲嘶力竭之感;聲音如果過低,幼兒又很難聽清楚,就導致了幼兒語言學習的效果。通常來說,幼兒的年齡越小,語速越要緩慢,詞語或者音節的時值要長,語詞與語詞的中間間隔時間要適當,時間要稍長,教師不能像成人間說話那樣一氣呵成,幼兒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教師說話的速度太快,幼兒是很難理解的。
幼兒教師必須建立起準確的語言示范,并以身作則,給幼兒正確的語言模仿提供保障,這是幼兒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教師應該根據幼兒語言水平的實際情況,把握幼兒語言發展的規律,有計劃、有目的對幼兒進行語言訓練,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讓幼兒的語言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