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貝貝 葉啟樂 邵阿茜 顧葉春 徐艷 徐雅茜
[摘要] 目的 探討物聯網技術在醫院手術室管理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2016年6~12月我院手術室管理中未開展物聯網技術管理,2017年1~6月我院手術室管理中開展物聯網技術。對比分析實施物聯網技術前、后手術室管理的臨床效果。 結果 物聯網技術實施后,手術室糾紛發生率為3.56%,明顯低于實施前的12.00%;手術室醫生對護士在手術藥品準備等方面的滿意度高于實施前(P<0.05);手術室護士在崗位責任等方面的滿意度高于實施前(P<0.05);手術室患者對醫護服務態度等方面的滿意度高于實施前(P<0.05)。 結論 手術室管理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夠為醫生、護士、管理人員、患者提供便捷的應用功能,顯著提高手術室管理效能和質量,減少糾紛,提升醫務工作者和患者的認可度。
[關鍵詞] 手術室管理;物聯網技術;藥品管理;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R197.32? ? ? ? ? [文獻標識碼] C?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02-0134-04
手術室是醫院業務運營的核心部門,是實施手術搶救治療的基地。手術室的管理質量和效能直接影響到了整個醫院管理質量和水平[1-4]。為了實現最大限度地保持無菌環境,減少手術過程中的創傷、感染的目標,有效的管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2017年1月起我院在手術室管理中應用物聯網技術,顯著提高了醫、護、患、管理人員的滿意度,大幅度降低了手術室糾紛的發生率,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6年6~12月我院手術室管理中未開展物聯網技術,2017年1~6月我院手術室開展物聯網技術,對比分析實施物聯網技術前、后手術室管理效果。我院手術室共有主任護師2名,副主任護師3名,主管護師7名,護師9名,年齡21~47歲,平均(28.9±11.7)歲。開展物聯網技術前參加問卷調查的有主任護師1名,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3名,護師7名,78例手術患者,平均年齡(41.9±9.6)歲;開展物聯網技術后參加問卷調查的有主任護師1名,副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師2名,護師8名,77例手術患者,平均年齡(41.9±9.6)歲;開展物聯網技術前后調查人群在構成比和平均年齡等方面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物聯網技術開展前,我院手術室管理主要包括常規的手術室環境清理、藥品準備、手術室人員的無菌、手術過程中的無菌原則和醫護配合等。物聯網技術實施后,手術室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2.1 構架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手術室管理系統? 依據實現功能的不同,將管理系統劃分為不同的層次:物聯感知層: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通過傳感器、攝像頭、執行機構實現手術室設備、藥品、器械和人員等的識別,信息的采集、監測、控制和服務,從而賦予手術室感知和識別周圍環境的能力。網絡通訊層:通過互聯網、無線網、4G網絡等技術,為手術室各種物資、系統、人員之間信息的共享、流動、應用提供支持和基礎。數據及服務支撐層:包括數據資源中心和數據交換平臺,前者囊括了應用領域信息資源、互聯網資源、共享交換信息資源;后者負責數據的匯聚、存儲、融合、處理、顯示等。應用層:即物聯網技術在手術室管理中的具體應用,我們依據用途構架出四大子系統,分別為手術室物資管理子系統、手術室人員管理子系統、手術室管理員子系統、手術室資料信息管理子系統。通過對各類信息進行統計、分析、仿真、預測等智能加工,為醫生、護士、管理人員、患者提供便捷的應用功能。
1.2.2 基于物聯網的手術室管理系統的實踐? 手術室物資管理子系統:(1)所有醫用物品,包括麻醉藥品、醫用器械、耗材、組織物件等均采用RFID電子標簽存放在具有電腦控制和讀寫器的機柜當中。(2)取用物資時,系統會識別人員身份是否具有權限。這種射頻識別標簽還能夠便于系統對物資進行定位管理。(3)如果存儲量低于安全庫存,系統會提示藥房、設備部門補充。(4)對于手術標本和術中用血,采用具有唯一性的電子標簽能夠確保安全性和準確性,還可實現標本送檢和輸血的全程追蹤和追溯。
1.2.3 手術室人員管理子系統? (1)集成門禁管理、患者管理、智能排班、人員動態管理等功能。(2)手術室大門采用自動移門,進入手術室時,系統采集人員信息比對驗證身份,符合條件則自動開門,否則需護士長授權才能開門,強行進入者則會提示非法入侵。(3)通過物聯網技術、通訊技術實現患者信息與醫院信息系統、電子病歷系統、檢驗系統的交互共享,實現發出手術申請單、手術室接收并做好準備、患者的接送、手術監護、手術信息動態發布等全過程的流程管理。
1.2.4 手術室管理員子系統? (1)系統能夠實現排班查閱、人員定位查閱、科室間對話、手術進展查詢、患者家屬通知等功能,及時幫助管理員推送各類通知,了解手術動態。(2)還可以提供全面、準確的統計圖表,便于管理人員了解手術相關數據,為手術室管理流程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1.2.5 手術室資料信息管理子系統? 系統可實現對手術過程中的患者信息、視頻信息、經典案例的分類存檔、資料查閱和展示;便于醫務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查閱,加強對手術室的規范管理,同時還能夠為學術交流和教學科研提供重要資料。
1.3 觀察和評定指標
比較物聯網技術實施前后醫生、護師和患者的滿意度。醫生滿意度評價包括手術藥品準備、體位配合、無菌操作等;護士滿意度調查問卷主要包括崗位責任、薪酬分配等;患者滿意度評價包括醫護服務態度、醫護服務技術和醫護素質等。量表采用百分制形式,滿分100分,總分越高,滿意度越高[5]。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應用SPSS19.0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室醫生在物聯網技術實施前后滿意度比較
2017年物聯網技術實施后手術室糾紛率為3.56%,明顯低于2016年的12.00%。手術室醫生對護士在手術藥品準備、體位配合、無菌操作和體位擺放方面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實施前(P<0.05)。見表1。
2.2手術室護士在物聯網技術實施前后滿意度比較
物聯網技術實施后,護士在崗位責任、薪酬分配和工作滿意度的評分均顯著高于實施物聯網技術前,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手術室患者在物聯網技術實施前后滿意度比較
物聯網技術實施后,手術室患者對醫護服務態度、醫護服務技術和醫護素質的評分均顯著高于實施物聯網技術前,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醫院為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過程,需要手術醫生、麻醉醫生、手術室護士、患者、患者家屬、醫院管理者的共同參與和協作[6-8]。所以手術室管理的重點就是對涉及人員、物資進行有效管理。
醫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信息化管理水平成為評價醫院整體水平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現階段,盡管傳統的手術室已經進行了一些信息化建設。但手術室基本上仍然處于一個孤立、封閉的環境中,如無法實現手術室與外界的信息交流、無法自動保存手術過程的相關信息、無法對人員、物品進行跟蹤、監控及優化調度等[9-11]。此外,傳統手術室信息化技術與管理系統不能良好的契合[5]。具體體現在信息的操作和處理增加了醫療服務流程的難度和工作量,難以實現醫療信息與實際醫療服務的對接和統一,增加了醫療成本。
我們在手術室管理工作中應用物聯網技術,利用射頻識別(RFID)、定位、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等傳感設備及信息技術重新構架手術室管理系統[12-14]。考慮到系統的開發性、可擴展性,我們依據實現功能將系統進行分層,包括物聯感知層、網絡通訊層、數據及服務支撐層、應用層。我們還依據具體用途構架出四大子管理系統,分別為手術室物資管理子系統、手術室人員管理子系統、手術室管理員子系統、手術室資料信息管理子系統。
3.1 手術室醫護人員管理
在手術室人員管理子系統中,整合了物聯網和信息技術,集成了門禁管理、智能排班、人員動態管理、科室間對話、手術進展查詢、患者家屬通知等功能,不僅可以控制手術人員的進出,還能夠記錄手術流程中人員的到位時間,實現對手術人員的定位管理,極大的便捷了管理人員監控術中的服務內容和質量,及時推送各類通知,了解手術動態和相關數據,繼而便于進行責任追蹤、劃分、績效考核等[15-17],為手術室管理流程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3.2 手術室患者的管理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促使院內患者信息和醫療信息的共享,便于實現對患者手術的全程管理[18,19]。例如,當病室醫生發出手術申請后,由值班室負責人輔助調閱患者信息,依據申報情況和患者的情況設置相應的排序條件,綜合人員信息、手術室使用情況、排序條件智能實現手術護士、麻醉師、護工、手術時間、手術室的安排和優化調整,并將結果反饋給病室、醫生、患者,以便做好術前準備;再如,患者送入手術室后開啟監護記錄,通過實時監控和記錄可掌握患者手術中各個環節、生命體征,并能夠動態發布手術信息,便于患者家屬查詢手術進展,增加了手術的透明度。
3.3 手術藥品、標本、設備、器械等物資的管理
通過電子標簽能夠嚴格分開放置內、外用藥,對于毒麻藥品可設置開啟人員權限,并實現每支藥品的追蹤管理,確保患者使用麻藥時的安全和精準,降低用藥出錯的幾率[20,21]。RFID電子標簽的唯一性確保了手術藥品、標本送檢、術中用血的安全性和唯一性,在同等人力的前提下,簡化流程,降低醫護工作者工作量;對醫療設備、器械和高耗材,通過條碼化管理,能夠實現全過程質量、參數監控,便于手術室物資的盤點、追蹤,還可實現使用效率、收益、運行消耗等數據的智能統計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應用物聯網技術后,2017年我院手術室糾紛發生率由2016年的12.00%下降為3.56%,實施前后差異顯著。可見,在手術室管理工作中引入了物聯網技術,為手術室整體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創造了條件,很好地實現了手術室相關信息、設備、器械、藥品的有效整合,更好地滿足了手術室人員主體的不同需求。
綜上所述,手術室管理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能夠為醫生、護士、管理人員、患者提供便捷的應用功能,顯著提高手術室管理效能和質量,減少糾紛,提升醫務工作者和患者的認可度。
[參考文獻]
[1] 姚宏武,劉伯偉,索繼江,等.物聯網技術在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應用進展[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 27(14):3131-3134.
[2] 姚文坡,吳敏,沈華強,等.物聯網技術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J].醫療衛生裝備,2017,38(1):136-139.
[3] 李娜,蒲杰.手術室護士崗位管理的實踐與探索[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24):104-105.
[4] 杜玲俊.精細化管理在手術室護工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25):3676-3678.
[5] 高薇,張靜,吳忠輝,等. 手術室護士層級績效考核指標的構建[J]. 護理學雜志,2015,30(16):39-42.
[6] 馮基,韓波.物聯網技術在“軍衛一號”醫院信息系統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設備,2017,32(9):107-110.
[7] 陳國英,謝興,吳曙粵,等.物聯網技術在醫院病房輸液管理中的應用[J].內科,2017,12(6):840-841.
[8] 張曉珊,王曉華,黃輝華.手術室物聯網管理的綜述研究[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8,15(1):111-116.
[9] 倪順康.手術衣褲跟蹤管理系統的應用[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5,10(12):1165-1167.
[10] 楊曉艷.淺析手術室空氣污染的危害及防護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6,1(21):289-290.
[11] 劉思彤,齊金紅. 術中女性醫務人員的健康隱患及安全防護[J]. 中國婦幼保健,2017(13):3090-3092.
[12] 徐靈敏,徐章鋆,楊燕飛.物聯網技術在兒童醫療與健康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6,44(9):14-16.
[13] 成鵬飛,周向紅,賀吉群,等.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手術室研究與實現[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6,37(8):14-18.
[14] 陽莉萍,武玲玉,唐偉,等.基于RFID技術的手術室物聯網應用系統的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1):176-178.
[15] 湯鴻,吳靚驊,唐威,等.物聯網冷鏈技術在病理實驗室涉溫設備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病理學雜志,2015,44(6):410-411.
[16] 袁茹,倪瑋瑋,蔣平,等.醫學物聯網技術在麻醉前血壓管理中的應用[J].江蘇醫藥,2017,43(22):1635-1636.
[17] 顧開存,張德林,曹飛,等.圍手術期臨床管理數據中心的構建[J]. 中國數字醫學,2018(2):42-44.
[18] 曹永峰,田華.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化醫院的構建[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6,4(7):253-254.
[19] 王泳,周小金,趙陽,等.基于RFID及移動智能終端的智能化手術室管理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中國數字醫學,2017,12(10):90-91.
[20] 葉慶,陳敏,陳妍妍,等.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手術過程質量監控系統構建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2016,36(2):46-47.
[21] 陽莉萍,武玲玉,陳美好.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手術室人員、物品、設備信息智能化管理系統[J].分子影像學雜志,2017,40(3):370-372.
(收稿日期:2018-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