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麗蓉

近幾年來,中考物理命題依據是《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其命題不會偏離“雙基”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側重;突出以能力立意來命題;探究形式多樣化,突出對學習過程及方法的關注;重視搜集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
一、物理中考復習的現(xiàn)狀
中考復習的困境在于,學生對于已學習的內容,沒有好奇與新鮮感,缺乏探究新知充滿挑戰(zhàn)的樂趣,冷飯重炒使學生疲于應付,甚至厭倦,麻木的情緒逐日滋長。
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表明:每個人有不同的記憶特點,并與當初學習知識時的理解程度有關,理解得越深刻,就越難以遺忘。在復習中,學生只按老師傳授的“方法”套用,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選擇判斷的過程,形成了“上課聽得懂,課后或考試不會思考、不會做題”的現(xiàn)象。
二、課堂改革,“學為中心”調動學生主體能動性
(一)小組合作,改變傳統(tǒng)課堂
教師要遵循學生學習的規(guī)律,尊重學生的想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探究創(chuàng)新能力等。
1.自愿組合,適當調配,合理分組
遵循學生意愿組合,5-6人一組,教師適當調配,優(yōu)點是利于探討問題,缺點是小組間的水平差異會較大,影響學習的積極性,可以根據各小組的水平差異設置不同的目標,要求。教師及時疏導部分小組可能出現(xiàn)的消極心理,嚴格要求高水平小組,給予低水平小組幫助,引導學生之間相互幫助,鼓勵,以形成良好的競爭風氣。
2.同層次交流,避免搭便車現(xiàn)象
組員間思想層次同一高度,避免組員依賴學習好的學生,減少搭便車,渾水摸魚的現(xiàn)象。
3.小組合作,提高課堂參與度
在每節(jié)課上,每小組設定一個學習任務,小組長把任務分解為個人任務,并落實到每一個組員身上,各司其職,人人參與。教師巡視監(jiān)督并深入到小組中,給予小組參考性的意見,引導他們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4.小組長定期輪換
輪換制,使每個成員都能在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體驗、鍛煉和提高,也能夠使每個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記錄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得到同等的鍛煉機會。
(二)利用思維導圖,歸納知識脈絡
思維導圖可以描繪出思維的線路和層次;協(xié)助搜集、整理大量的資料;幫助學生將物理知識結構化、條理化和系統(tǒng)化。
1.教師的知識歸納,缺乏學生思考與知識建構的過程
學生通過畫思維導圖,不僅能自我梳理,記憶、理解知識點,而且標記出自己不懂,有待提高或解決的知識,對知識有一個直觀的印象,是拓展與思考的過程,清楚自己的優(yōu)缺點,達到合理分配學習時間,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的效果。
2.組織學生針對重點章節(jié)進行畫思維導圖比賽
教師利用各小組的“思維導圖”迅速查漏補缺,對各組進行點撥,并制成一張全班思維導圖,提高了分組教學的效率。教師通過評優(yōu),對有創(chuàng)意的繪圖進行表揚,鼓勵他們用多種方式繪制“個性化”思維導圖。
(三)通過制作圖表、作圖、操作實驗等方式學習
1.設置表格整理公式
通過設置下面的表格整理公式,讓學生對公式的運用條件,公式的推斷都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2.作光路圖比較光的反射與折射的異同
讓同學們在同一張白紙上分別作出反射與折射的光路圖,在光路圖上詳細標示光路圖的各要素,角度等規(guī)律。在完成作圖時,比對兩者的異同點,個人總結,小組內互相修正,總結歸納。引導學生思考在不同的已知條件下,如何完成光路圖。
3.有針對性,有重點地進行個別實驗,小組合作完成,觀察現(xiàn)象,得出結論
在物理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生可以自主建構物理知識網絡。比如電學的重點實驗:“歐姆定律”“測定值電阻阻值”“測燈泡電功率”這三個電學實驗所需器材基本相同,只是運用的原理略有差異,如何有效率地掌握呢?給每個小組分發(fā)實驗器材,選擇一位對連接電路不熟練的同學進行練習,其他組員觀察,在完成電路連接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組員互相評價,總結連接電路容易的出問題。討論在什么情況下,選擇合適的電表量程,并通過實驗操作去驗證,得到最佳的答案。在解決電路故障的問題中,借助實驗器材,各種短路、斷路的故障情況隨學生安排,留心觀察記錄電表示數,用電器工作現(xiàn)象,分析電路原理,就能加以區(qū)分。
(四)習題討論評講
讓學生當小老師,既調動這些學生的積極性,其他同學也更易接受同齡人的解答。學生在討論評講中會發(fā)現(xiàn)自己能解答題目,但不能讓同學們理解。這代表著個人只是掌握了知識的表面,并沒有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思維,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如果學生能清楚地講解習題,讓同學茅塞頓開,那么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將會得到升華。
三、改變學生情緒,激發(fā)學生積極性
任何習得行為的高效率,都是以學習主體的積極主動為前提的。現(xiàn)在的學生疏于查找資料,懶于思考,過于依賴教師,養(yǎng)成等答案,等教師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
在復習課中,根據每節(jié)課的任務,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主觀能動性,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在課堂上,教師隨時關注每個學生的動態(tài),實施鼓勵政策,肯定與贊賞學習方法新穎的同學,讓他們感到成功的喜悅,并轉變成繼續(xù)探索物理的欲望。
第斯多惠曾經說過:“教育的最高目標就是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弊寣W生以主人的身份重新建構課堂模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教師成為課堂的監(jiān)督者和引導者,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獨立性,養(yǎng)成思考的習慣,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學會獲取新知識的方法,提高終身學習的基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