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萍
【摘 要】:目的 研究分析影響臨床醫學血液細胞檢驗質量因素,并探討質量控制方法。方法 選取一段時期內自愿接受實驗的志愿者60例作為本次研究活動對象。在保證所有研究對象血型相同的基礎上,將可能影響血液細胞檢驗質量的因素作為實驗著手點。應用對比方法,研究探討血液細胞臨床檢驗過程中,血標本采集、凝集、存儲、檢測等相關因素對檢測質量的影響,并分析質量控制方法。結果 對比發現,不同稀釋比的血標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以及血紅蛋白的含量并不相同,數據符合統計學差異(P<0.05);與此同時血標本放置時間的長短同樣會影響到血標本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數據符合統計學差異(P<0.05);另外標本處理、相關儀器的使用以及實驗結果審核都會影響檢驗結果。結論 臨床醫學血液檢驗中,影響檢驗質量的因素有很多種,不僅有血標本稀釋比的影響,同時也存在人為操作處理因素,為保證血液細胞檢測質量,應加強血液標本檢驗的任何一個細節,并歸納、總結好的質量控制方法,盡可能減少檢驗差錯。
【關鍵詞】:臨床醫學;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R78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5--02
在確診病癥,治療疾病的時候,血液檢驗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通過血液檢驗,可獲取較多的可供參考的信息[1]。但是在實際的血液標本檢驗的過程中,存在多種因素影響血液標本檢驗質量,導致血液標本監測結果產生較大誤差,影響臨床診斷。為提高臨床檢驗結果準確性,有必要研究分析影響血液檢驗結果的因素,繼而可提出針對性的質量控制方法[2]。本文選取一段時期內自愿接受實驗的志愿者60例作為本次研究活動對象。研究分析影響臨床醫學血液細胞檢驗質量因素,并探討質量控制方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一段時期內自愿接受實驗的志愿者60例作為本次研究活動對象。所有參與本次實驗的志愿者血型相同。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齡16-66歲,平均年齡為(33.8±3.7)歲。
1.2 方法
參與本次研究活動的志愿者均在知情的情況下組織參與。首先是配置抗凝血劑。即所有志愿者均進行靜脈采集血樣。將采集到的血液樣本按照不同稀釋比進行稀釋,即1:10000與1:5000。研究人員將相同稀釋比例的血液樣本混勻,分成60份進行血液細胞檢驗。其次,在所有志愿者靜脈處抽取血液樣本,在獲得血液樣本后,進行血液樣本儲存質量控制。在靜脈采血后,研究人員將采集的血標本混勻,均分為60份,將其放置在22℃的環境下半小時。在半小時后研究人員對其中的26個血壓標本進行試驗檢測,3h后對另外26個血標本進行實驗檢測,6h后對最后的26個血樣本進行實驗檢測。在進行對比后,分析血液細胞在臨床醫學中,標本采集、抗凝、存儲以及檢測時間等因素對質量檢測的影響,并提出保證血液細胞檢測質量的控制方法。
1.3 統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操作中所產生的數據都經過SPSS17.0的統計學處理。并且在處理數據的過程中采用t檢驗原理來對資料比進行分析,而資料比中所產生的數據都統一的應用X2來檢驗,檢驗結果的數據P<0.05,就充分說明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抗凝劑對血液細胞檢驗結果的影響:對比發現,不同稀釋比的血標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以及血紅蛋白的含量并不相同,數據符合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論
分析目前臨床醫學血細胞檢驗實驗,可發現有諸多因素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檢驗結果缺乏應有的準確性,就會影響臨床對患者相關血液型疾病的判斷和控制,繼而產生數據上的誤差,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誤判和誤診等醫療事故[3]。因而,在臨床醫學逐步發展的過程中,控制臨床醫學血液細胞檢驗質量,已經成為相關研究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但是影響臨床醫學血液細胞檢驗質量因素有很多,為保證血液細胞檢驗質量,需要對相關因素進行有效的排查和記錄,從而掌握血液細胞檢測標本的質量因素,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質量控制方法。對臨床醫學檢驗血液細胞檢驗標本質量控制,可從檢測前、檢測中以及檢測后三階段進行分析。在檢測前,必須保證相關工作人員具備相應的專業素質與技能水平,同時確保檢測人員能夠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規范各項操作。在檢測前,檢測人員還需注意血液細胞信息控制、標本采集質量控制以及相關儀器設備功能檢測等各方面的問題。而在檢測中,檢測人員應明確所使用的試劑和藥品是否符合檢測標準,相關儀器設備是否可正常運行。在檢測完成后,檢測人員不可單獨根據數據進行病理判斷[4]。
本次研究活動,選取一段時期內自愿接受實驗的志愿者60例作為本次研究活動對象。在保證所有研究對象血型相同的基礎上,將可能影響血液細胞檢驗質量的因素作為實驗著手點。應用對比方法,研究探討血液細胞臨床檢驗過程中,血標本采集、凝集、存儲、檢測等相關因素對檢測質量的影響,并分析質量控制方法。對比發現,不同稀釋比的血標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以及血紅蛋白的含量并不相同,數據符合統計學差異(P<0.05);與此同時血標本放置時間的長短同樣會影響到血標本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數據符合統計學差異(P<0.05);另外標本處理、相關儀器的使用以及實驗結果審核都會影響檢驗結果。由此可見,血液標本檢測影響因素諸多,有必要實行質量控制。
綜上所述,臨床醫學血液檢驗中,影響檢驗質量的因素有很多種,不僅有血標本稀釋比的影響,同時也存在人為操作處理因素,為保證血液細胞檢測質量,應加強血液標本檢驗的任何一個細節,并歸納、總結好的質量控制方法,盡可能減少檢驗差錯。
參考文獻
張尊印.臨床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14):174-174.
李麗珠.臨床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3(3):174-174.
柴曉俊.臨床醫學檢驗中血液細胞檢驗質量控制方法的探討[J].當代醫藥論叢,2013,11(10):789.
沙薇,郭偉娜,于文波,等. 試析臨床醫學血液細胞檢驗的質量控制[J].中外醫療,2011,30(10):18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