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夏
一、英語繪本的定義
“繪本”一詞,源于日本,英文為picture books。繪本是一種融合視覺藝術與語言藝術兩種媒體而呈現出來的故事。繪本有著攝人心魄的優美的圖片。在以圖為載體的教學中,幾乎不需要文字,教育內涵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就已經深入人心。
二、英語繪本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一)圖文并茂,身臨其境
英語繪本展現了作者的個人魅力,并用圖片取代英語進行教學。當學生在繪本詞句中遭遇陌生單詞,老師可以從圖畫中找出該物并讓學生猜想詞意,并結合虛擬的故事環境,讓學生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二)體會詞意,余味不絕
繪本中詞句的排序特征使得朗誦起來膾炙人口,同時也為學生所熟悉。《I want some watermelons》中,“I want some --”,透過押韻展現了魔法校長想讓小巫女給他變watermelon。
“I want some pineapples.But there are only apples.
I want some greapfruit.But there are only grapes.
I want some watermelons.But there are only melons.
No watermelon. No melon. There is only water.”
小巫女沒能給魔法校長變出他想要的fruit,卻變出來很多其它的fruit,最后變出來很多水,把魔法校長都沖跑了。這樣的詞句讀起來膾炙人口,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朗讀,這樣有助于詞句的積累。老師也教會了學生英語中的合成詞,有時候,當兩個單獨的單詞時,它們有它們不同的意思,把兩個單獨的單詞合起來時又變成了另外的一個單詞。
三、英語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一)幫助學生加深對單詞的記憶,拓展詞匯量
低年級的學生也很容易根據圖片及上下文猜出詞義、理解句型。故學生不需要學生死記硬背,在愉悅的閱讀過程中記憶了重點單詞與句型結構。
(二)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學會說地道的英語
學習母語也要學習語法,但是語法的學習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枯燥乏味。具有足夠的英語閱讀量,書中的表達形式會印在我們的大腦中,漸漸形成語感。
(三)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使表達更加自然流暢
通過閱讀原汁原味的英語繪本,學生會逐漸建立英語思維結構,擺脫中式英語的束縛,避免了說英語前先在腦海里翻譯后再生硬地說出英語的現象。
(四 )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培養閱讀素養
繪本故事有許多種類,如科普類、歷史類、文化類等等,不同內容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他們的眼界,還能幫助他們建立健全的人格。
四、小學低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低年級學生純英語文本閱讀有很大困難,受制于英語詞匯和語法知識,學生很難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基于這樣的現狀,教師首先應在理論層面理清思路,明確小學低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繼而深入研究如何利用合適的英語閱讀材料,開展怎樣的教學活動有效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與能力。
五、低年級閱讀教學實施策略
(一)幫助學生挑選適合的英語繪本
對于年級較低的學生,應挑選圖片多于單詞的繪本,而學生熟悉、故事結構緊湊、詞句構造簡易或重復若干次的英語繪本較為符合低年級學生的需求。
(二)關注“趣味性”,融繪本于教學
1.以本為本,收集繪本素材
以本為本,就是盡可能使用和教材有關的素材,比如相同的人物圖片,主要單詞的圖片等等。這樣既讓學生容易接受,又可以和教材有很好的契合度;讓學生感到既熟悉,又有趣。
2.以趣為先,編排故事內容
繪本以圖畫的形式展開故事,激起興趣,易于記憶。
(三)關注“統一性”,安排有效操練
1.操練指示語,簡單明確
老師在整個教學中只是配角,起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作用,能讓學生自己學習的內容,老師就盡量少插手。
2.利用主線,貫穿情感
繪本必須要有一條主線,整個文本要講述些什么,老師心里要清楚,也要想辦法讓學生明白。如I want some watermelons故事講了Dan校長考驗小巫女,通篇都是圍繞著考驗這條主線在教學,時時刻刻給學生以I want some---的印象。這樣一堂課下來,學生聽到的是pineapple--apple, grapefruit--grapes, watermelons--melons等這類fruit的單詞;看到滿滿的水果的場景;嘴里說的、看到的也都離不開fruit這個主線。在時時刻刻耳濡目染之下,相信學生明白了合成詞是如何來的了。
3.利用事件,升華情感
感情的激勵還要由事件來進行升華。在Whats going on ? 中通過小鬧鐘、小動物們救小鳥回家的事件讓學生受到我們應該團結協作,保護比自己弱小的小動物或朋友。
(四)關注“個性”,安排學生表演展示
1.巧設平臺,鼓勵學生表演
通過表演學生加深了對知識點的思索與了解,滿足了學生的表演欲望,同時對學生使用英語也是一種鼓勵,也給不自信的同學磨練的機會。
2.巧定表演內容,展示學生個性
老師可以適當給學生表演的機會,最重要的是老師應當允許學生適當改編。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來改編故事。可以在全班同學面前,表現自己,不僅是在行為上、語言上,更是在想法上,展示獨特的自我。
3.巧用表演時間,協調個性與教學
老師很難把握整堂課的進度,如果課上的時間不夠用或者故事內容很難,那么老師干脆就把表演時間留到下一堂課。總之,表演時間的確定要按照:故事內容,語言的重難點,情感激勵的需要等不同的情況而定。
低年級的孩子進行英語學習時和絕大部分孩子一樣, 缺少語言環境。英語繪本作為孩子的益友,正在逐步走進孩子的學習與生活中。如何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英語繪本,如何給孩子推薦適合他們的英語繪本,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愿和大家一起在英語繪本這條道路上一起摸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