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滿香
剪紙在我國流傳兩千多年,是我國傳統民間藝術中的一朵奇葩,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上至藝術殿堂,下至平民百姓,剪紙是中國民間藝術的典型,深入人心。我在文化館看著那一幅幅精美的剪紙作品,深深地被那紅紅的紙片吸引住了,因為喜歡,,所以我與剪紙這項傳統的民間技能結下了不解之緣。那么怎樣讓剪紙這門古老而傳統的民間藝術走進課堂,為語文閱讀服務呢?
剪紙能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有利于學生的智力開發。傳統的課堂教學多依賴于教師的講授,側重于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而剪紙體教學的加入則使學生的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達到最佳結合,有利于學生的智力開發。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兒童的情感是易于被激起的,如果他們的認識活動能伴隨著情感,那么他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會更為豐富、更為深刻、也更為主動。剪紙在這方面發揮著他獨特的魅力。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剪紙的有利優勢,無疑為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視聽覺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強烈的求知欲望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強大動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優化導入環節,迅速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學習的動機,這是進行新授課的首要環節。教師空洞的講解也很難起到預想的效果。剪紙的色、形能給學生以新異的刺激感受,激發興趣。因此,我們利用剪紙技術適時地將圖像等信息進行處理,把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聲情并茂的展現在學生眼前,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如在執教《火燒云》一課時,可根據各個教學重點環節,利用剪紙分別再現各種火燒云的特征及其重點詞語的定格畫面,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對大自然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必將大大提高。再如,在識字教學時,教師可借助剪紙創設生動的童話情境,把新授生字變成一個個生動的字寶寶,告訴學生,這些字寶寶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你能根據房間的門牌號碼(即生字的讀音)幫它找到家,你就能與這個字寶寶成為好朋友,字寶寶就會對你笑一笑。生動的情境,優美的音樂,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欲望,為快樂識字打下良好的基礎。利用剪紙輔助教學,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過圖片等形式對學生形成刺激,能夠迅速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其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
二、運用剪紙解疑化難、與時代最新信息融通
課堂教學要完成認知目標,就需要解決好“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常規問題。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解決這兩個問題的方法有多種,如通過語言敘述、掛圖展示、動手操作、板書解析、講練結合等途徑。然而,當在課堂教學中合理應用剪紙技術,便會使常規的課堂教學如魚得水,過去靠老師口如懸河地解說,手舞足蹈地比劃,表格掛圖的機械呈現等手段立刻相形見絀。利用剪紙在突出重點知識、突破難點知識上有著別的手段無法實現的優勢。如在執教《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教師為了讓學生體會那種對敵人的極端輕蔑,對死亡的視死如歸的英雄本色,特意剪了五壯士,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領悟。如《蝙蝠和雷達》這類科學性較強,并且無法觀察、體驗到實際場景的推理性說明文,教師不大好把握;原理講多了就把課上成了自然課。學生對這類內容也不好理解,因為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他們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文中的描述摸不著、看不到。一般情況下教師只能采用給學生看掛圖或投影片,及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等方法來解決問題,以上方法我們都曾嘗試過。由于課件的靜止或簡單抽象難以創設真實情境。學生興趣不濃、想象不足、理解有限,給教學進程的順利進行帶來困難。我們在實踐中根據這類課的特點和學生的認識水平,充分運用剪紙創設情境。《蝙蝠和雷達》一課,我設計制作了一套剪紙以輔助教學。剖析蝙蝠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使用超聲波,這一內容比較抽象,為了使學生易于接受,我采用了觀察實驗演示的方法來開展教學。在教學中我先提出:蝙蝠是怎樣利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然后先讓學生從“蒙上眼睛”“封住嘴巴”“塞上耳朵”三個方面動手在課件中的實驗,接著讓學生邊聽、讀,邊看有關蝙蝠捉蚊子的剪紙演示并思考問題,并要求學生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蝙蝠是如何探路飛行的。由于剪紙這一輔助手段的運用,使抽象的科學原理生動形象化、具體化,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另外,通過這一段探究性地學習,總結出學法:聽朗讀、看演示、說原理。以此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學生自學下文打下基礎。這正體現了課程標準中提出的“閱讀教學要著眼于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習獨立思考,學習怎樣讀書。”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道德情感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不僅是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而且也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因此,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努力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善于挖掘語文教材中蘊含的豐富思想教育內容,對學生進行一系列的思想品德教育。因而,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在語文教學時,充分利用剪紙教學技術,把能力培養和思想品德教育結合到語文教學內容中去。
總之,剪紙如一個五彩繽紛的萬花筒走進了學校的課堂,深入到了課改的前沿。在剪紙技術參與下的教學則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再現課文內容,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神經,調動情感,激發學習的欲望,產生良好的視像效果。具體形象的視頻效果,吸引了學生的視覺,集中了學生的聽覺,激發了學生的情感,與文本情感產生共鳴,幫助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因此,語文教育工作者應該以此為機遇,通過不斷提高語文教學的信息化水平,推動語文學科的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