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摘要】隨著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和全面推廣,目前我國高校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基于心理學基礎的創意思維方面的探索卻相對較少,探索有效的創意思維培養路徑是創新、形成良好的創新氛圍的重要途徑。文章將以創意思維產生的六個要素為切入點,探索適合高校大學生創意思維培養訓練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大學生 創意思維 培養
【基金項目】本論文受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思政專項研究項目《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支持。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050-01
2014年,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并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既可以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和公平正義”。創新人才的培養成為新時代高等教育工作的焦點,而創意思維模式則是創新的根本動力。
一、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目前,國內高校紛紛以“創新創業”教育的形式加強對在校大學生的培養和教育。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大致經歷了探索創業教育的意義、創意教育課程設置等基礎理論問題階段;創新創業大賽興起與蓬勃發展階段;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普遍開展階段。在創新創業教育活動普遍開展的過程中,高校紛紛試點將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相結合、與學科特點相結合、與培養平臺相結合,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然而,創意思維的培養和研究則停留在較為初級的階段。創意思維產生的影響因素有哪些?有效的創意思維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明確這些問題對于創意思維的培養和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二、創意思維產生的要素
經過學者們的不斷探索,影響或者激發創意思維的要素往往被歸納為六大類,包括知識、想象力、態度、資源、環境和文化。其中,知識、想象力和態度是每個人產生創意思維的內在動力。而資源、環境和文化則是激勵創意思維產生的外在環境。
知識是創意思維產生的基礎。創意思維不是天馬行空的想象。一切創意思維的產生都離不開知識基礎的支撐,任何創意思維都需要用知識進行檢驗。
想象力是促使現有知識進行創新轉化的原動力。用想象的方式將原有的知識進行延伸和演變,是取得創新的一條有效的途徑。
態度是創意思維產生的引擎。當我們面對問題時是想到一個解決方案就停止思考還是會考慮是否有更高效的解決辦法?一個人面對問題時的態度決定了創意思維是否會源源不斷地產生。
資源是指產生創意思維所需要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是否具有獲取周圍資源的能力決定著問題解決辦法是否高效。
環境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是創意思維產生的結果。人類創造的外部環境是人類創意思維的一種外在體現。
文化是指一個團體對待一個問題的觀點和態度。每個人都會對文化的不斷進步產生影響,而文化作為一個大的環境因素對創意思維的產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高校大學生創意思維培養路徑探索
第一,完善知識體系。知識作為激發創意思維產生的基礎,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隨著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出現的教育學科的不斷細化帶來了高校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的深入、細致研究,同時也帶來了學生們對于非所學專業知識的忽視。在課程體系設計方面,可以以選修課的形式探索增加通識類課程的學習。
第二,激發學生想象力。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想象力并不是同學們與生俱來并且一成不變的。日本的“珍道具”并不具有實用性,但是日本卻成立“珍道具”學會,大力倡導人們進行想象和創造。這種想象和創造往往因為無用而被忽視從而扼殺了人們想象的能力。在高校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可以探索社團平臺進行想象力激發的訓練。
第三,培養不斷探索的文化氛圍。一道題目往往具有很多種解題方法,一個問題往往具有很多種解決方案。在強調最優方案的同時,我們往往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思維模式,不利于學生養成不斷探索的習慣和文化氛圍。通過第二課堂、各類比賽活動的開展鼓勵學生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和方案,并通過有效的激勵手段,激勵學生不斷探索并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
第四,打造良好的創意環境。某種程度上來講,外在環境是人們內在想象力的一種客觀體現。設計師通過想象力設計一個產品,我們將這種想象力進行具象化體現后,這個產品就會反過來作用于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生活環境的一部分。除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創意還需要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物質環境。一方面創新創業成就獎勵政策、課程修讀政策等都是學生依賴并作出判斷、形成習慣的參考;另一方面物質環境不僅僅可以為創新提供有力的保障支撐,作為想象力的客觀體現,物質環境也代表著對想象力的認同和肯定,有利于激勵學生的想象行為。
參考文獻:
[1]蒂娜·齊莉格.斯坦福大學最受歡迎的創意課[M].吉林: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3.
[2]羅伯特·斯滕伯格等.創意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