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建章
【摘要】??? 近幾年,隨著我國網絡信息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物聯網技術開始被各行各業廣泛運用,醫院管理也不例外。在醫院管理工作中有效運用物聯網技術,可以提高醫院管理工作質量和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民群眾就醫困難的問題。本文針對物聯網在醫院網絡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運用進行研究和討論,并提出相應的策略和辦法,以期提供有用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 物聯網??? 醫院??? 信息化
醫療服務是我國服務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醫療服務也在不斷的升級和優化,將物聯網運用在醫院的信息化管理中,不但可以更加完善和優化醫院的信息化管理,還可以做到有效節省時間,節約醫療資源。
一、醫院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就醫人數較多,患者分流困難。對現階段的醫院來說,就醫人數多,患者分流困難是其最大的挑戰。在部分大型醫院,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患者就醫,這使得醫院的醫療資源出現嚴重短缺,對醫院和醫療工作人員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2、醫療設備和醫療藥品管理存在問題。目前階段,很多醫院的藥品、醫療設備的管理體制并不完善,很多藥品來源不夠明確,保存不嚴謹,并且很多科室的醫療設備也沒有進行及時更新,這樣不但會降低醫務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還會因為藥品短缺、設備技術操作跟不上等原因錯過患者的治療最佳時期。因此,加強對醫院中藥品以及醫療設備的管理、保存和更新,能夠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
3、醫療工作者對物聯網存在抵觸心理。物聯網的運用和發展是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基礎和依托的,屬于一種十分智能化的管理技術,因此,醫院在運用物聯網進行院內管理時,需要具備十分專業的技能和知識。但是,在目前階段的醫療工作人員中,很多人對物聯網都沒有一個正確充分的認識和了解,更不用說專業的知識和技術,因此很難對其相關的操作和技術快速上手。除此之外,每個醫院都有資質較老、年齡較大的醫療工作人員,這類型的工作人員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弱,這便使得很多醫療工作者對物聯網和網絡信息技術應用不及時。對于年輕的醫療工作者來說,雖然可以接受物聯網為醫院管理帶來的便利,但是由于系統的卡頓甚至癱瘓,會響工作效率,甚至耽誤部分工作,因此對網絡信息和物聯網沒有足夠的認可度。
二、醫院網絡信息化管理中物聯網的實踐
2.1物聯網網上排號
醫院可以定期對本院可以接納患者的數量和接納患者的能力,運用物聯網技術進行評估,在評估的基礎上開通網絡智能排號的功能,后臺通過智能排號對排號的患者進行分類,這樣不但可以幫助醫院更好的維持排號秩序,還可以大量的節省患者等待排號的時間。在此過程中物聯網與醫院的相關設備進行連接,對醫院的各項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實時了解和信息反饋,并對當天排號的患者進行評估,從而確定當天的就醫人數。除此之外醫院還可以利用物聯網技術對患者信息進行共享,然后根據患者的評估情況對其進行分流,從而有效提升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可見,在醫院運營和管理的過程中科學合理的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醫務人員的工作壓力,還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及時為其提供相應的治療。
2.2利用物聯網構建醫患之間的交流平臺
一部分患者會因為身體情況以及自身病情而需要長期觀察或者跟蹤治療,醫院可以利用物聯網技術建立醫患之間的溝通交流平臺,這樣患者不用長期住院也可以得到較為高效的診療,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醫院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率,減輕了醫療人員的工作壓力,而且有效拉近了醫患之間的關系,使其能夠進行更加積極有效的溝通,形成良性循環。除此之外。患者還可以通過網絡信息平臺對醫院的基本信息以及病人數量進行實時查詢,還可以與醫療工作者進行實時的溝通、咨詢和交流,這樣醫生可以與患者進行遠距離的病情交流,還實現了遠距離對疾病進行有效觀察,提高了診療效果,使得醫療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更加高效,提升了醫院的服務質量
2.3利用物聯網技術對藥品、設備進行監控
醫院管理的過程中,運用物聯網技術還能夠實現對醫療器械和醫療藥品的實時監控,利用物聯網構建相應的資料庫,對醫療器械和醫療藥品的來源、價格性質等基本信息進行儲存和分析,從而實現對醫療器械和醫療藥品的智能化管理。醫院還能夠在物聯網終端對所有的醫療器械和醫療藥品的使用進行實時性管理,加強醫院工作的透明度,提升對醫療資源科學合理的分配和運用,提高醫院網絡信息化管理和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物聯網技術在我國醫療行業的有效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醫療行業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利用物聯網技術對醫院進行智能化、實時性管理,不但能夠有效減輕醫務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提升工作效率,還能大大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大便利。
參? 考? 文? 獻
[1]劉小霞.芻議網絡信息化在提高醫院財務管理水平中的應用[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07):40.
[2]姜波.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醫院信息化管理的實踐研究[J].軟件,2019,40(02):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