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 李宗澤
摘要:設計是社會服務的一部分,它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在設計過程中,是需要整合很多學科的知識以及各種社會資源去解決問題的,比如在空間設計中,主要是解決使用功能和審美需求。在如今的藝術設計上,特別是室內藝術設計當中逐漸呈現出了主題題材的全面性、多樣性、自由性以及拓展性等特點,同時在實踐的應用當中,往往成型的作品越來越呈現出跨專業、跨學科等特征。這要求我們在設計思考當中,需要具備一定的設計思維意識,并且全方面地了解和掌握與設計相關的專業知識(涉獵多方面的專業常識)。只有如此,才能將室內設計作為說服藝術形式的一種模式,將室內設計當中的建筑結構、整體布局、使用功能、色彩等室內設計要素與用戶體驗達到良好的契合。
關鍵詞:設計思維 創新性 應用 室內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3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9)01-0112-03
Abstract: Design is part of a social service that can creatively solve problems. In the design process,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the knowledge of many disciplines and various social resources to solve problems. For example, in space design, it is mainly to solve the use function and aesthetic needs. In today's art design, especially interior art design gradually presented the theme of the subject of comprehensiveness, diversity, freedom and expansibility etc., at the same tim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ten forming work more and more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oss major, interdisciplinary and so on. This requirement in design thinking, we need to have a certain design thought consciousness, and fully understand and grasp of design relate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dabble in a variety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nly such, ability will persuade art of interior design as a form of a pattern, the interior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 general layout, the use function, color and so on interior design elements and user experience to achieve a good fit. Keywords: Design thinking Innovation Application Interior design
一、設計思維
(一)設計思維的概念
所謂設計思維,是指設計師在從事設計的思考過程中,對所面臨需要解決的問題通過相關的分析、研究、調査等手段,進而得到相應的結果,并提出處理過程與解決方法。培養設計思維的目的,是讓設計師在從事設計過程中,在產生和建造構思時,有助于催生洞察力及解決方法,獲得反饋并完善設計要素,能夠理性分析和找出最合適的設計方案,使設計成果能夠獲得提高,促進自身的進一步發展。
(二)設計思維模式
設計是為人服務的,一切設計都要以人為主題目標作為出發點。在做一個設計或者解決一個問題時,設計師應首先確定,這個設計為誰而做,然后盡可能多地去了解目標人群,產生同理心,避免提出的解決方案不接地氣,或者無法打動目標人群。
設計思維會發散形成若干種設想,進而形成更多的解決方案來豐富設計的選擇空間,最終挑選出最為合適的方案進行實施。我們常說的“頭腦風暴”就是這個意思,在做設計時,我們在心中會有許多的設想,設計師往往會根據自己心中的設想進行草圖勾畫,草圖的數量可能很多,需要有選擇地做出一定量的方案進行初步深入,同時把握甲方的需求進行融合設計,多方面考量,最終選出最佳的方案(如圖1)所示。
(三)設計思維過程
設計思維的過程和結果并不是簡單的思考,其創造出新的藝術形象通常需要大量的跳躍邏輯以及推理。當我們拿到一些統計結果、數據或者做了大量的設計之后,應該如何正確地理解分析其結果?如何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哪些信息仍然缺失?這些都有賴于人的分析思維。分析完成之后,我們就會得到一些問題,需要用設計的方式來解決。這時我們需要發散頭腦中的直覺思維,依據其特點(如圖2)所示,形成相應的設計方案,解決遇到的問題。直覺可能來自經驗,可能來自于內心,并沒有規律可循,之所以會把設計思維分成“分析思維”和“直覺思維”這兩部分,是因為人們逐漸意識到了設計的局限,從而希望能盡量多地把科學的方法引入到設計之中,能做實驗驗證的,符合邏輯的,我就說,否則我就只說未知或者不確定。設計的科學性也在于此,即:將邏輯分析擺在我面前,有討論的余地,但是設計的落地是基于直覺,討論也不會有結果。所以說,設計思維其實一點兒都不玄乎。當我們需要通過數據分析、信息的歸納,來定義問題的時候,邏輯條理要清晰;但如果問題定義清楚,需要落實到解決方案,就得運用直覺思維來完成設計思維的關鍵一躍。
例如:在做一個辦公空間設計時,我們需要事先了解,公司的屬性,經營方向,員工規模,以及具體的服務需求,包括從逆向聯系中設計師需要考慮公司的合作方多辦公空間功能的需求,進而滿足多方的需要,達到設計的終極目標。綜合把握多方的聯系才能做出更好的設計。
(四)設計思維的局限性
設計思維是一種以人為本又有科學思想的方法,但它仍然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即便一切從人出發,設計還是會經歷很長的過程,從人的心里所想,到設計師的解讀,再到設計的落地,最后回到人。這個流程中,有諸多環節可能出問題,或者解讀錯誤,造成設計結果的偏差。此外,以人為本的最高境界就是為一個人設計,但現代社會我們基本不太會專門為一個人或者極少數人來設計,因為沒有足夠大的市場,就很難支撐一個設計產品的生存。
(五)設計思維的特征
在設計思維當中,設計思維不僅是頭腦的靈光一現或與生倶來的智慧,而是可以經過后天的培養而習得的。設計思維的特征是通過獨特的視覺角度來思考問題并予以解決問題。在設計師做設計前需要對所設計的主題進行理論性的分析研究,通過把握使用者對設計的需求,從縱向、橫向、逆向的聯系進行分析。進行設計時,需要保持高度的設計敏銳性,在設計風格的把握上,既要滿足甲方的要求,也要符合時代的需求,但是不能趨同于社會大流,要在主流中找不同,尋找新的突破點,服務于自己的設計。敢于突破對裝飾材料的使用,例如,通常群眾會認為地板和地磚是地面鋪裝材料,但如果通過使用藝術形式的拼接組合,讓地板、地磚使用在墻面、天花裝飾上,則會形成新裝飾效果、新的視覺沖擊。例如,提到紙張,大家第一反應一定是書本、筆記本,但是如果我們把大量的紙張通過折疊、拼接形成室內設計中的天花裝飾結構,其體量感、新鮮感足以給觀者視覺的沖擊和震撼。
二、設計思維在室內藝術設計當中的重要性
(一)當前我國室內設計現狀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室內設計風格還是比較單一的,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以木料為建筑的主要構材,以梁柱式框架結構為建筑的主要構造方式。形成了以梁柱而非墻的承重結構體系,室內空間分隔比較靈活,設計多以對稱出現。目前,國內當代的室內設計面臨整體設計水平低下,總體的效果圖設計風格大同小異,設計師的設計思路也比較近似,缺乏個性和突破的陳述性成果等特點。另外,設計師盲目跟風國外同類作品的案例居多,對其真正內涵不求甚解,盲目使用時髦材料的堆砌之風盛行。導致出急功近利、舍本求末的現象出現。真正的現代室內設計應該盡可能多地體現主體的個性化需求,富于文化內涵,展現地域文化特色,把文化的內容與核心本質融入到日常生活體驗中。這就要求設計師要充分關注主體的需求,把文學與文化甚至是想象力融入到設計空間中,不僅滿足美觀、實用等最基本的要求,更要體現一種風格和品位,而當前的國內設計恰恰缺乏這樣一種內涵。作為中國室內設計師,應放眼世界,跟上信息社會文化與技術發展的腳步,充分認識和學習當代一切先進的建筑及室內設計思想、觀念和方法,融入當代文化,并充分挖掘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在理解吸收傳統的基礎上,開創符合當代中國國情的中國室內設計風格之路。
(二)室內設計師要注重加強設計思維的培養
室內設計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并重的學科,加強對專業理論的學習是對指導實踐的首要途徑,沒有厚實理論基礎的設計思維是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室內設計的基本理論要點是在室內設計環境中高度重視科學性、藝術性及其相互之間的結合,包括新型材料、結構構成、施工工藝,良好的聲、光、熱環境的設施設備,以及設計手段的變化,在重物質技術手段的同時,高度重視建筑美學原理,重視創造具有表現力和感染力的室內空間形象,具有視覺愉悅和文化內涵的室內環境,達到生理要求與心理要求的平衡和綜合。要想達到這樣的設計效果與高度,離不開對設計基礎理念及理論的研究,而這方面的欠缺必然影響整個設計行業的發展。在室內藝術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是通過不斷的新思路、新想法去思考,進而構成設計思維的形成,并且指導實踐,最后提升設計作品的表現力和實用性。具備良好的設計思維是促進一件優秀藝術設計作品得以實現的重要推動力,對于增加藝術設計作品的獨特性、唯一性、美感、藝術性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室內藝術設計中,必須要增加設計思維的融入,以便于更好地為室內藝術設計創造條件。
(三)室內設計思維創新方法
1.用模板來創新
設計和模板看上去似乎水火不容。一般來說,大部分人們會感覺設計需要投入大量的腦力,如果使用模板,則就只需套用就大功告成了,不太需要耗費腦力。在兩者的結合上,首先是量大于質。這和我國傳統的教育方式很接近,那就是一開始先別問原因,別管錯誤,先死練、苦練,練熟之后自然會有領悟。這種觀點在創新上似乎很適用。純粹靠直覺和靈感的創新是不可復制的,如果我們想要有一套可復制的體系來形成創新,那就應該盡量追求量,先發散出去,然后再做收斂,從一萬個爛點子里面,找出一個好的。那么問題來了:怎么才能用一套系統來生成這一萬個爛點子?這里就要提到我們所說的第二個點,從解決方案出發。在發散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在用戶的層面發散,在問題的層面發散,或者在解決方案的層面去發散。而模板,從這個名字就可以得知,它是在解決方案層面去發散,而且是基于某一個現存的解決方案來發散。通過調整模板的一些參數,我們就能得到新的點子。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這樣的模板生成的爛點子是現實的,具備高度可行性的,而不存在天馬行空的問題,確保了它成為黃金點子的可能性。我們在做項目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人在做腦力風暴的時候并沒有考慮這種現實性,而且為了鼓勵大家發散,還會刻意讓大家不要去考慮現實性的問題,盡量天馬行空地去想,結果就是想出來的東西沒有任何意義,變成了科幻小說的材料,這還是好一點的,差一點的可能連科幻小說都不會接納??偟膩碚f,模板可以保證足夠的量,也可以確保可行性,所以,是一種不錯的創新方式(如圖3)所示。
2.設計中要善于運用特殊語言來表現精神內涵
設計的語言隨著時代的日新月異而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各種燈光、圖形、文字、材料等語言的出現也很好地充實了室內設計語言的表達。逐漸成為室內設計當中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可以為人們營造一個可供思考和回想的心理空間,使設計給觀者更加清新明快和引人入勝的視覺形象。因此要加深設計師對特殊語言的理解,讓特殊語言在室內設計中得到合理的運用,展現出更加豐富的表現力。
克萊夫貝爾曾說過,藝術的本質是創造“有意味的形式”,室內設計也是如此。作為設計者必須要學會如何巧妙地運用一種形式將自己的構思與創意轉換成一種視覺形象,因此找到這種有意味的形式就變成設計中的重頭戲。而這種特殊語言形式,有著其獨特的魅力。在設計中合理地運用好這種特殊語言形式,將會使我們的作品更加出彩。
3.設計中注重情感因素與室內設計的融合
所謂情感因素,指的是服務對象的“喜怒哀樂”(如圖4)所示,在室內設計當中,尤為重要的是需要把握用戶體驗至上的原則,將服務對象的情感色彩與室內設計更好地融合,從感官、使用功能、理解等層面上充分考慮好情感因素的作用。通過注重情感因素與室內設計的融合,以此提高人在室內空間設計當中的情感體驗,及對提高生活質量的更高追求。
4.實現個性化設計
在從事設計工作當中,個性化的觀點最早要追溯到包豪斯時期,從而衍生出一系列純粹以滿足功能性為主的建筑和室內設計。在表達方式上,不僅僅存在于形式上,針對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設計元素與之融合,包括顏色、排列、形狀等。這就要求設計師轉變固有的設計思維模式和善于對生活的細微觀察和思考。最終滿足于設計是為人服務的目的,以求得在功能、視覺、形式、審美等方面成為最佳設計作品(如圖5)所示。
例如,在室內設計的軟裝環節中,在風格上往往能表達出使用者不同的個性特點和偏好,例如,極簡主義能反映出使用者追求簡單的個性,或者歐式裝飾更能表現出富麗堂皇的特點,而日式裝飾更體現出日本人追求嚴謹和空間利用率等性格特點,還有中式裝飾更帶有濃烈的中國風色彩。
5.樹立起自然節約的設計理念
對于設計者而言,在有限的空間,為人民設計出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是其設計者的最高追求。在設計的過程中,要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堅持循環利用的原則,即在風格上要簡單大方,這樣可以減少原料投資成本,并且使用對環境無污染的原料。在設計中要注意保護周圍的環境,盡可能把對周圍的危害降到最低。使用的室內設施要節能環保如:使用節能燈、太陽能、風能,這樣既可以減少資金投入,又可以保護環境,并且有利于人體的健康。體現了人與自然相協調的發展理念。
總結
綜上所述,在室內設計當中,設計思維就像是大腦的中樞神經一樣,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設計師依靠源源不斷的設計思維來表達設計作品。其過程是理性與感性的互動、設計師與服務對象的對接、用戶體驗與實用性的交織。因此,在進行室內設計當中,需要注重設計思維方法的應用,從而塑造出服務對象滿意的作品。
參考文獻
[1]余森林,毛一鳴.產品服務設計的創意思維和設計方法研究[J].設計,2017,(19):58-59.
[2]金帥華.探究書籍中由內及外的設計思維[J].設計,2018,(08):136-138.
[3]周耀,張瑩.淺析設計過程中的思維方法[J].設計,2015,(19):86-87.
[4]李彥,劉紅圍,李夢蝶等.設計思維研究綜述[J].機械工程學報,2017,(15):1-20.
[5]邱海東,符紅柳.格式塔意向下的設計創意——以室內設計思維與裝飾材料運用為例[J].設計,2018,(01):139-141.
[6]傅毅,楊月華.淺析設計思維在室內設計中的表現與影響[J].建材與裝飾,2018,(16):109.
[7]邱景源.室內設計中創意思維的研究[J].藝術評論,2018,(01):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