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
[摘要]目前,國際上對于婦聯組織參與社會治理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針對婦聯組織參加社會治理的定位、路徑以及障礙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我國則以此為依據充分發揮了婦聯組織的群眾性與先進性,為探究社會發展的新路徑提供了思路。
[關鍵詞]婦聯組織;社會管理;公共服務
引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與政治都得到了飛速發展。婦聯組織作為連接政府與人民的重要紐帶,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推動婦聯組織參與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一、婦聯組織概述
婦聯組織是連接人民與政府的重要紐帶,婦聯組織相關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推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婦聯組織對廣大婦女群眾的引導與教育,為各項政策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首先,在當前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婦聯組織應充分發揮其自身職能,做好婦女兒童的相關工作,以實現組織的價值與目標。婦聯組織的基本職能是保證婦女的基本權益,積極宣傳男女平等的觀念,并引導廣大婦女同志保持自尊、自立、自愛的精神。其次,保證婦女兒童的各項公共權力,維護廣大婦女群眾的法律權益以及經濟利益。再次,婦聯組織應積極開展對婦女兒童的再教育活動,提高其知識水平,培養高素質人才。最后,婦聯組織應該在維護婦女兒童基本權益的基礎上,維系人民群眾與黨和政府之間的關系,加強自身的組織建設,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為相關政策的開展奠定群眾基礎,同時盡量滿足人民群眾的要求。
二、婦聯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作用
(一)婦聯組織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
婦聯組織參與社會服務與公共建設可以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使政府可以簡政放權,最大限度地為人民服務。加強婦聯組織參與公共管理的職能有利于政府工作方式的轉變,使人民可以更好地享受福利。
(二)婦聯組織能夠滿足公眾多樣化的需求和提供多元化的服務
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對公共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婦聯組織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管理可以加強人民與政府之間的溝通,從而不斷提高政府的服務水平,也可以保證公民對政府工作的監督順利開展。這一舉措也可以幫助政府實現決策的科學民主,并進一步提高政府形象。
三、提升婦聯組織參與公共服務的途徑探索
(一)創新工作機制
婦聯組織在參與社會公共服務的過程中不能一成不變,應該積極改變自已的工作方式,與時俱進。婦聯組織的工作機制是其開展日常工作的必要依據與原則,只有不斷完善婦聯組織的工作機制才能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因此,婦聯組織應在遵循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婦女兒童的訴求表達機制、婦女代表聯系制度以及相關的維權制度。
(二)構建服務平臺
婦聯組織在參與公共事務的過程中雖然地位十分重要,但是單憑其自身的力量仍然無法解決人民的各類問題。因此就需要建設一個相關的服務平臺,從而推進社會公共服務的發展進程。平臺的建設需要國家與政府的資金與技術支持,加大投資力度與項目引進,拓展婦聯組織服務的國際平臺,促進婦女兒童工作的順利展開,并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切實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難題。
(三)引進高素質人才
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源泉,人民群眾既是歷史的參與者,又是歷史的創造者,是一個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在眾多的政府組織中,各組織的發展都離不開高學歷、高素質的人才,婦聯組織也是如此。人力資源是社會發展過程中最為活躍的因素,是其他資源,如信息、資本、材料等難以比擬的。因此,婦聯組織要想在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就需要依靠高素質的人力資源。
婦聯組織中的人員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即領導干部與組織成員。在婦聯組織中,領導干部主要負責領導、組織以及協調相關活動的開展,是婦聯組織的核心領導力量。而組織成員則是婦聯組織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他們人數較多,是婦聯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負責相關服務活動的執行,是服務活動的直接接觸者。這些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婦聯組織的服務水平。因此,在目前的發展形勢下,婦聯組織應該切實提高組織人員的工作素養,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四)完善相關制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到國家,小到團體都需要有相關制度的約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組織的職能。因此,制度的存在不單單是必要的,更是必需的。只有確立健全的組織規范,才能對組織團體整體和個人進行約束,避免出現意外情況,婦聯組織在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中離不開制度的約束與保障。
結語
目前,我國面臨著新的發展形勢,政府的職能逐漸改變,其改革也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在發展的關鍵時期,國際形勢也十分復雜,國際婦女組織的運作模式對于國內的影響越來越大,婦聯組織的相關職能在宏觀環境的潛移默化下漸漸轉變,有了新的要求。因此,現階段研討婦聯組織參與公共服務的課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婦聯作為黨和政府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具有特有的政治、組織和群眾優勢,自其產生的那一刻,就被賦予了為婦女群眾爭取權利的使命,因此研究婦女組織的運作方式,探詞其隨著時代發展而變化的發展趨勢,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王文芹.我國婦聯組織參與社會服務的路徑初探[D].東南大學,2016.
[2]李迎春.婦聯組織參與社會管理的策略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
[3]李亞平.關于婦聯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思考[J].婦女研究論叢,2008(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