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經典詠流傳》是央視推出的一款傳播傳統詩歌文化的綜藝節目,它將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完美融合,讓觀眾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詩歌文化,在享受美妙音樂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傳統詩歌文化所具有的美麗。節目一經播出就收到各界好評,它的成功給了我們一條傳播傳統文化的新思路。
【關鍵詞】??? 傳統文化??? 古典詩詞??? 電視媒體
改革開放加大了我國與外界溝通的力度,也使得各種文化充斥著人們的視線中。這種情況必然可以促進多種思想融合,讓我們的思維更加活躍;同時如果不加強傳統文化的傳承,很有可能是幾千年來沉淀下來的燦爛文化失去主體地位。這個特殊時期,我們更應該認識到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保證傳統文化在人民心中的重要地位,讓傳統文化在快速發展的今天找到一條新的傳承與傳播的思路。
在許多傳統的傳播方式效果不盡如人意的前提下,央視及各地方電視臺通過電視節目與傳統文化相結合,以一種人們便于接受的形式將傳統文化知識展露出來。比如說《舌尖上的中國》《本草中國》以及《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紀錄片,《中國成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競技類節目,這些電視節目都可以在潛移默化中讓人們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以一個放松的心態接受傳統文化?!督浀湓伭鱾鳌肪褪菑娜ツ觊_始到近期一直火熱的一款傳播傳統文化的電視節目,節目本身基于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在節目中音樂人將傳統詩詞以流行音樂的方式改編,傳統詩詞與音樂結合后更加朗朗上口,易于人們接受。
一、《經典詠流傳》的成功特點
1、根植于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民族在五千年來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套屬于極具特色的文化體系,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積淀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蘊。近年來我國更加重視傳統文化的延續性,并且開始注重現代媒體在傳播過程中起到的優秀作用,于是一大批有關弘揚傳統文化的電視網絡節目逐漸涌現出來,但質量良萎不齊。好的節目能讓人們增加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同感,但是制作粗糙的節目會讓人對傳統文化產生曲解?!督浀湓伭鱾鳌吠ㄟ^央視頻道這個優秀的載體弘揚了我國傳統文化,體現出了主流電視媒體對于創新性發展我國文化的責任擔當。并且它用詩、歌結合的方式將我國傳統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詩詞文化與流行音樂結合,并且不顯突兀,這種方式給詩詞文化的傳承注入和新的活力。
2、形式新穎、制作精良?!督浀湓伭鱾鳌啡〉酶鹘鐝V泛關注,在各種娛樂八卦類綜藝節目中脫穎而出的原因不僅是其深厚的內容底蘊帶來的,也要有一定精美的包裝的因素。首先,它是第一檔將傳統文化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翻唱歌詞內容屬于傳統詩詞的節目。節目中的“經典傳唱人”都有著值得贊揚的個人事跡及精神,這些事跡能與傳統詩詞中的精神相結合,唱作人將個人情感依托改編完善的作品表達出來,也讓觀眾深入淺出地了解了詩詞本身的內涵與其想傳達的精神。《經典詠流傳》的舞臺設計也極具特色。首先舞臺本身根據“天圓地方”的理念而設計,唱作人站在臺上表演時就像是詩人立于蒼穹之下。并且燈光設計合理,在不同人物登場時有著不同的燈光效果,美觀而不失莊重,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
二、從《經典詠流傳》中看傳統文化的傳播
1、開發有創新型、有底蘊的傳播節目。目前看來,傳統文化與電視節目的結合已是傳播傳統文化最好的形式,我們想把傳統文化融入到電視節目中還需要具有特色的節目設計。近年來我國大部分關注度比較高的電視節目都是從國外引進而來的,其流程有很明顯的他國文化色彩,節奏過快,表現浮夸。而想以傳統文化為核心的電視節目一定要有鮮明的創新性,從燈光到舞臺設計到服裝都要有鮮明的傳統文化的特點,不能單純引進再與傳統文化結合,使得節目本身不倫不類。
2、與新媒體結合,加強影響力。當今時代,電視媒體的影響力早已大不如前,移動端與各種軟件的興起使得人們更加接受網絡平臺所傳遞的信息。要想將創新性的傳統文化節目推廣,就要重視新媒體的作用。在《經典詠流傳》的播出時,觀眾可以在手機或電腦上觀看節目錄播,并且官方在微信、微博等平臺都有自己的官方賬號,觀眾可以從多個渠道了解到節目特性,吸引更多人來觀看。并且網絡平臺使得觀眾的互動性增強,人們在討論過程中不斷增加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度,加深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節目影響力。
3、豐富傳統文化的傳播渠道。從《經典詠流傳》的成功上來看,我們認識到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播不能僅依靠紙質傳播,也要創新出新的傳播渠道。不僅采用電視媒體形式,更要鼓勵網絡平臺傳播傳統文化。比如在微博、知乎等論壇上定期舉辦傳統文化的討論,加強人們對其的了解;鼓勵各大視頻平臺對有關傳統文化視頻進行優先宣傳;對有關傳統文化的電視劇、電影有優先政策等。
參? 考? 文? 獻
[1]吳明靖.京商傳統文化在財經類高職教育中的價值研究[J].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報,2013,29(05):29-33.
[2]王源.中華傳統文化的具象化傳播:原創性電視節目發展的新路徑[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3(06):146-154.
[3]高海波.傳播功能研究新論[J].新聞界,2007(02):26-27.
史林丹,女,本科,畢業專業:歷史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