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玉鳳
【摘要】堅持遵守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保障檔案的完整與安全是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的主要工作內容。本文主要論述信息化建設對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檔案管理的重要意義以及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在信息化時代檔案管理的途徑。
【關鍵詞】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信息化;檔案管理途徑
我國人力資源部門和社會保障部門的組建,目的是加強勞動力市場與人才市場的整合,建立規范、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推動人力資源的有效配置與合理流動。同時兩個部門的組建有利于統籌行政事業單位的人員管理、完善行政事業單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利于我國更好地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不斷提高我國的人力資源優勢,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提高社會的就業率和社會保障力度。所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檔案的信息化管理越來越重要。
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檔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高社會就業率,提升社會保障水平。隨著市場經濟條件不斷發展壯大,我國勞動力不斷增長,人員分配出現了不平衡。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檔案的信息化管理不僅有利于提高社會的就業率,而且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形勢下,還有利于緩解我國嚴峻的就業形勢,降低失業率。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擁有了檔案管理網絡。這就為用工者和求職者提供了一條非常便捷的通道,使得他們可以及時有效地進行聯系。檔案的信息化管理使用工者和求職者得到了雙贏的效果,從而促進了社會就業率的提高以及社會保障水平的提升。
(二)有效提供人力社保依據,優化政府部門的科學決策。目前,我國的人力資源市場基本采用的是市場配置機制,在現實生活中,人力不斷發生著變動。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檔案管理的信息化,使得政府部門能夠及時有效地掌握人力的變動情況,從而及時有效地實施宏觀調控與管理,優化人力資源的配置。如果人力資源的市場配置機制需要得到高效實施,離不開政府部門編制的有關政策及法律法規的科學引導與正確管理。例如,如何引導已經下崗的工人再次就業、如何調節好勞動力之間的和諧關系、如何減輕國家的整體就業率等等,以上這些問題政府都必須做好調研及論證,以此制定出相對應的社會就業、工資收入分配、人才隊伍建設政策。從而能夠有效提供人力社保依據,優化政府部門的科學決策。
二、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檔案信息化管理的途徑
(一)注重網絡檔案應用系統的構建,優化人社檔案信息資源庫。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前提是構建網絡檔案應用系統;技術保障是在構建網絡檔案應用系統時,應著重考慮檔案信息如何收集、管理、利用以及如何保障信息的安全等問題。人力社保檔案信息化建設在檔案信息化的建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人力社保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對檔案信息化建設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因此,構建高效的網絡檔案應用系統是必要的,以此來優化有關的檔案信息資源庫,不斷擴大數據規模。這樣一來,人力社保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工作能力的提高及人力社保檔案信息的全面開發指日可待。
(二)加強檔案管理者信息化建設的思想觀念與創新能力。在中國封建思想的影響下,導致以往的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的檔案信息管理模式處于封閉、半封閉的狀態下,工作人員在此模式下按部就班地進行著收集、管理、編制等各項工作,思維方式不靈活,極其嚴重地影響了人力社保的檔案信息化管理,阻撓了檔案信息化建設。因此,只有加強檔案管理者信息化建設的思想觀念,并不斷鼓勵他們盡情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提高自己的思維創新,勇于接受任何挑戰。這樣,檔案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會不斷提高,從而帶動滯后的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加強信息管理兼利用的觀念,最終推進人力社保信息化建設下的檔案管理。
(三)實現現代化管理,提高人力社保檔案的服務能力。如今,正處于互聯網時代,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人力社保檔案管理的系統不斷落后。因此,應緊追互聯網發展的腳步,構建高效、規范、通用、包容性好的檔案信息管理軟件,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收集人力社保信息,并進行管理與利用,創建更加優化的數據資源庫,提高檔案信息的管理效率,實現現代化管理。通過各種渠道對人們進行調研,了解人們對人力社保信息的實際需要,從而提高人力社保檔案的服務能力,更好地服務于互聯網發展與信息化建設。
三、小結
綜上所述,我國的互聯網應用不斷發展壯大,信息化建設越來越普及,但我國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的信息化建設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在這條探索的路上,首先必須認識到人力社保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樹立思維創新的思想觀念,然后在信息化建設下為檔案管理制定有效的方法途徑,勇于克服現實中的困難,為實現人力社保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不斷奮斗。
【參考文獻】
[1]郝小紅.新時期人事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2(15).
[2]彭芬輝.人事檔案信息化管理之我見[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