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效的課堂提問一方面有助于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引導學生積極愉快地思考并主動參與學習互動;另一方面可以輔助教師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反饋教學效果并重新組織教學。而本文將針對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師提問存在的問題,針對性提出改進策略以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課堂 教師提問 改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110-02
現階段初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師提問存在的問題集中體現在問題類型的選擇上比例不夠協調(展示性問題過多而參考性問題的比例還需進一步加大)、回答方式分配不均并出現無答現象(指定學生回答的模式導致難形成積極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反饋的內容總體比較籠統(贊揚和肯定的反饋內容和方式過于簡單)等,這顯示出大部分教師對提問的重視程度及閱讀課堂提問策略的運用仍存在較大改進空間。
1.深入分析教材和學生,促進學生積極回答問題
一方面,深入分析教材和學生。備課前,教師應該通過教材的全方位分析來限定提問目的、范圍、側重點及深度,明確提問方式;通過學生的全方位分析(包括已有基礎水平、思維認知特點及英語背景知識等)來提出適合學生知識能力的問題,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此外,教師還要對學生回答問題時可能發生的狀況進行預測并擬定一些解決方案(學生在思考中可能遇到的阻礙、可能出現的答案、當回答不完整或回答錯誤時如何反饋),從而避免學生出現無答現象。
另一方面,促進學生積極回答問題。教師可以借助鼓勵的話語來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熱情,如用“You are so clever”的語句來肯定學生的回答,用“It dosent matter. Let me help you.”的語句來安慰不知道答案的學生。當處于和諧的提問氛圍中時,學生不用擔心錯誤的回答或無法回答問題會遭受來自教師的批評和同學的嘲笑,從而獲得愉悅的課堂體驗并保持回答問題的熱情。
2.精心設計提問環節,合理控制候答時間
2.1精心設計提問環節
作為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上必不可少的問題類型,展示性問題和參考性問題都是各有所長,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基礎和不同時段來交互使用:在學習閱讀課文前,教師可以通過展示性問題來引出話題,如在學習氣候有關的文章時設置“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的提問;在閱讀中設置展示性提問來引導學生掌握詞匯、語法和短語等基礎知識,發揮提問在加深理解、深化記憶和復習鞏固等方面的作用;在閱讀后追問,加大參考性問題的使用頻率,幫助學生在簡單記憶的基礎上加深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2.2合理控制候答時間
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對象和問題類型的不同,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合理控制候答時間,確保給予學生充分思考時間的基礎。一般而言,教師提問后可給予學生3~5秒的候答時間,但在具體操作時也要靈活調整:展示性問題的候答時間可稍短、參考性問題的候答時間可適當延長;根據學生性格、心理和英語基礎水平等方面的差異來調整候答時間,例如對學困生可延長候答時間以便他們進行思考和組織答案,并給予引導和鼓勵,幫助他們順利作答以發掘自身潛能。
3.及時明確地進行反饋,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作為學生回答問題后的及時評價,反饋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回答是對是錯,因此教師在反饋時不僅要態度真誠且語氣溫和,而且要使用明確的反饋語言,讓學生明白需要改正的地方(例如不能簡單使用OK, Yes, Great等詞而不加以具體點評)。當學生回答正確時,教師要給予適當的積極評價來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興趣,構建良好的課堂循環;當學生回答錯誤或無法作答時,教師不能簡單批評或指責,而是要通過適當的鼓勵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找到問題的答案并緩解學生的課堂焦慮感。
4.結語
雖然我國初中英語教師在長期閱讀課堂實踐教學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提問經驗,但對提問的重視程度及提問策略的靈活運用等方面仍存在一定提升空間,故筆者認為可以從深入分析教材和學生、精心設計提問環節、及時明確地進行反饋、合理控制候答時間等方面入手,確保在閱讀課堂上充分發揮提問的有效作用,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涂倩.基于學生思維發展的初中英語閱讀課問題設計例讀[J].中學生英語,2017(4).
[2]楊忠賢.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問題剖析及對策研究[J].校園英語,2017(47).
[3]趙海燕.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問題設計的有效性研究[D].合肥師范學院,2017.
作者簡介:
唐娜(1983.8-),女,本科,浙江寧波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為初中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