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務必要不斷學習總結,養成良好的物理思維,掌握合理的學習方法及提分方式,提高自身學習能力,進而方可收獲理想的物理學習效果。因而,本文自我們高中生角度出發,對高中物理學習方法與提分方式展開探討,旨在為研究如何促進高中物理學習方法的順利開展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高中物理 學習方法 提分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180-02
引言
高中物理作為一門有著極強實踐性的學科,其所包含的諸多知識點均不易于理解,由此使得同學們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面臨種種的難題。因而,不少同學在學習高中物理知識時均會產生各式各樣的疑惑,最終造成學習效果不盡人意。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應當明確的是不論是哪一門學科,其勢必存在相應的學習方法及學習技巧,之所以學習效果不理想,很大一方面原因便是缺乏對有效學習方法及提分方式的有效掌握[1]。尤其是高中物理在高考中占據不小的分值,倘若難以掌握其學習方法,必然也難以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由此可見,對高中物理學習方法與提分方式開展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積極調動自身學習物理的主觀能動性
高中物理是一門系統性學科,其包含有大量抽象、枯燥的知識內容,我們在學習時總是會感受到乏味、困惑,鮮有對物理知識的主動探究,缺乏對物理知識進行學習的足夠興趣,也缺乏對物理知識進行學習的正確方法[2]。所以,在學習高中物理過程中,我們應當積極調動自身學習物理的主觀能動性,端正學習態度,唯有解決心理禁錮,方可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提高對物理知識的有效認識、理解。例如,在學習高中物理電路知識過程中,我們可結合實際生活,對電路組成及基本原理進行分析,自不同角度去探討電路知識問題,激發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2.掌握各種類型題目的解題方法
為了提高高中物理學習成績,必須要掌握必要的解題方法,并增強對相關物理知識及出題類型的理解,如此方可切實加深對物理知識的印象。高中物理試題通常會考察各式各樣的基礎知識,當前較為常見的題目類型包括有:其一,記憶類題型。一些高中物理題目尤為注重考察學生對基本物理知識的記憶,針對此類題型,要求我們對教材中的內容充分熟悉方可做對得分。所以,我們務必要對物理課本進行仔細專研,進而實現對物理知識及提分技巧的有效掌握。其二,圖像分析類題型。在高中物理試題中,圖像分析類題型同樣是經常考察的一種題型。物理圖像中包含有大量重要的物理知識信息,對于高中學生而言,如何將該部分物理知識信息轉化成對應的物理知識至關重要,所以在對該種題型進行作答時要梳理明確題目中隱藏的內容,包括物體受力情況、橫坐標縱坐標單位等。依托試題及圖像中隱含的信息來選擇適用的理論公式,做到對圖像中物理意義相互間的有效連接,進一步實現對題目的解答[3]。其三,計算類題型。對于高中物理計算類題型的解答,要求同學具備良好的理論基礎,明確解題時所需運用到的對應物理公式,并保證物理公式選擇運用的合理準確。同學在解題過程中還應當保持足夠專注度,切忌由于外界因素或馬虎大意影響,而造成題目計算錯誤。所以,在面對高中物理計算類題型時,我們務必要保持平和心態,冷靜解題,對相關做錯的題型要有效分析總結,找出其中規律,以防止類似錯誤的再次出現,促進收獲理想的成績。
3.依托物理實驗的基本原理,加強對實驗數據中計算法則的合理應用
實驗題同樣是高中物理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題型,其考察的內容主要是學生對物理實驗原理、技巧等的掌握情況,考察方式則主要是要求學生對物理實驗圖像予以繪制,例如對電路圖的繪制等,另外還包括對相關實驗數據的計算。提高物理實驗技能,最終達到提分的目的的一大關鍵即為有效掌握物理中各項實驗要素,包括實驗流程、試驗器具、實驗數據等。除此之外,高中物理實驗題目另一項考察重點即為學生對實驗原理中對應公式的掌握水平,同學們也應當提高對日常所學物理公式的有效重視,通過加深對它們的記憶,以達到提升物理實驗題目分數的目的。倘若最終實驗數據存在較為混亂的問題,我們可嘗試運用列表法對各項數據進行有效整理,以表格的形式對不同物理量進行分類,使對應物理數據得到有效呈現。
結束語
在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提高學習效率,消除焦躁心理,還要深入了解基本物理概念及規律,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提高對知識機構建立的有效重視。對于多種不同類型的物理題,應當采取不同的解題思路、解題方法。總之,高中物理并非不可戰勝,只要我們不斷總結,不斷探索,便可在日常學習中總結出一套適用的學習方法,也可在日常練習中找到提分的方式技巧。
參考文獻:
[1]王晨屹.關于高中物理學習方法與提分技巧淺談[J].低碳世界,2017(01):254-255.
[2]馬驍.關于高中物理學習方法與提分技巧淺談[J].科學中國人,2017(24):162-163.
[3]陸鐵行.高中物理學習方法與提分技巧[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13):268-269.
作者簡介:
張思遠(2000.12-),男,漢族,東營市第一中學高三八班學生,研究方向:物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