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杰
【摘 要】京劇是我國藝術的國粹,更是傳統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武旦是京劇舞臺表演中最出彩的角色,也是武術打斗直觀效果中最強的。本文主要以研究武旦表演的藝術創新理念為主,談一談自己對武旦表演如何創新的理解,并且把武旦的技巧、力量、態度等幾方面作為研究的重點對象。
【關鍵詞】戲曲;武旦;表演藝術;創新
中圖分類號:J821?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7-0027-01
武旦在舞臺上的表演主要以動作為主,簡單說就是基礎武功與力量的比拼,這種表演技巧的展示是需要很強的基本功的,同時還需要付出極多的汗水。傳統的武旦藝術家在表演中都是一脈相承的,以傳承經典、口傳心授為主,但是新時期的現代藝術家不但要傳承基礎,還需要在此基礎上加以創新,以此來促使武旦表演藝術走得更為長遠。
一、基礎扎實,控制力量
武旦演員要有很強的身體素質,還需要有扎實的基本功,更需要掌握如何控制自身的力量,對于武旦演員來說,前兩點都是硬性標準,唯有控制自身力量是需要長時間訓練的,如果表演的力量不夠,那么在舞臺上就不能打得猛、打得準、打得帥、打得美,就不可能展現出武旦的人物性格和人物精神,同時也就無從談起如何去創新藝術表演了。所以扎實的基本功固然重要,力量的控制更是訓練的重點。控制力量作為一種基礎的技術性力量能力,它不但作用于控制類動作的本身,還是騰空、轉翻等復雜技巧的基礎,沒有良好的控制訓練,就不可能完成有質量的戲曲形體基本功技巧。因此,控制力量是技巧中不可或缺的技術基礎。在京劇武旦的技巧中控制力大多用于基本功較多一些,在武旦技巧里有這樣兩個動作——探海兒、射燕兒,這兩個動作在控制力中是極具代表性的,這兩個動作考驗演員的腰腹控制力、腿部控制力以及腳腕的控制力,因為“探海兒”這個動作只有單腿著地,上肢與另一條腿需要兩頭翹,而且底腿務必站穩,這是個靜態的訓練動作,還有動態類型的探海轉,如《金山寺》《盜草》《盜庫銀》《打焦贊》等劇目的表演中,武旦的動作內容是飛腳、偏腿、旋子、單腿落等,這些動作在難度方面是比較大的,很多動作還需要組合后一氣呵成,這都是在考驗武旦的基本功,更是對身體各個部位的控制能力,如果控制力達不到,在動作過程中節奏就會中斷,繼而達不到觀賞性。因此基礎扎實,熟練的控制力量為武旦的創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更好地創新武旦表演藝術作了鋪墊。
二、博采眾長,技為戲用
武旦作為舞臺上出彩的角色,需要時刻思索如何才能保持一直出彩,一個優秀的武旦演員不能只知道苦練基本功,還需要增加大量的藝術素質,廣泛學習多種藝術知識,以此來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無論是學習理論知識,還是學習武術技巧,都需要博采眾家之長,要不斷地思考,如何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更需要從固有模式中走出來,表演者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墨守成規。把傳統的知識作為經典這是對的,但是不能把傳統作為永恒的經典,時代在進步,藝術也在進步,那么武旦角色的表演技巧也需要去革新、去創新。
博采眾長,技為戲用。技藝分為技巧和武藝兩種,是武旦表演的一種絕活、功力和特色,武旦表演藝術不單單要求有過硬、扎實的基本功,同樣也講究對人物內心的刻畫,雖然現在舞臺上存在著武旦表演的“快、沖、猛”現象,但這畢竟只是個別現象。博采眾長不是說單純地讓武旦表演者展示武打技巧,而是要去學習不同流派的精華,然后反哺于自身的藝術創新,嘗試融入一些其他流派的技巧,以此來塑造人物形象。在不斷揣摩表演技巧上,更要及時吸收現代的藝術元素,可以嘗試融入一些現代舞蹈、體操、格斗、特技等,這使得武旦在舞臺上的表演更加具有藝術效果。
三、尊師重道,請教學習
武旦要想創新離不開師傅的傳授。現代的武旦技巧都是經過千百年的藝術錘煉而形成的,這種藝術精華濃縮了千年的藝術形態,它的創新并不是簡單的事情,或者需要傾注藝術家畢生的心血。因此現代的武旦藝術家如何對其進行改良與創新,是很難的,這需要不斷地請教前輩,很多問題需要多看、多想、多思索,更是要對自己的表演有獨到的理解,同時積累豐富的舞臺經驗。還要多接觸社會生活,多和前輩交流學習,多積累生活經驗。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武旦表演者,不可閉門造車,要學會請教、學習、分享,向前輩師長請教對于武旦表演不理解的地方,學習前輩師長對武旦表演藝術的奉獻精神,分享自己對于武旦表演藝術創新的理解和想法。
參考文獻:
[1]汪利軍.淺談武旦表演藝術的創新體會[J].大眾文藝,2015,(8):165-166.
[2]王鑫.淺析武旦和刀馬旦[J].青年文學家,2015,(2):169-170.
[3]張娜.武戲表演的和諧美[J].南腔北調·河南戲劇,2013,(4):61-62.
[4]丁夢影.淺談武旦表演藝術的創新[J].戲劇之家,2016,(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