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
[摘要]在人們生活水平和個性化需求日益提高,國家供給側改革和經濟轉型逐步深化的背景下,中國確立了新常態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各類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共機構等的不動產、行政、后勤等傳統設施管理業務迎來更廣闊的市場需求和發展空間,同時也面臨更嚴峻的行業競爭和改革挑戰。本文結合近年來新興技術報告與報道,分析了新興技術對設施管理行業可能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設施管理;新興技術;數字及網絡;人工智能
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定義,設施管理(FacilityManagement)是在建成環境中整合人員、空間和流程,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核心業務生產率的一項組織職能。設施管理誕生于20世紀70年代,在全球化競爭加劇、隔間式辦公空間風格興起以及計算機普及的背景下,使用者對設施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設施管理強調以人為本,通過利用工程技術和社會科學,有效地規劃和改善使用者的工作環境,以支持各類組織業務的開展和戰略目標的實現。
隨著新興技術席卷全球,一個圍繞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的設施管理新體系正在逐漸形成,促使設施管理行業轉向升級的新階段。新興技術的徹底創新性,使得其能夠顛覆行動者與制度之間的相互作用模式和相關知識的產生過程,從而對設施管理領域產生巨大影響。綜合近年來新興技術報告與報道,值得設施管理行業關注的新興技術主要有數字及網絡、人工智能和先進執行及顯示技術等,這些技術為提高使用者體驗,促進設施管理產業轉型等方面提供了無限可能。
一、數字及網絡技術對設施管理的影響
數字及網絡方面值得關注的技術主要有物聯網、云計算和數據分析。物聯網是通過信息傳感器將設備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智能化識別、跟蹤監控和管理的網絡。物聯網技術可應用于設備維保、門禁管理、環境監測和會議室管理等多個方面。云計算是由分布式計算、網格計算發展而來的一種新興的商業計算模型,其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方式、享軟件和硬件資源,按需求給終端和其他設備分配資源。云計算可令云辦公和云通信成為現實,使用者通過云端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數據分析是用適當的統計分析方法對收集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為提取有用信息形成結論而對數據加以詳細研究和概括總結的過程。數據分析可幫助人們做出判斷,以便采取適當的行動。數據分析可應用于個性化維保、視頻監控索引和遠程指揮等方面。
二、人工智能技術對設施管理的影響
人工智能技術包含認知計算、模式識別和自動駕駛技術。認知計算是一種全新的計算模式,通過信息分析和機器學習幫助決策者從大量非結構化數據中揭示非凡的洞察。認知計算在設施管理中的應用有認知分析和認知探索等。通過收集各類數據、提煉數據間的關系,提升使用者體驗、幫助設施管理領域進行創新。模式識別是通過計算機用數學方法來研究模式的自動處理和判讀,對表征事物或現象的各種形式的信息進行處理和分析,實現對其的描述、辨析、分類和解釋。模式識別可應用于語音與文字的轉化、語音接口和身份識別,實現人機交互和身份識別功能。自動駕駛汽車依靠高精度攝像頭和雷達傳感器,在高精度地圖的指引下,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對傳感器數據進行分析,全球定位系統協同合作,在沒有人類操作的情況下也可安全地行駛。自動駕駛可應用于園區內無人火車和無人駕駛班車。
三、先進執行及顯示技術對設施管理的影響
先進執行及顯示技術包括機器人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和建筑信息模型。機器人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可接受人類指揮,也可根據預先編排的程序來進行工作。機器人可應用于保潔、巡邏和設備巡檢等領域,根據預先設定的路徑完成清潔、保衛和設備檢查的工作。實景體驗包括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全息顯示技術。其通過創建仿真環境或三維影像,實現超越現實的感官體驗。實景體驗技術可應用于應急預演、園區參觀和培訓實訓等場景,在模擬的環境中實現行為目的,更大程度保證人員安全和提高培訓效果。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為基礎,經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實現工程監理、物業管理、設備管理等功能。建筑信息模型可應用于設備運維、空間管理和建筑性能提升等方面,實現設計、施工和運營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科學技術仍在以迅猛的速度不斷發展。新興技術對設施管理行業的影響,我們不僅應注意到其短期內帶來的變化,更應評估這些技術長期帶來的價值。只有在完善的管理體制、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完整可靠的數據資料的基礎上,才能讓新興技術與設施管理充分結合,將設施管理行業推上新的發展臺階,在建成環境中整合人、空間和流程,為使用者提供舒適、便捷和安全的個性化服務,從而提升核心業務價值。
參考文獻:
[1]ISO 41011-2017.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Facility Management-Vocabulary[S].Switzerland,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2017.
[2]Gartner Inc.Hype Cycle for Emerging Technologies[R].2017.
[3]曹吉鳴,劉亮.設施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7.
[4]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科技之巔《麻省理工科技評論》50大全球突破性技術深度剖析[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