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巍
我們目前所使用的樂理體系源于歐洲,是歐洲文藝復興以來音樂基礎理論的結晶。中國傳統(tǒng)的音樂基礎理論主要是“律學”和“樂學”。自20世紀20年代以來,一些樂理著作相繼產生,其中影響較大的當屬李重光先生的《音樂理論基礎》。
基本樂理是一門音樂共同基礎課,凡學音樂者,人人都必須學習。
說到樂理,其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與它相伴,它與生活息息相關。
大家知道最簡單的音符就是1234567,這是我們常見的中音區(qū)部分,高音就是在這些音符上面加點,低音區(qū)相反就是在這些音符下面加點。這些音到底有什么作用?生活中能用到這些音符嗎?現(xiàn)在我們簡單的解讀幾個音符1351 ?【高音1】,看上去這幾個音符也沒有什么獨特的,但是我們聽一聽,感覺好像在哪里聽到過,我們仔細回憶一下,地鐵站、候機大廳、銀行排隊,還有在綜藝節(jié)目奔跑吧兄弟撕名牌之前我們都聽到過這樣的音,其實就是這四個音,卻起著很大的作用,這樣的音提示著你應該注意一下,聽一聽廣播里面說的事情,提示你是否到你坐地鐵、登機的時候了等等。這樣簡單的幾個音就能滲透到你生活的點點滴滴,不自覺你就會覺得很有趣。
我們再舉幾個例子,51【低音5】G調
我常常在想由51開頭的曲作者真的很有才華和懂音樂。比如《國歌》51的連接給人一種堅定的感覺,更給人一種力量,這種力量讓我們克服困難站起來,生動的表達了曲作者的想法,真是很厲害!關于51【高音1】還有一首重要的曲子,是你人生重要的時刻牽手伴侶想起來的音樂《婚禮進行曲》,同樣是給人非常堅定的感覺,讓你感受愛情的美滿和幸福。不要小看一個音符,把音與音相連接,就產生了奇妙的反應,震撼人心。
其實這樣的歌曲還有很多,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這樣的音樂出現(xiàn),會烘托人物、背景甚至會對故事的起伏有很大的作用。舉一個讓人很不舒服的音樂,通常是出現(xiàn)在恐怖電影、電視中,有時候遇到壞人或者遇到非常緊張的場景時候就會出現(xiàn)我們樂理中二度音程。二度音程給人的感覺就是驚悚,不安,特別適合恐怖電影的場景,或者打游戲時候出現(xiàn)怪物的時候也會出現(xiàn)這樣的音樂,所以說樂理知識真的是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說到不安定的音,還有一個比較特別,叫做三全音。指的是樂理音程上三個全音【六個半音】的距離,也就是增四度或者減五度,這個音程的聲響特性就是極度不安定,詭異。音樂之父巴赫用魔鬼、地獄、痛苦、銷魂……來形容。在以前的教會音樂中被禁止使用。因為聽起來像是在歌頌魔鬼撒旦(撒旦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一個壞神,后來是最惡的、惡極的化身),所以是不允許使用的,古典樂作曲家都會避開這個音程。
說到這里大家也應該知道咱們中國有特有的五聲調式,這個樂理知識也是受到了中國哲學的影響,中國的哲學源于陰陽五行學說,五行的金、木、水、火、土,與五聲調式的宮、商、角、徵、羽是相對應的,它的結構比較特殊,旋律有別于西方音樂,構成了中國特有的旋律特點,流行于江浙一帶的《茉莉花》,曲調優(yōu)美,帶有明顯的中國五聲調式的特點。受這首歌曲的影響,意大利著名歌劇大師普契尼創(chuàng)作的轟動世界的歌劇《圖蘭朵》,很有《茉莉花》的影子。
樂理中的節(jié)奏,也和生活密不可分。比如一個四分音符,就可以念成一個字【樂】,兩個八分音符就可以念成一個詞【音樂】,四個十六分音符就可以念成四字成語,比如“穩(wěn)穩(wěn)當當、七上八下、快快樂樂、平平安安”等。給中國隊加油,就可以說成是前十六分音符+兩個八分音符。給小朋友講故事,說小兔子乖乖就是節(jié)奏中的后十六分音符+兩個八分音符。平時聽到的“倒車,請注意”,是節(jié)奏中的兩個八分音符+前十六分音符。語文中的古詩詞,其實讀出來都是有節(jié)奏的,例如:“白日依山盡”,兩個八分音符+兩個八分音符+四分音符,讀起來朗朗上口。
生活中的細節(jié)也都有節(jié)奏的。敲門的聲音,“當當當”,其實是三連音,非常平均的敲了三下。還有鐘表走的聲音,非常的平均。就連我們在北方經常聽見的一句話,“磨剪子嘞,鏘菜刀”,也是節(jié)奏四分音符+小附點+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所以說,節(jié)奏是音樂的一個骨骼,更給生活增添了色彩。
樂理是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組成部分。要了解音樂的內涵,就必須了解樂理。樂理對聲樂、樂器或者生活,都起著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