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紀鋒 楊穎 張小笛
[摘 要] 面對世界經濟增長低迷以及中國經濟的下行趨勢,黑龍江經濟在經歷一段時期的快速發展后又陷入了新的困境。本文首次從戰略地圖思維視角來研究國企改革,運用內生增長理論分析國企改革的關鍵因素,針對深化國企改革過程中的內、外現實困難,構建戰略地圖思維導向的國企改革新理論框架,提出解決現實困難的可行路徑,并將可行路徑應用于黑龍江省國有企業改革實踐。
[關鍵詞] 黑龍江省;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戰略地圖思維
[中圖分類號] F276.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19)02-0132-03
一、引言
自黑龍江省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以來,黑龍江省經濟曾一度取得了快速發展。但是,在國家的政策支持之下,黑龍江省經濟在經歷這段時期的快速發展之后,如今又陷入了新困境。在黑龍江,超過50%的經濟增長主要源于能源工業的促進,對于作為資源大省的黑龍江而言,混合所有制改革意義重大。要重振黑龍江省經濟,從戰略的角度,須長短結合、標本兼治,構建一個有利于黑龍江省經濟全面振興、可持續的改革路徑。
二、黑龍江省混合所有制改革現狀
國企改革雖成績斐然,但深層次困難也日益凸現。目前,黑龍江省正面臨諸多方面壓力,例如產能過剩、供給與需求不匹配等問題,國有企業大規模的不景氣是最直觀的表現。黑龍江省經濟發展所面臨的新困境,與國有企業改革不深入、不到位具有密切關系。因此,對比分析不同的國企改革現狀,分析國企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的分布結構,提出解決現實困難的可行方法,制定明確的模式及不同階段的改革路徑,從根本上破除使黑龍江經濟陷入新困境的體制障礙,深化黑龍江省國有企業改革,科學推進混合所有制的發展,才能幫助黑龍江省經濟發展盡快走出困境。
三、國有企業改革的現實困難分析
(一)財務層面
1.財務管理體制無法滿足國企改革戰略路徑的要求。黑龍江省國有企業混改后的財務管理體制結構相對單一,主要由財務核算和財務管理構成,不能滿足混合所有制企業產權主體、投資主體的多元化需求;財務管理體制的目標以資產的保值與增值為核心,忽略企業經營效率的提高,不利于企業財務的戰略發展。
2.資金使用不合理,資本負債率較高。黑龍江省國有企業未能建立健全的投資決策機制,形成了“投資決策不科學—國有資金的浪費-省財政部門撥付的資金難以滿足投資需要-形成資金缺口-通過舉債補缺口-資本負債率高”的惡性循環,制約了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此外,資金監管不到位,企業存在資金挪用的現象,造成國有資金使用效率低。
(二)客戶層面
1.產品結構單一。黑龍江省各地區國有企業產業趨同、專業化協作水平低,產品細化水平不足。差異性和多樣性的產品特征未能充分體現,缺乏行業競爭力,對產品的細化不夠,造成了產品的創新度低,山寨、高仿產品多,客戶滿意度不高,對客戶的吸引力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2.國企形象面臨挑戰。當前,國企的社會形象構建正面臨著重大挑戰。媒體經常對國企存在的局部問題進行放大處理,以偏概全;經常對國企個別干部員工的不當生活方式進行夸大播報并貼上國企的標簽,給國企的形象管理帶來很大的挑戰。
(三)內部流程層面
1.“靚女先嫁”的問題亟需改變。黑龍江省作為老工業基地,存在相對嚴重的“靚女先嫁”的問題,將資本負債率低、經營效率高、實力強的企業先推進改革來實現業績目標是萬萬不可的,這不利于黑龍江省國有企業整體水平的戰略性提高,
2.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國企考核制度實施力度有待提高。在黑龍江省國有企業中,董事會和監事的發言權難以真正的發揮作用,國有企業高管層約束力度小,國家制定的國企考核制度的執行情況在各國企中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四)學習成長層面
1.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面臨困境。在人才培養上,黑龍江省國有企業未能結合本身的戰略發展目標進行針對性培訓;在人才引進上,引進方式單一,人才引進薪酬設置不具有競爭性,針對不同人才的分類評價體系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薪酬體制突破難,對科技人才薪酬激勵力度不夠,人員配置不合理,高層次人才的才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2.創新能力不足。一方面黑龍江省各大高校培養的人才距離新型創新人才還有很大的距離,從而使得人才不能促使企業的創新性機制的形成,此外,校企合作缺乏可持續性,另一方面,大多數的黑龍江國有企業缺少自主創新的良好氛圍,員工升職加薪靠的是工齡累積而不是創新成果的研發。
四、黑龍江國企改革的政策建議
(一)財務層面
1.以國有企業混改戰略路徑為基礎,全面深化財務管理體制改革。通過改革財務管理體制滿足混合所有制企業的主體多元化需要,形成一個同企業戰略路徑完全對接的體制機制;轉變財務目標理念,由資產保值增值轉變為經營效率的提高。
2.合理配置資金。通過引入高層次人才,建立健全的投資決策機制,確保投資決策的科學性,有效性,戰略性;加強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實現內增外補的有機持續性增長;強化混合所有制企業資金收支的管理,杜絕資金挪用現象的發生,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
(二)客戶層面
1.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升級產品結構,細分產品市場。科學統籌精準細分產品市場,培育發展更多的原創性產品,提高客戶滿意度,增加客戶吸引力,加速戰略性產業的整合,利用技術手段推進產業升級,形成黑龍江省國有企業協同開放合力。
2.多角度樹立良好企業形象。首先,轉變企業形象傳播理念,將此問題上升到戰略的層面,利用國有企業的優勢,促進國企形象的改變;其次,建立完善的企業傳播體系,傳播媒介多樣化,逐步向微信平臺、直播平臺滲透傳保持傳播活力;最后,建立專業的傳播隊伍,引進專業化的互聯網傳播人才。
(三)內部流程層面
1.國企混改應在宏觀戰略上分層推進。根據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多樣性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改革方案,優先考慮那些競爭力較弱、效益較差、活力較低的企業,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幫扶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要放大國有企業的功能,增值保值,提升企業活力,市場競爭力,將國企做優做強。
2.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保證國有企業中董事會與監事會的發言權能發揮作用對國有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給予一定的約束力,實現國有企業內部權力的均衡化;確保國資委制定的央企考核制度的穩步實施。
(四)學習成長層面
1.采用“引人-訓人-留人”一體化方案。以企業整體戰略目標為基礎,對引進人才進行針對性培訓,提高培訓的有效性;采取校招、社招相結合的人才引進機制,建立具有競爭性的、多樣性的薪酬體系;根據崗位需求合理配置人員,做到人盡其用。
2.以國有企業創新路徑為重點,激發創新內動力。首先,貫徹落實創新發展理念,建立創新人才項目激勵機制,調動人員的自主創新積極性;其次,高校注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企業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構建產學研資相結合的創新發展體系。
五、國有企業改革的戰略評價體系
戰略地圖是一種有效描述、規劃戰略的工具。從戰略地圖的四個層面設計各個戰略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運用模糊隸屬函數法對定性指標進行量化處理,采用信息熵值法給各指標進行客觀賦權,應用層次分析法構建“國企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的綜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論的基礎上,基于戰略地圖思維,從國企改革的內部流程、學習成長、財務、客戶四個層面描述改革的現實困難,挖掘關鍵影響因素,設定不同層次改革的戰略主題及目標;構建各個層次戰略目標的評價指標體系,確定關鍵績效指標和目標值;以評價結果為基礎,設計解決不同層次現實困難的戰略可行路徑;并將可行路徑應用于黑龍江省國企改革實踐,通過實證研究檢驗可行路徑的科學性。
六、結論
結合黑龍江省改革中出現的現實困難,借助戰略地圖思維分析了國有企業混合制改革的模式與改革的路徑,從戰略地圖思維視角來研究國企改革,運用內生增長理論分析國企改革的關鍵因素,針對深化國企改革過程中的內、外現實困難,構建戰略地圖思維導向的國企改革新理論框架,提出解決現實困難的可行路徑,并將可行路徑應用于黑龍江省改革實踐。對于逐步深化的國企改革,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方針政策和改革的模式與路徑。黑龍江省國企占比較大,存在國企不活、國資競爭力偏弱的體制機制障礙,在進行國資國企改革的時候,必須謹慎選擇改革模式與路徑。國有企業進行改革時,要明確企業改革最適合的模式,在改革模式明確的前提下,將改革的目標分成不同的階段進行。通過分區域、分類別、分產業的實證分析檢驗,提出解決現實困難的可行方法,制定明確的模式及不同階段的改革路徑,有利于推動國民經濟的穩步增長、有利于改革政策的有效實施、有利于推動黑龍江省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
[參考文獻]
[1]鞏娜.地方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路徑及政策建議[J].經濟體制改革,2018(5):101-105.
[2]姜凌,許君如.新時代我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徑探究——基于全球化時代市場經濟的視角[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5):26-35.
[3]綦好東,郭駿超,朱煒.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動力、阻力與實現路徑[J].管理世界,2017(10):8-19.
[4]錢婷,唐孝文.國有企業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治理完善路徑研究:基于“集團治理”概念框架的分析[J].管理現代化,2017,37(4):56-59.
[5]唐現杰,李新宇.全面深化改革視閾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策略[J].經濟研究參考,2017(60):45.
[6]王曙光,徐余江.混合所有制經濟與深化國有企業改革[J].新視野,2016(3):17-23.
[責任編輯:紀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