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云
[摘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的農村集體經濟,對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完善農村基礎設施、促進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幫助農民增產增收、加快農村農業現代化等具有重要作用。雖然,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遇到了一些具體困難和發展瓶頸,需要我們不斷地解放思想,通過深入實踐探索,加大引導和扶持力度,使制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瓶頸和困難得到有效破解,促進農村振興發展。
[關鍵詞]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瓶頸;基礎設施;管理機制
一、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面臨的瓶頸分析
(一)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所需的高精尖人才嚴重短缺
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離不開農戶、兩委成員、農技人員和農村經濟管理人才。受農村機械化程度、農村生活條件和福利待遇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年富力強、有頭腦、眼界寬、有闖勁的人才選擇外出務工或創業;兩委班子成員年齡偏大、創新發展能力不強,高精尖人才引不進、留不住。這種情況下,導致好的政策無法落地,好的資源無法盤活,制約了農村集體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壯大。
(二)普遍存在基礎設施落后和集體積累薄弱問題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對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發展集體經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行政村基礎設施落后及農村集體積累薄弱是普遍現象,制約了集體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時,在統分結合雙重經營體制背景下,大部分農村集體資產出現分得干凈、統得不多現象,集體資源占有量有限。部分農村為籌措資金或償還集體債務,將屬于農村集體所有土地等資產一次性收費承包出去,造成了后續建設資金短缺,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后勁不足。
(三)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運行管理機制還不夠完善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體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經營不專業、管理不科學、監管不到位等現象普遍存在,嚴重影響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速度。部分農村是在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基礎上成立的股份制經濟合作社,沒有設立股東代表大會及董事會、監事會等,一般由村黨支部書記兼任董事長,村委會主任等村領導兼任董事會或監事會負責人,實際管理和運行模式仍然沒有發生實質性改變,無法實現自主決策、自主管理、自負盈虧。
(四)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選擇過于單一和同質化
市場經濟背景下,很多集體經濟組織存在以下問題:發展站位不高、思路不寬;項目單一、缺乏特色;流轉形式單一、土地存量沒有盤活;入股形式單一、沒有形成利益聯結;項目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能力不足;優勢資源沒有得到充分挖掘、缺乏產業鏈延伸。受多種因素影響,很多農村的集體資產、優勢資源沒能或者充分融入市場而轉化為資本,使村集體經濟發展受到極大的制約和限制。
二、扶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對策措施
(一)優化財政扶持政策
政府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引導扶持作用。對新農村建設專項扶持資金中涉及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化服務購買等內容的,要多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傾斜。涉農主管部門應該優先扶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創辦的各類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給予更多的專項資金支持。財政應該列出專項資金,用以資助和扶持薄弱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于村級集體組織招商引資來的、產生預期效益的相關企業,可以從稅收方面給予減免或拿出部分獎勵村級集體。
(二)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原始資金積累薄弱和啟動發展資金短缺是影響其進一步發展壯大的主要因素之一,金融管理部門和金融機構的支持尤為重要。農業信貸擔保的政策導向和服務范圍應該不斷地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擴大和延伸,對于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股經營或領辦創辦的農業經營項目主體,要優先提供擔保服務和信貸支持,同時要適當降低金融擔保費率,降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融資成本。另外,農業保險的覆蓋面和補貼品種也應該不斷擴大。
(三)豐富經營形式
土地股份合作制、成員股份合作制和聯合不同社會資本混合所有制是當前農村集體經濟的主要實現形式。在經營形式上,要不斷拓寬思路,探索培育多種服務創收路徑。可以充分挖掘本地優勢產業和地方特色產品優勢,成立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并將產業鏈向精深加工、倉促、運輸、銷售環節延伸,提高產品附加值。在盤活閑置資產上多動腦筋,可以將閑置土地、場地、林地、水面等集體資產通過租賃、入股等形式來增加收入,發展特色經營活動,如生態旅游、農家樂、觀光農業等。
(四)創新運行管理機制
政府相關部門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尤其是產業優勢、財政狀況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健全相應的領導機制、收益機制、工作機制、監管機制、考核機制等,引導扶持村級集體經濟健康發展。尤其重要的是要加快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產權制度改革,在保證村級集體組織按照一定比例留做集體積累外,將經營性資產折合成股份分配給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通過變集體資產共有為股份所有,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獨立法人地位,調動成員積極性和共贏意識,激發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
(五)加強經營監督管理
加強經營過程的監督管理,建立集體經濟風險防控制度是保證集體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環。要加強民主決策管理,村集體經濟工程建設、項目確定、集體資產處置、股權分配、盈利分紅等重大事項,必須經過集體討論決定并進行公示。財務管理上,建議實行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并實行審議和公開制度。對土地征用占用、固定資產租賃入股、土地流轉租用、招商引資項目等重大問題,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定和法定程序,層層審批,構筑起集體經濟風險防控屏障。
參考文獻:
[1]崔紅志.影響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兩個問題[J].農村經營管理,2018(09).
[2]董玉華.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河南農業,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