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科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人民郵電出版社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雙效相統一,堅持高質量發展,大力推動內容建設,提升精品出版能力,取得了豐碩成果。
2018年是出版業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這一年,出版管理上大事不斷,3月份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新聞出版管理職責劃入中宣部;8月份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11月份《關于加強和改進出版工作的意見》強調要加強內容建設,深化改革創新,完善出版管理,著力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出版體制機制,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豐富、更加優質的出版產品和服務。
長期以來,人民郵電出版社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雙效相統一,堅持高質量發展,大力推動內容建設,提升精品出版能力,取得了豐碩成果。2018年以來,《空間多維協同傳輸理論與關鍵技術》榮獲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科學家帶你去探險”系列叢書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人工智能簡史》《玩轉科學的藝術家(上下冊)》獲得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推薦圖書,《文明之光》入選2017年“大眾喜愛的50種好書”,《人工智能簡史》入圍2017年中國好書,《國家博物館兒童歷史百科繪本》榮獲2018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地球生命的歷程》榮獲第五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金獎,主題出版圖書《芯想事成:中國芯片產業的博弈與突圍》入選中國出版協會評選的“2018年度中國30本好書”。
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中宣部、工信部和工信出版集團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也是人民郵電社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著力加強政治建設、內容建設、制度建設和隊伍建設的必然結果。
一、加強政治建設,是實現出版高質量發展的根本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強調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政治建設對其他各項建設的統領作用。
出版社是黨和國家的重要輿論宣傳陣地,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出版工作的靈魂,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是出版工作的生命線。圖書出版肩負著特殊的政治使命和文化擔當,無論外部客觀環境如何變化,出版工作都要堅持黨管宣傳、黨管媒體的根本原則。人民郵電出版社在工信部和集團的領導下,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健全內容管理機制,強化總編輯內容把關的職責和要求,將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企業治理統一起來。
二、加強內容建設,是實現出版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出版物質量主要由政治質量、編校質量、印裝質量和內容質量等組成。其中,政治質量、編校質量、印裝質量屬于基礎質量,內容質量屬于深層質量。加強內容建設,堅持以多出好書為中心,是實現出版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一)創新管理模式,打造精品出版長效機制
精品出版是出版產業發展的核心。面對新時代新使命新要求,人民郵電出版社積極推動出版從粗放式規模效益型向高品質的質量效益型轉型,壯大出版主業,增強核心競爭力。
人民郵電出版社于2018年啟動“精品出版工程項目庫”建設,通過科學合理的項目管理機制,培育和促進精品力作,引導和加強重點套系圖書的策劃開發,按照“專業化、精品化、系列化”的發展思路,支持有關部門整合高層次機構、專家資源,打造服務國家戰略的高峰高原之作。“精品出版工程項目庫”不僅是人民郵電出版社精品力作的“蓄水池”和“孵化器”,更是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工作高質量發展推進和落實的重要抓手。項目庫對接國家和行業重要獎項、規劃項目、基金項目、主題出版。入選集團2018年發展引導資金的兩個項目均為項目庫項目,今年增補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規劃的4個項目,其中有3個為項目庫項目,申報2019年國家出版基金的5個項目,全部從項目庫中遴選。
人民郵電出版社還專門組建了學術出版中心,以進一步加強工業和信息化相關領域的學術出版,下大力氣提升高層次專業出版物的開發能力。
(二)推進出版規劃的研究與制定,強化引領作用
做好中長期選題規劃的滾動編制,增強前瞻性和系統性,增強對科技和社會發展前沿領域變化的敏感度,著眼行業和市場需求,不斷優化領域布局。落實總編輯“一票否決”制度,強化選題把關,控制超范圍、跨領域選題。
(三)聚焦主題出版,打造精品力作
十八大以來,主題出版迎來了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期。作為一家科技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立足專業特色,打造具有人民郵電出版社特點的、服務兩個強國建設的科技主題出版項目。社里主要領導親自抓,總編輯具體抓,一方面對人民郵電出版社已有的項目進行調整和完善;另一方面結合人民郵電出版社專業優勢,指導策劃了《芯想事成》《科技改變中國》等主題出版項目,分別從科普和學術的角度切入,讓科學普及和學術資源更好地為國家戰略服務,架起科技與主題出版之間的橋梁。
三、加強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石
提高出版質量的關鍵是要緊緊圍繞質量這個核心,有一套堅持質量優先、質量第一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規范,有一系列狠抓落實的具體措施。通過建章立制、強化落實、優化考核、獎懲并舉等措施,完善質量保障體系。
(一)大力加強制度建設,完善保障機制
從制度入手,建立健全出版物質量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流程,強化導向管理和制度約束,以制度落實質量。經過多年不斷的完善,人民郵電出版社從圖書出版的各個環節入手,建立了一整套嚴格、有效、可操作的出版規章制度,涵蓋流程規范、獎懲激勵、危機處理、專項治理、隊伍建設等多個方面;還結合人民郵電出版社工作實際,編輯制作《編輯工作手冊》和《出版業務制度與流程規范匯編》等系統性的學習資料,加強宣貫,提高編輯的業務知識與把關能力,提高編輯工作規范性。
(二)強化制度執行,堅決貫徹落實
有了完備的制度,落實執行是關鍵。我們從圖書編輯出版的各個環節入手,細化職責,明確責任,層層落實,使各環節、各部門協調配合更加完善,形成抓質量講質量的工作閉環,全面確保各項質量管理制度落實到位。
一是健全完善組織架構,充實質量保障部門。2017年人民郵電出版社成立質量檢查部,加大質檢力度,形成質量檢查常態化。堅決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作為第一要求,發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發展為本、內容為基,積極認真地開展印前檢查和成品書檢查工作,貫徹落實精品工程戰略,有效攔截了一定數量的政治敏感性差錯、知識性差錯和文字硬傷,一些在印前還存在較多內容和編校質量問題的圖書被退回。這些工作提升了各環節人員的質量意識,促進了出版物總體質量的提升。2019年,我們還將在成都成立生產支撐機構,探索為全社提供全流程編輯加工業務。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開展專項治理。結合國家新聞出版署要求,人民郵電出版社通過開展一系列專項治理活動,推動質量管理更加深入。開展“地圖自查”專項行動,審查全社引進版圖書中的地圖,重申地圖送審要求。關注網絡輿情,及時對本社圖書進行自查,主動進行處理。在加強出版物內容安全方面,下發《關于禁止在出版物上刊載社外網頁鏈接的通知》,明確禁止在出版物上刊登社外鏈接。積極推動質量把關關口前移,為業務部門配備專職復審人員,配置質量保障專項資金,用于稿件早期的質量管控,以投入強化質量。
三是嚴明獎懲,強化責任追究。制定獎懲分明的質量考核制度,完善編輯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引導和鼓勵編輯安心做出版,專心抓質量。修訂了《出版物質量獎懲實施細則》,明確了各審稿環節、各級各類質量問題的懲罰措施,全員、全流程明確質量責任。對于獲獎的出版物,我們給予重獎,通報表揚。對出現嚴重質量問題的圖書,我們會開具圖書質量問題通知單,對責任編輯、分社和中心領導進行問責,直接在績效上予以體現,扣除相當數量的獎金,并向全社進行通報,以起到警示作用。對編校質量優秀圖書的編輯,對把關能力強及發現重大問題的審稿人員,給予不同程度的獎勵,以激勵優秀出版物的生產。
四、加強隊伍建設,是實現出版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提高出版質量最終靠人。隊伍建設是出版社長期發展的基本保證。要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按照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的要求,切實加強編輯隊伍的政治素養、理論水平、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建設,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編輯人才隊伍。一是要加強編輯教育培訓。抓好編輯繼續教育工作,結合實際選好課程、配強講師,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編輯教育培訓。二是要加強交流與反饋。通過召開經營分析會、專題工作會、質量問題通氣會、每月終審/印前檢查問題反饋等多種形式,向全社編輯反饋各環節暴露出來的質量問題,不斷強化編輯的出版質量意識。三是發掘優秀人才,打造質量把關隊伍。
展望未來,不忘初心。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將繼續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根本要求,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建立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雙效統一的體制機制,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堅持實施精品戰略,不斷加大質量管理力度,狠抓出版質量保障體系的完善和落實,使出版物質量不斷提高,推動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人民郵電出版社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