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人類出版的內涵、外延、階段及風貌

2019-03-25 08:03:24萬安倫
出版參考 2019年1期
關鍵詞:符號人類

摘 要:出版是對人類知識和信息的收集、挖掘、整理、編選、校勘、把關、傳播、傳承的過程和活動,出版具有“文明性”“編校性”“科技性”“傳播性”“經管性”“實踐性”的基本特征,這是出版的基本內涵;出版的研究對象為“出版載體”“出版符號”“出版技術”“出版活動及成就”,這是出版的外延,也是出版研究的邊界;歷史悠久的人類出版可劃分為“開啟文明的硬質出版”“以柔克剛的軟質出版”“有容乃大的虛擬出版”三大階段,總體顯現“五洲協進”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出版風貌。

出版是人類文明的主要表征和實現路徑。自從有人類的文明活動,就伴隨著人類對出版的探索,出版探索與人類文明是如影隨形和互為表里的關系。對于出版內涵、外延、階段及風貌的思考,是出版研究的基礎和原點。

一、六大屬性:人類出版的內涵特征

“一部出版史,其實就是一部人類文明史。‘出版是人類文明傳承和傳播的路徑和工具。”“所謂‘出版就是一種發表,是通過可大量復制的媒介實現信息傳播的一種社會活動。出版的本質,實際上就是對人類知識和信息的收集、挖掘、整理、編選、校勘、把關、傳播、傳承的過程和活動。” “文明性”“編校性”“科技性”“傳播性”“經管性”“實踐性”是出版的六大基本屬性。

其一,文明性。“人類悠久的出版史其實就是一部人類文明史的出版記錄,而人類出版史本身又是人類文明的最基本的內容之一。”出版與文明具有極強的正相關性。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其實就是人類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不斷進行文化積累和文明提升的歷史。從出版史的角度看,人類文明的誕生、發展和演變,同時又是與文字符號的出現、出版載體的創新以及出版技術的改進相伴相生的。“文明之間的交往,是文明進步的重要方式。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起源》一文中指出:“從鐵礦的冶煉開始,并由于文字的發明及其應用于文獻紀錄而過渡到文明時代。”沒有文字符號的文明,是難以想象的。我們判定文明的主要標準之一是系統成熟的“文字符號”出現。正是這種將“文字符號”與“出版載體”通過一定的“出版技術”結合起來的“出版”活動,才開啟人類社會從蒙昧走向文明的輝煌歷程。

其二,編校性。出版承擔著對人類知識和信息的“整理、編選、校勘、把關”功能,人類生產的原生態的知識和信息,剛開始都有散亂雜蕪、粗疏淺陋的一面,所謂“始生之物,其形必丑”,有些知識和信息甚至是不適合橫向傳播和縱向傳承的,出版對人類原生態的知識和信息承擔著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和任務就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這項工作和任務實際就是出版非常獨特的編校屬性。“編校性”是出版學科自帶的重要又獨特的屬性,不僅有其思想的邏輯根基,也有實踐的應用特色。

其三,科技性。將人類文明的表征之一“文字符號”與“出版載體”結合在一起,需要一定的“出版技術”,由此才能產生文化作品和文明結晶。“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為首的社會,蒸汽機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為首的社會。”人類在探索出版技術方面可謂不遺余力,在泥板上“壓”,在龜甲獸骨上“刻”,在青銅尊鼎上“鑄”,在竹簡木牘上“刻”和“寫”,在貝葉上“劃”,在莎草紙和羊皮紙上“抄”,在植物纖維紙上“印”,等等。這些直接的出版技術(如印刷術)和間接的筆、墨、紙、硯制作技術等,都有非常突出的科技屬性。從雕版印刷、活版印刷、套版印刷,科技的驅動是現代出版業的誕生和迅速爆發的技術支撐。從聲光電磁時代到數字出版,還有今天的VR、AR、MR以至人工智能出版,更是富含高新科技的特色。人類的出版史,是人類科技發展史的縮影。

其四,傳播性。出版是一種傳播行為,因此,“出版”經常與“傳播”連用,稱為“出版傳播”。“傳播性”是出版的本質屬性之一,但不是全部。出版的本質,實際上就是對人類知識和信息的“收集、挖掘、整理、編選、校勘、把關、傳播、傳承”的過程和活動。從傳統的出版,到今天的數字出版,出版對內容的復制和發表,本身就是傳播活動,具有鮮明的傳播特色,從根本看,出版更是一種文明傳承和文化傳播的手段。

其五,經管性。出版既有經營性也有管理性,出版研究“也關注出版的經濟與產業屬性”。出版是涉及策劃、編輯、校對、設計、裝幀、印制、發行、營銷等一系列復雜環節的產業鏈。出版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更是突顯出版的經管屬性。無論是對出版人員和出版機構的經營管理,還是對出版流程和編校質量的經營管理,也無論是對出版裝幀和出版印制的經營管理,還是對出版發行和出版營銷的經營管理,現代出版中,出版的經管屬性有增無減。出版的作品,既包含出版內容的意識形態屬性,也包含出版產品的商業屬性。

其六,實踐性。出版是人類在思考和探索宇宙自然的文明活動和文化成果,也是增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的方法和手段,其實踐性品格非常突出。沒有出版實踐,人類的思想和智慧就不能得到固化和保存,人類自身的智力和體力的發展也不能得到科學的促進和積極的增強。可以預見的是,無論人類社會發展到何種程度,出版都將是伴隨人類生產和生活的一項強心智實踐活動,只不過是出版的形態可能會從今天的“數字出版”發展到明天高級的“人工智能出版”,甚至后天更加高級的“大腦意識出版”。

二、四大維度:出版研究的外延邊界

古今中外的出版現象紛繁復雜,人類的出版活動絢爛多姿,人們對出版研究的范圍和對象認識各不相同。我們認為“出版載體”“出版符號”“出版技術”“出版活動及成就”是出版研究的四大基本維度。這就是出版研究的理論外延和學術邊界。

其一,研究出版載體。根據文明演進的發展進程和出版進步的生產力標準,人類在探索出版載體方面,表現出非常鮮明的階段性特征。出版載體經歷了由硬變軟、由大變小、由宏變微、由承載很少的信息量到承載海量的信息量的發展過程。我們把人類文明早期探索出的陶器泥板、龜甲獸骨、金石鼎碑、竹簡木牘、紙莎草、貝葉、樺樹皮等硬質出版載體階段稱之為“開啟文明的硬質出版”階段;把人類此后又逐漸探索出絹帛、羊皮紙、植物纖維紙及塑料布等的軟介質出版載體階段稱之為“以柔克剛的軟質出版”階段;把近兩百年來又繼續探索出的聲、光、電、磁、芯片、云存儲等虛擬和半虛擬出版載體和介質階段稱之為“有容乃大的虛擬出版”階段。“按載體不同將整個人類出版歷史劃分成‘硬質出版‘軟質出版‘虛擬出版三大階段,符合歷史科學中的生產力標準。”未來出版還將發展到“人工智能出版”和“大腦意識出版”這樣更加虛化和智能化的出版新階段。

其二,研究出版符號。出版其實就是運用出版技術將出版符號(主要是文字符號,也包括圖像符號、音樂符號、科學符號等)與出版載體結合在一起。出版符號、出版載體和出版技術這三大要素的良性互動促進人類出版實踐的發生發展和更迭革新。在出版的三大原始要素中,其中最有文化特性和最具文明特征的是出版的文字符號系統。人類文明的出現都是以文字符號的創制為標志的。從出版學的角度來看,文字符號是記錄、保存和傳承人類文明的基礎手段和重要條件之一。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中國文字、古印度文字、古瑪雅文字等,這些文字符號的發明和創造是人類文明和出版歷史的大事件,這些文字符號通過人類出版活動得以保留和傳承,而人類的文化和文明也通過這些出版符號和出版活動得以發揚和光大。出版符號分為“文字出版符號”和“非文字類出版符號”兩大類。“文字出版符號”分為“象形文字出版符號”“拼音文字出版符號”“表意文字出版符號”“混合文字出版符號”四種類型;“非文字出版符號”分為“圖畫出版符號”“影像出版符號”“樂譜出版符號”“科學出版符號(數理化等公式、方程、定律等)”“聲音出版符號”“盲文觸覺出版符號”“新型嗅覺出版符號”等。這是我們對出版符號的新思考和新認識。

其三,研究出版技術。人類文明的早期是硬質出版載體,甲骨、鐘鼎、石碑、簡牘、莎草、貝葉等主要是以刻、畫、鑄、寫等為出版技術手段的。特別是刻和寫,是硬質出版載體最常見的兩種出版復制技術。因此,人們常常把從事文字工作的專業人員稱作“刀筆吏”。名副其實的“出版”或“版印”,實際上要從公元7世紀中國唐代的雕版印刷開始算起。到11世紀,中國宋代畢昇發明膠泥活字印刷術,開啟現代活字印刷技術的濫觴。15世紀中葉,德國古登堡金屬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和廣泛應用,標志著現代出版業的誕生。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又被稱為“釘頭文字”)就是用小木棍和蘆葦桿,在泥板上刻印或壓印上楔形文字符號。莎草紙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符號適合用筆寫畫。貝葉上的古印度文字符號適合用鐵筆刻劃。中國文字符號逐漸方塊化的特點,注定其在古代印刷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將以雕版印刷為主要出版技術手段。而西文這種拼音文字字母的組合特點,則非常符合活版印刷的特點。由此可見,出版技術與文字符號系統的特色和出版載體的特性高度關聯。近現代以來,人類相繼發現“聲光電磁”和計算機技術并應用于出版。目前,人類在數字出版技術和人工智能出版方面的探索又取得新成就。

其四,研究出版活動及成就。這是一個綜合性的研究領域和研究維度,也是傳統出版研究所重點關注的領域和對象。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參與出版活動的出版主體(出版人、出版家、出版機構)、出版活動的具體過程(出版策劃、出版編校、出版制作、出版發行、出版傳播、出版經營)、出版活動取得的相關成就(出版思想成就、出版作品成就、出版制度成就)、出版活動所依賴的相關條件(出版環境、出版流程、出版創新)等。簡言之,就是“出版者”“出版物”“出版事”。“出版者”其實就是作為出版主體的出版人、出版家及出版機構;“出版物”就是出版的實物成就;“出版事”包含的內容較多,包括出版活動、出版過程、出版環境、出版經管、出版規律等。

需要指出的是,出版成就中的出版思想成就和出版制度成就(包括版權制度),是出版研究應該特別加以關注和重視的。

三、三大階段:“軟質”“硬質”“虛擬”出版的發展脈絡

我們以出版載體的形質流變作為一級邏輯,把人類出版劃分為“開啟文明的硬質出版”“以柔克剛的軟質出版”“有容乃大的虛擬出版”三大階段,避免了以往出版史分期在載體、技術、符號、活動等方面的邏輯糾纏。

(一)開啟文明的硬質出版

人類出版的早期,多采用身邊可得物體和實用器物作為出版內容的承載物。因而,出版載體以泥塊、石質、骨質、金屬器物為主,主要包括泥板、陶器、石碑、墻壁、巖壁、梁柱、玉片、龜甲、獸骨、青銅鼎彝等,具有硬質的特點。從一定意義上說,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人類的文明都是由硬質出版開啟的。這種硬質載體特征,非常有利于出版內容的長期保持和莊嚴發布。人類早期的出版內容也多與宗教、皇權相關,因而硬質出版時期的出版載體更具有神圣性和權威性,其出版活動更多由官方開展,不具有世俗性的特征。而這種最初形態的出版介質,雖然刻寫不易,出版艱難,但仍能簡約記錄遠古事件和人類活動,將古代文明傳承后世。古代非洲、兩河流域、中國、印度、中美洲等人類古文明發祥地的硬質出版,證實了“出版史就是人類文明史”這一思想,展現了早期人類文明和出版文化的密切關聯和基本特征。

(二)以柔克剛的軟質出版

軟質出版時期在中國是由縑帛開啟的,而外國則是由羊皮紙開啟的。中國大致在東周之際,外國則大致在古希臘時期。兩者出現的時間基本接近,中國略早。因為縑帛的主要功用是制作衣物,作為文圖復制載體,其價格是昂貴的。史料證明,中國在公元前8世紀便已開始使用縑帛作為出版載體了,而外國最早出現羊皮紙和“獸皮書記員”的時間為公元前6世紀。無論是中國的縑帛還是外國的獸皮,這種載體比簡牘和莎草紙等硬質載體最大的優點在于其可以折疊和便于攜帶。但缺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昂貴難得。直到中國在公元前2世紀的西漢時期發明植物纖維紙并經東漢宦官蔡倫的重大改良,一種先進、輕便且低廉的軟質出版載體正式誕生,并逐漸成為了整個世界最主流的出版載體。軟質出版載體逐漸取代硬質出版載體主體地位的出版史階段,我們稱之為“以柔克剛的軟質出版”階段。隨著中國植物纖維紙發明發展和傳揚傳播,不要說硬質出版載體不能與其比肩,即使是原有的中國縑帛軟質出版載體和西方獸皮軟質出版載體也無法比擬。相較于此前的任何出版載體,植物纖維紙質的優越性都是無可爭辯的。這種軟質出版載體為人們記錄歷史、傳播知識、傳承文化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對整個人類文明的促進提升作用,無論怎樣高估都不為過。

(三)有容乃大的虛擬出版

“告別鉛與火,迎來聲光電,奔向數與網”。人類對出版的探索永無止境。在經歷“開啟文明的硬質出版”階段和“以柔克剛的軟質出版”階段之后,整個人類社會的出版歷史開始邁入“有容乃大的虛擬出版”階段。聲、光、電、磁于18世紀發明發現,很快被應用到出版領域,人類開啟虛擬出版新時代。1946年計算機誕生,虛擬出版進入發展期,人類的出版載體不再局限于一定的物理形態,呈現“虛化”的特征。現在的數字出版則是虛擬出版的當下狀態。網絡和數字技術在出版領域的深度運用,使得出版流程和出版效益大大提升。在出版載體“虛化”的同時,出版符號則出現與出版載體分離的現象,并從文字符號向圖文、聲音、影像方向發展。“數字化技術使其體積大大縮小,成為存儲在云端的‘虛擬書籍。”信息承載出現“有容乃大”的“海量”甚至“無量”趨勢。數字出版改變了人類的閱讀習慣,也改變了社會的發展形態,整個社會呈現出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態勢,虛擬出版的程度在不斷加深。

四、五洲協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出版風貌

在探索人類出版的歷史進程中,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古今人類共同奮進,出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視野下的接力奮進、協同發展的出版狀態和風貌。

(一)非洲:硬質出版“木秀于林”,軟質出版“稍遜風騷”,虛擬出版“尚屬起步”

1.古代非洲的硬質出版“木秀于林”

人類最早從非洲叢林走出,非洲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祥地,也是人類出版文化最早的發祥地之一。黑格爾把非洲分成“非洲本土”“歐洲的非洲”和“亞洲的非洲”。古代非洲的硬質出版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非洲史前無文字記載時期的巖畫出版階段。“史前巖畫,是指刻或畫在史前洞穴、巖壁或露天巖壁上的原始壁畫。”“非洲是世界上現存人類古老巖畫最多的大陸之一。”南非布須曼巖畫及坦桑尼亞古巖畫,反映了非洲史前人類對自然的思考和自我的認知。二是非洲象形文字誕生后的銘文出版階段。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原始的圖畫文字發展成了象形文字。三是莎草紙作為出版載體的紙草紙出版階段。公元前3000年左右出現的莎草紙,這是人類出版史上影響深遠的出版載體。紙的英文名稱Paper即得名于莎草紙papyrus。莎草紙的硬質略軟的獨特性能,又開啟了人類出版從硬質邁向軟質過渡的新航程。

2.古代非洲的軟質出版“稍遜風騷”

古代非洲的軟質出版則較為遜色。值得一提的是,公元9世紀末,中國造紙術沿“絲綢之路”經中亞、西亞傳入北非,非洲第一家植物纖維質的造紙廠在尼羅河三角洲的開羅設立,工匠在造紙過程中,不斷創新改進技術,推陳出新,在原有造紙原料麻、桑等植物中加入本地盛產的棉花,生產出品質更為精良的紙張。公元1100年前后,摩洛哥首都菲斯建立了造紙廠。莎草紙遭遇前所未有的勁敵,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更有意義的是,中國造紙術不但在非洲全境傳播,而且“跨海遠傳”至歐洲的西班牙和意大利,直接推動歐洲文藝復興的發生發展。

3.近現代非洲的虛擬出版“尚屬起步”

互聯網技術與數字技術給出版業帶來的變革是世界性的,沒有哪個地方能夠避開軟質出版向虛擬出版的變革態勢,非洲也不例外。2016年,非洲地區互聯網用戶已達3.4億,但是非洲大陸的虛擬出版業遠遠落后于世界整體水平,一方面是出版內容的匱乏,一方面是技術的落后。因此,非洲大陸的虛擬出版產業形勢較其他國家和地區來說更為嚴峻。非洲的虛擬出版剛剛起步,還有較長的追趕之路。

(二)亞洲:硬質出版“三峰并峙”,軟質出版“中國領跑”,虛擬出版“近身跟跑”

1.古代亞洲的硬質出版“三峰并峙”

西亞是古代硬質出版的高峰之地。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是目前發現的歷史最悠久的文字符號系統,有五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他們還創造了獨特的硬質出版載體——泥板,書吏在泥板半干的狀態下用蘆葦筆或小木棍“壓印”上一頭大一頭小的楔形文字(釘頭文),形成人類最早的書制形式——泥版書。此外兩河流域還有一些石質(漢謨拉比法典)、木質、陶質等硬質出版形式。

南亞是古代硬質出版的另一座高峰。大約公元前3000年,古代印度人就創造了印章文字,古代印度河文明毀滅后,印章文字失傳,到再次出現文字已是阿育王時期的銘文,后演變為梵文。南亞對于人類文明史和出版史的最重要貢獻是距今2500年前獨創的貝葉這種硬質出版載體,他們在貝多羅樹葉上用鐵筆刻畫圖文符號,再擦上顏料或油料使圖文清晰,制成“貝葉書”,因佛教經典多用貝葉制成,因此又常稱“貝葉經”。“梵夾裝”是他們獨創的裝幀形制。唐僧西天取經,取回的就是梵夾裝的“貝葉經”。

東亞中國硬質出版的地位極其崇高,與兩河流域、古印度共同構成“三峰并峙”的古代亞洲硬質出版格局。在出版載體、出版符號、出版技術探索方面均有大成。出版載體:陶器、石器、玉器、甲骨、青銅、鐵券(丹書鐵券)等,簡牘是我國硬質出版的“主要載體形式”,也是中國對于世界硬質出版載體的杰出貢獻;出版技術:中國古代硬質出版的主要技術有刻、鑄、抄、描等——在甲骨上刻、在青銅上鑄、在陶器上描、在簡牘上刻或抄;出版符號:中國的漢字符號系統雖經結繩字、鳥蟲字、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的發展演變,但從未中斷,因此中華文明得以連綿性傳承,這是出版對于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的貢獻。我們說中華文明五千年沒有中斷,其實就是我們漢字的文字符號系統沒有中斷。因此,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我們的漢字文字符號系統,愛護我們五千年的出版文化和出版文明。

2.東亞中國:軟質出版“領跑世界”

東亞中國,在人類軟質出版的創新發展中,繼續硬質出版的輝煌高階,又上層樓,清代之前在出版載體、出版技術、書籍形制方面取得驕人成就,“領跑世界”。近現代軟質出版才日漸落后。出版載體:早在公元前8世紀春秋甚至更早中國就探索出絹帛這種軟質出版載體,因價格昂貴,推廣不易。中國真正的軟質出版時代應該從公元前2世紀西漢發明造紙術開始算起,后經東漢蔡倫重大改良后,經“一帶一路”傳向世界各地,逐漸發展成為全世界的主導型出版載體;出版技術:在拓印、印章、制版印染的共同啟發推動下,中國發明雕版印刷術,此后,又相繼發明活字印刷技術、套版印刷術及饾版拱花技術,中國古代的印刷技術與植物纖維紙完美匹配,推動中國乃至世界軟質出版跨越發展;書籍形制:中國在軟質出版的書籍形制上多有創造——卷軸裝、經折裝、旋風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豐富多變。

3.亞洲的虛擬出版“近身跟跑”

虛擬出版開啟于十八世紀聲光電磁的發明發現,從錄音錄像技術初步發展的虛擬出版萌芽期,到計算機革命的虛擬出版發展期,再到數字出版的虛擬出版當下期,歐洲和北美一直是處在“領跑”狀態。亞洲,特別是中國經歷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70年奮發進取,終于趕英、法、日、韓,與領跑者美國處于“近身跟跑”狀態。

(三)歐洲:硬質出版“尚有特色”,軟質出版“創新有成”,虛擬出版“較為先進”

1.歐洲的硬質出版“尚有特色”

歐洲文明同樣是由歐洲的硬質出版開啟的,歐洲出版自史前巖畫開始,在石碑出版中發展,在莎草出版中壯大,主要書寫載體每一個階段的轉變都是出版文明的遞進。距今12000年的西班牙北部桑提亞納德瑪的阿爾塔米拉洞窟巖畫,1875年被牧羊人發現,被稱為“史前西斯廷”,“受傷的野牛”極負盛名。法國拉斯科洞窟巖畫被贊譽為“史前盧浮宮”。而傳自埃及的古希臘莎草紙出版、古希臘陶片出版及古羅馬的墻體出版、蠟版出版、木板出版等,都是歐洲“尚有特色”的硬質出版成就。

2.歐洲的軟質出版“創新有成”

歐洲的軟質出版創新成就巨大,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出版載體。公元前8世紀左右莎草紙傳入古希臘,逐漸被廣泛使用。公元前2世紀,帕加馬國王和埃及托勒密國王在圖書館建設的競賽中互不相讓,帕加馬國王計劃使用非常手段劫走托勒密王國亞歷山大圖書館的館長阿里斯托芬尼斯。憤怒的托勒密國王將館長投入監獄,并禁止向帕加馬出口莎草紙原料,帕加馬王朝被迫開始推廣使用羊皮紙。羊皮紙的英文單詞“parchment”正源于帕加馬城名稱的音譯。歐洲與中國幾乎同時開啟軟質出版新時代,一為羊皮紙,一為植物纖維紙。

出版技術。中世紀,歐洲出版業一直處于手工抄本階段,受到教會的嚴格控制,出版業未得到較大發展。15世紀中葉,被譽為“近代印刷業之父”的古騰堡發明新的金屬活字印刷技術。從羽毛筆到鉛活字,從抄書人到印刷機,從小作坊生產到大規模的機械印刷,歐洲的出版業憑借新的印刷技術發展壯大。工業革命又使出版業實現器械化大生產,歐洲最早邁入現代出版新階段,并跨入世界舞臺中央。

出版符號。歐洲的出版文字符號經歷了從腓尼基字母到希臘文、再到拉丁文、最后分裂形成歐洲諸語的發展過程。受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兩河流域楔形文字影響,世界上最早的字母文字腓尼基文字形成,它只有輔音字母,沒有元音字母。智慧的希臘人在腓尼基字母中加入元音系統,使拼音文字的表意能力大大增強,降低了輔音系統帶來的歧義。羅馬帝國興盛時期,希臘字母被拉丁字母取代。羅馬帝國分裂,拉丁字母逐漸分裂發展成英、德、意、法、俄、西、葡、波等歐洲主要的現代語言。

3.歐洲的虛擬出版“較為先進”

歐洲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英國曾據此成為“日不落帝國”。但兩次世界大戰主戰場在歐洲,受戰爭創傷較重。美國則在戰爭中獲利,躍升為頭號強國,此后,信息和網絡技術一路領先。在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時代,歐洲的技術基礎加上與美國的天然盟友關系,因此在新一輪虛擬出版發展中,歐洲的虛擬出版僅次于美國,是“較為先進”的。

(四)美洲:硬質出版“可圈可點”,軟質出版“后來居上”,虛擬出版“一馬當先”

1.古代美洲的硬質出版“可圈可點”

美洲大陸最早的硬質出版成由美洲印第安人創造的。瑪雅象形文字是瑪雅人在公元前后創造的,是世界上較早成熟的古老文字之一,有象形,有會意,有形聲,是一種兼有意形和意音功能的文字。字體分“頭字體”“幾何體”“全身體”。瑪雅文字至今能譯解的不足三分之一。瑪雅人在前古典時期創造了類似中國毛筆的瑪雅毛發筆,也存在記述宗譜、戰爭、國王世系的石刻硬質出版。印加石質出版多為宗教圖騰與壁畫。海拔2300米的馬丘比丘遺址主要是陶器出版、石質出版及骨質出版等硬質出版作品。1479年的阿茲特克歷法石,是表現阿茲特克人獨特時空觀的石質出版。

2.美洲的軟質出版“后來居上”

美洲大陸土著人最早使用石片、木片等硬質載體作為書寫材料。后來新移民少量使用羊皮紙這種軟質出版載體,大量使用的是從歐洲帶來的植物纖維紙。1575年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建造紙廠,中國造紙術正式傳入美洲。美國,1694年第一家造紙廠出現在費城,僅有4名造紙工人;1638年,坎布里奇出現第一個印刷所;1744年出現第一份學術期刊。美國現代軟質出版“后來居上”,形成波士頓、費城和紐約等軟質出版中心,領導現代軟質出版世界潮流。加拿大的《環球郵報》《多倫多明星報》也是軟質出版的佼佼者。

3.美洲的虛擬出版“一馬當先”

美洲的虛擬出版主要以美國為代表,“一馬當先”是對美國虛擬出版的準確描述。美國是世界上互聯網技術與數字技術最發達的國家,硅谷原創能力極強。Apple、Facebook、Twitter、Google、Amazing、EBay、Yahoo、LinkedIn、Tripadvisor等網絡公司領跑世界虛擬出版。美國的虛擬出版開啟既早,發展且快,虛擬出版已滲透公眾生活方方面面,徹底改變人們的閱讀方式和生活方式。作為虛擬出版當下狀態的數字出版有如下特點:數字閱讀產品增長迅猛;有聲讀物如雨后春筍;數字出版物分拆銷售成為新趨勢。

(五)大洋洲:硬質出版“史跡稀見”,軟質出版“發展較晚”,虛擬出版“緊追不舍”

1.大洋洲的硬質出版“史跡稀見”

大洋洲有一定量的巖畫出版,澳大利亞復活節島有較為集中的分布。澳大利亞北面有“汪吉納風格”“米米風格”“X光線風格”等巖畫群。昆士蘭州勞拉崖壁畫,大約有12000年的歷史。部卡么龍西山上有塔斯馬尼亞島巖刻的分布,可能是當地祭祀儀式的一種風尚記錄。新西蘭的毛利“木雕”出版,較有特色。總的來說,大洋洲的硬質出版的史跡遺存比其他四大洲少很多。

2.大洋洲的軟質出版“發展較晚”

大洋洲的現代出版載體和出版技術傳入較晚,中國造紙術于19世紀后期才傳入,1868年,墨爾本附近建立起第一家造紙廠,造紙術從自西漢發明后開啟傳播之旅,從中國出發,經過2000年的環球旅行,紙和造紙技術終于傳遍五大洲。1788年,英國輸送囚犯的艦隊,帶來澳大利亞第一臺印刷機。1795年,總督亨特任命有印刷經驗的囚犯喬治·修斯充當政府印刷工,印制政府文件。1803年,出版《悉尼公報》。

3.大洋洲的虛擬出版“緊追不舍”

澳大利亞是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是繼美、英之后的第三大英語圖書市場國。其虛擬出版產業在世界總體居中等地位,但大部分大型出版商都屬于美、英出版商的分支機構。出版業中數字出版占比“22%”,但實現了一本書的多端閱讀。其虛擬出版基本處于“緊追不舍”的狀態。

參考文獻:

1.萬安倫.中外出版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3.

2.萬安倫,曹晶晶,曹繼華.對出版學科理論邏輯和結構范式的思考[J].出版發行研究,2018(4):20.

3.田建平,黃麗欣.出版學學科屬性新探[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100.

4.孟憲實.學人寄語[J].絲綢之路研究(第一輯),2017(10):2.

5.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

6.斯大林.斯大林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27.

7.吳永貴.民國圖書出版史編年:1912-1949(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8.

8.郝振省.出版史研究的新視角[J].出版發行研究,2017(10):1

9.萬安倫,王劍飛,李宜飛.出版載體視角下的出版史分期[J].中國出版,2018(4):44.

10.萬安倫,曹楚,周家翠.阿基米德FM有聲書場景構建的得失思考[J].科技與出版,2018(10):61.

11.黑格爾.歷史哲學[M].王造時,謝詒征,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151-166.

12.傅志毅.非洲史前巖畫的世俗性審美初探[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2(4):154.

13.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2.

14.萬安倫,崔瀟宇,劉蘇.論漢文版式豎排轉橫的歷史動因與影響[J].現代出版,2018(5):69.

15.萬安倫,王劍飛,李儀.論中國雕版印刷術的三大源頭[J].中國出版,2018(18):59.

16.肖東發,于文.中外出版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72.

17.羅伯特·洛根.字母表效應:拼音文字與西方文明[M].何道寬,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81.

18.侯霞.甲骨文與瑪雅文象形字取象方式比較[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60.

19.年度國際出版趨勢報告·澳大利亞分報告[N].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16-08-23.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造紙術和印刷術在‘一帶一路上的傳播及影響研究”(17BXW046)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符號人類
顫抖吧,人類
哈哈畫報(2022年4期)2022-04-19 11:11:50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學符號,比多少
幼兒園(2021年6期)2021-07-28 07:42:14
人類會成長起來嗎?
英語文摘(2021年2期)2021-07-22 07:56:54
人類第一殺手
好孩子畫報(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符號的由來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變符號
人類正在消滅自然
奧秘(2015年2期)2015-09-10 07:22:44
倍圖的全符號點控制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五月|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嫩草国产在线|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毛片视频网址| 在线国产三级|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久久semm亚洲国产| 99久久99视频|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影视 |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免费看美女毛片| 色综合日本|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91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极品|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jizz国产视频| 欧美不卡二区| 精品福利国产|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无套av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 91福利免费视频|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日韩欧美中文亚洲高清在线| 日韩在线中文|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区|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在人线av品善网好看|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日韩|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国产www网站| 亚洲天堂成人|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二区| 美女被躁出白浆视频播放| 亚洲婷婷六月|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97国产精品视频自在拍| 亚洲欧美成人网| 亚洲第一区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福利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第一页|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精品国产Av电影无码久久久| 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五月天久久综合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微拍一区| 无码一区18禁| 免费高清a毛片|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亚洲一区色|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日本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