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軍花
一、重視字、詞、句的訓練
加強字詞句的訓練為閱讀打好基礎,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嘛,作為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其中的利害。字詞句是文章之根,也是閱讀之本,要是一個學生連起碼的字詞句關都不能通過,怎么可以打開閱讀的大門呢?字、詞、句就像小孩子手中的積木,不認識一個個的零件又怎么能把積木組裝好呢?這一階段的教學是最枯燥的,但也是最必要的,是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都必須重視的。我們不可以“忘本教學”,如若忘本教學,就好像“空中閣樓”一樣危險。哪么如何抓好字、詞、句教學為閱讀服務呢?
(一)認真、靈活抓好“聽寫 ”
也許在很多教師眼中“聽寫”是并不起眼的,也是比較容易的。可我卻很喜歡在“聽寫”上大做文章, 我改變了以往只聽寫幾個簡單的詞語的方法,在聽寫中有可能會讓學生根據聽寫的詞語造句、解釋帶點字,有時還需要寫出整個詞語的解釋。另外還可以讓學生對幾個詞語進行辨析,說出其共同點和不同點,甚至讓學生用多義字或多音字組詞。這樣以來一次簡單的聽寫就變成了一次綜合的字詞句的檢查,學生摒棄了以往存在的一種僥幸心理,逐漸就會養成一種認真的學習習慣,對整個語文教學都非常有利。當然在聽寫之后還要認真指導訂正, 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積累的作用。長期下來學生的心中就有了一定的充實感,對聽寫也就產生了興趣,端正了態度。另外, 還要 經常鼓勵學生,以免他們遇到困難而失去信心、興趣,甚至產生厭惡的情緒。在長期的練習中學生也認識到了積累的重要性 。
(二)學會利用工具書
許多工具書的知識非常豐富,有字詞釋義、造句、多音多義詞、詞語辨析等等。只要讓學生真正利用好了身邊的工具書---字典、詞典等就夠了, 對于利用工具書我在上課的過程中是十分重視的,每課我都讓學生利用工具書自己預習字詞。學生發現奧妙養成習慣,自然也就認真,這就是他教不如自學嗎!
(三)抓好詞與句的訓練
掌握了字詞,重要的是組成句。在學習字詞的同時我也不忘培養學生寫句子的訓練,像造句、解釋等。 當然我們的學生不但要會寫會運用句子,還要對一些病句、不同形式的句子要學會修改及轉換如:反問、陳述、雙重否定句三者之間的互改 。這就需要一些專項的訓練了,因為書上一點點練習難以使學生真正搞懂。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能把句子的訓練題海戰術化,那樣學生只是機械地記憶,不會真正地理解 。
二、注重語段教學
語段教學是三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是由句向篇過渡的"橋梁”。抓好語段教學,是學好閱讀的初步方法,它為整篇文章的閱讀找到了開啟的鑰匙。 ?抓好語段教學,就有了扎實的基礎,就好比堆積木時有了精致的零部件。有了基礎我們就要學會運用,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同樣有了“米”沒有巧婦是不行的。語段教學正好就是我們閱讀的起點,抓好語段教學 ,我們應注從重語段的讀、說、抄、寫 做起。語段教學中,讀是基礎,俗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懂一篇文章 ,應抓好三個環節:
1.讀段
先初讀,把文章讀通讀順,讀準字音、讀好停頓、重音,乃至速度、語氣 。再思讀,讓學生帶著老師精心設計的問題去讀。讓學生在讀中思,思中讀,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最后熟讀.對于重點語段,要讓學生在讀熟的基礎上,通過講讀,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另外還要指導學生反復誦讀,直至熟讀成誦。
2.說段
說段在讀段之后進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段的思想內容的理解,這樣可以讓學生把課文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長期下來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語言組織能力 。剛開始說段訓練時,學生會用接近原文的句子復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師應具體指導學生一句一句地說,然后,把整段話連起來說。在指導說段時,可以讓學生對文中人物的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方面聯系課文進行大膽的想象。 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就盡量用自己的語言。
3.寫段
在三年級段的教學中,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方法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每學完一篇課文應及時指導學生仿照課文中段的組合形式,進行寫的訓練,使讀和寫有機的結合起來,把讀寫訓練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樣吸收在前、表達在后,既培養了學生讀的能力,對段的理解與認識;又培養了學生寫的能力,學會寫好片斷,讀寫相互促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告訴學生寫段時,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 中間用幾句話對圍繞第一句話來寫; 最后總結本段的意思,但不能與第一句重復。另外還可以讓學生仿寫,教師規定選材范圍,要求學生用總分段式寫。本冊教材后有很多寫段的練習題,應盡量讓學生多動筆進行寫段訓練,使學生語文能力有所提高。
三、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
對閱讀的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學會了零碎的閱讀,我們就應該對閱讀進行整合,學會從整體來閱讀,真正學會閱讀、感悟閱讀。語段的教學是為了文章的閱讀作好準備工作,它的方法自然同樣適用于整篇文章的閱讀,語段閱讀教學成敗與否直接決定著文章整體閱讀的成敗。但是語段閱讀始終是零碎的,我們的學生還需要整體的閱讀能力,這就要讓我們老師花一番心思了。那么,在最后我們就要為學生的閱讀創設良好的環境,教給學生整體閱讀的方法,指導好學生的閱讀,充分拓展學生的閱讀實踐。所謂“閱讀”就是我們既要教好學生“閱”的能力,也要教好學生“讀”的能力。另外,我們不要過多地強調閱讀的成績,我們的目的是要在閱讀中積累。
閱讀是一種積累,也是一門藝術。真正落實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在閱讀的世界中去博覽群書、翻閱工具書、探索、去思考、去討論、去爭辯、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那么就讓我們的學生在閱讀中學會積累,在積累中學會創新。還孩子們一個自由、舒適的閱讀環境,讓孩子們在閱讀的天空里自由翱翔,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