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蘇丹
一、借助信息技術 巧設數學教學互動情境
(一)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獨特的教學引入情境
為了創設獨特的教學引入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教師要圍繞主題設計能深深打動學生的情境。課前可利用校園網或互聯網上的共享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制作有聲有色,或形動結合,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且內容合理的課件。例如,在教學《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一節時,我利用課件出示“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景象圖片,并配上音樂,并加上文字描述:這是唐代詩人王維《使至塞上》中的絕唱,描繪了一幅空闊、荒寂的塞外黃昏景象,但數學家將那荒無人煙的戈壁視為一個平面,而將那從地面升起直上云霄的如煙氣柱,看成一條垂直地面的直線(課件出示太陽西下的情景圖片),讓學生體會“長河落日圓”的情境,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在富有詩意的景象中,引導學生把實際問題和自然現象抽象為數學圖形,學生心情愉悅地進入了新課的學習。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創設形、聲、色互相交匯的動態的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教學互動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師樂教,學生樂學。
(二)以靜帶動 創設問題探究互動情境
如果整堂課都是動態的課件畫面,學生像看電影一樣觀看畫面,那么學生很快就會出現視覺疲勞,對所學內容失去興趣。所以,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應注重動靜結合,以靜帶動。所以,教師在課件中可設計靜態片斷,設置適當的問題以引起學生思考和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再設法把問題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學《公式法》第二課時時,學生已學習了運用平方差公式進行因式分解,我便創設了如下問題情境:1、具備什么特征的多項式是平方差式?2、運用a2-b2=(a+b)(a-b)公式時,如何區分a、b? 3、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是什么?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很快就得出了答案,從而順利進行新課的學習。設置問題探究活動情境,與傳統教學的提問方式相結合,既能突破教學難點,又能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有效的問題探究活動表現為問題來自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又緊扣教學重點或難點使學生的生活實際與教學內容相通。這樣,探究結果既有個性思維,又有共性的認識。
二、巧用信息技術 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力的發展。數學教學不能完全依賴信息技術,應結合教學實際,合理利用。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交流、合作、探究、解疑;通過操作——發現、猜想——驗證、觀察——歸納等方法,加深對數學知識形成的體驗和理解;學生在質疑、調查、分析 、歸納及解決問題中體驗數學的奇境樂趣。
(一)借助教學平臺展示學生自主探索 ?動手實踐活動的成果
課堂教學中,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良好學習習慣,并大膽地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究、感悟。例如,在教學《探索直線平行的條件》時,雖然課件可直接出示相關圖形讓學生觀察,但我還是讓學生自制學具,學生用剪好的三根硬紙板,做成一根紙板可移動的學具,然后進行實驗、觀察“三線八角”的變化,并把學生實驗過程即時投影到屏幕中,大家相互觀察,討論,從而探索出直線平行的條件。借助信息技術反映學生學習的直觀感受,學生并不是像看電影一樣觀看課件演示,而是在實踐中探究、感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注重小組合作 交流 討論的學習形式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主要表現方式。尤其是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時更不能忽略此種形式。例如,在教學《圖形的平移與旋轉》一章時,利用媒體課件,學生可觀察到生動的圖形平移或旋轉的畫面,但這只是表面現象,老師要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進行內化、提升、應用。于是我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分組進行圖案設計比賽,并把各組設計的優秀作品投影到大屏幕中進行展示。每個小組都表現出極高的合作意識,設計出的作品也各具特色。合作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動力。以討論、交流、互相幫助方式的合作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充分發揮其學習的主體作用,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而且可使學生在平等、自由、真誠的情意關系中學會與人共處。
三、利用信息技術 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
數學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就是讓學生探究、發現、猜想、應用結論。例如,在“粵港澳同一堂課,走進大灣區”的專題網絡教研活動中,兩個主講老師的授課內容都是《平方差公式》,他們借助信息技術,把抽象的公式形象化了,把靜態的內容變成了動態的畫面。教學過程中很好地關注學生學習的情感體驗,老師注重引導學生觀察、討論、設計、回答相關的數學問題,學生觀察、討論后通過平板電腦設計、回答問題,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老師借助平板電腦的反饋,及時獲悉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師生互動、人機互動過程中更多關注學生學的情況,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和信心,數學思維變得活躍起來,原本枯燥的數學公式變得生動起來。由于學生對平方差公式的特征掌握熟練,很快就能設計出符合特征的式子。而且,輔助的反饋系統可以使教學評價更加科學、及時,容易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感體驗得到了充分的釋放,他們的設計創新潛能很容易被激發。
總之,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教法多樣,學法靈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在現代與傳統的教法中靈活選擇,有機結合。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有效的教學引入、問題探究互動情境;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 動手實踐,小組合作、交流、討論活動的機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在交流、合作、探究、解疑中;加深對數學知識形成的體驗和理解;體驗數學的奇境樂趣,學以致用,最終培養學生的探究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