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寶釵
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下,人民群眾對更好教育的需要日益增長,知識獲取方式和傳授方式、教和學關系都發生了革命性變化,這些都對教師隊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幼兒教師也不例外,幼教《綱要》明確規定了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那就是幼兒園要讓孩子在各種游戲中完成其學習任務,并在保育教育并重的基礎上保證幼兒的語言表達力,空間想像力,社會交往能力,自我保護能力和創造力均得到充分的發展和鍛煉。但實際落到農村幼兒園的教師身上好像常有又常無,感覺是那么回事,其實不是那么回事,有歷史問題更有現實原因。正視問題,不斷成長,沖破云層,擁抱明天,做一名優秀的農村幼兒教師。
一、農村幼兒園的時代背景
80年代,農村是沒有幼兒園的,適齡兒童直接進入小學一年級就讀,90年代,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更好的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學校為了增加收入,并騰出一些教室開辦學前班,那時的學前班被戲稱為“一年級補習班”,教的都是小學一年級的教材,幼兒教師和小學教師一樣用成績考核。2004至2010年期間,人口出生率低,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多,隨其子女多,許多鄉村點校沒有生源,一個完全小學的規模就是幾十個學生,許多點校被合并,校舍被閑置,于是大部分閑置的教學點就成了學前班的辦學點。后來政府出臺政策,要興建獨立的幼兒園,這樣學前班就慢慢地逐步和小學分離開來,出現了現在獨立而成型成規模的農村幼兒園。
二、農村幼兒園的教師現狀
幼兒園可能是新建的,也可能是在原來的小學改造的,但教師基本上是小學教師轉崗過來的,轉崗的時候幼師專業的教師首當其沖,但畢竟她們在小學呆的時間太長,曾經在小學也是語文數學的教學骨干,一些教學的思想已被小學固化,一些幼師專業的知識已經遺忘。還有一部分教師是在小學教學成績實在不突出,甚至無法勝任小學教育的教師。但盡管這樣,二孩進入幼兒園的時代已經到來,幼兒園的快速崛起造成幼兒教師大量缺編。許多小學超編的教師又可能被調劑到幼兒園。有人還說,“幼兒園現在缺教師多,把小學上不了課的教師趕到幼兒園去。”盡管從小學教師到幼兒園教師要經歷轉崗培訓,但培訓的壓力畢竟跟不上時代對幼兒教師及時、剛性的需求壓力。還好從國家層面科學作出調整“幼兒教育要避免小學化傾向”。這樣讓我們的幼兒教師不再為幼兒的文化成績發愁、糾結,還找到了一條幼兒教育的輕松途徑——哄哄、吃吃、玩玩、唱唱、跳跳。就是表面這么輕松的幼兒教育讓我們的部分幼兒教師就只看到了表面。實際的農村幼兒教師工作現狀與成效不容樂觀,他們的經歷、環境、學識會給他們一些錯覺,在幼兒園最大的任務教師管好幼兒的安全、吃好、不哭不鬧就行,課堂的隨意性很大。
三、農村幼兒園教師的成長
也許我們還在教育改革中迷霧前行,但我們應該知道其實在師范生招生時,除文化分外,對幼師專業有藝術科目的要求,在教師資格證辦理中,在教師招考中,對幼兒教師有舞蹈、鋼琴的單獨考核,普通話水平必須達到二級甲等。從中我們就明白了幼兒教師門檻高,難以勝任。我們沒有理由再像南郭先生一樣唱下去,用學識、能力證明幼教工作的意義和價值——神圣而不可輕視。從以下幾方面來促進自己的成長:
1.提高認識
以負責的態度來對待幼兒教育,不辱使命,不做歷史的罪人;小學的骨干不一定是幼兒園的骨干,小學的成績不突出不代表在幼兒園的工作就不突出;從小學教師過渡轉崗到幼兒教師是需要學習和蛻變的;以年輕的心態來對待學習,不要總是用年紀來為自己的懶惰、拒絕學習找借口,不是你年紀偏大,而是你知識偏舊、偏少。
2.扎實練好基本功
書寫基本功,每天抽些時間練一下字,雖然幼兒教學不需要書寫多少漢字,但要做到不寫錯別字、不寫草書、書寫規范、字跡美觀、章法合理,讓幼兒從小感受中國漢字的魅力,激發幼兒對祖國漢字的熱愛。語言基本功,語言是教學信息的載體,利用課堂和模擬課堂進行訓練,要讓我們幼兒教師的語言親切自然、情感豐富、吐字清晰、語言流暢。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基本功,這應該是我們最大的痛點,也是我們被時代邊緣化的主要體現。掌握了它、運用它,會讓我們的課堂內容更加豐富、精彩,工作學習更加便捷。不要排斥新事物,多向年輕人學習,現在手機是最方便最適用的學習載體,不要一拿到手機就只會網上購物、“八卦”、打游戲,這樣不利于我們的成長。還有我們要記住幼兒喜不喜歡學習“不是因其內容,是因其形式”,所以我們還要練習課堂組織能力、課堂設計能力。為了不讓自己那么木訥,還要練好其它藝術基本功,隨時能展示自己的才藝。
3.認真學習解讀教育政策文件。
作為幼兒教師,除學習國家教育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以外。要潛下心來研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發展指南》、《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針對幼兒教育的文件文獻,讀懂這些幼兒教育的綱領性文件并踐行,我們的幼教之路會越走越寬闊,越辦越規范。
現實已經擺在面前,歷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的,為了不讓自己的每天焦慮和恐慌繼續,讓我們有抬頭挺胸的資本,學習吧,努力吧。改變那些對不懂教育的人對學前教育、幼兒教師的誤解和誤判。讓我們農村的學前教育因我們的學習、改變、成長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