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來繼
【摘要】目的:探究普外臨床重癥胰腺炎的手術療效。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癥胰腺炎患者7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5例,給予對照組患者非手術治療,給予觀察組患者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普外臨床重癥胰腺炎患者給予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能夠明顯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控制患者體內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
【關鍵詞】重癥胰腺炎手術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2-123-01
胰腺炎是指人體胰腺發炎導致的疾病,臨床表現為水腫、充血,患者伴有嘔吐、發熱、腹痛、惡心等癥狀,起病急、進程快,其中重癥胰腺炎是特殊類型,具有較多的并發癥,導致該病的死亡率高、病情兇險[1]。據相關統計顯示[2-3],近年來因重癥胰腺炎死亡的患者逐年遞增,傳統的保守治療方法容易讓患者營養不良,出現一系列后續問題。隨著科技的發展,手術治療逐漸應用到重癥胰腺炎的治療中[4]。本文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癥胰腺炎患者70例,探究普外臨床重癥胰腺炎的手術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癥胰腺炎患者7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31~69歲,平均年齡(52.4±3.6)歲,病程1h~4d,平均病程(16.2±2.1)h;觀察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30~70歲,平均年齡(52.7±3.5)h~4d,平均病程(16.6±2.2)h。所有患者均行CT檢查,根據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于1991年制定的普外胰腺炎診斷和分級標準,確診為普外重癥胰腺炎患者,患者入院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嘔吐、腹痛等癥狀。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非手術治療,保持患者體內水電解質平衡、抑制患者的胰腺分泌、保證營養支持,發病早期治療以不損害患者體內器官為主,中期預防并發癥和感染,晚期注重胰腺組織的恢復。給予觀察組患者手術治療:給予引流手術,清除患者胰腺周圍的壞死細胞、清洗腹腔,將引流管放置在患者胰腺周圍、下腹腔的位置,持續灌洗操作。術后,觀察患者情況,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輔助治療,具體為吸氧支持,禁水、禁食,置鼻胃管腸胃吸引減壓治療,盡可能降低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注意手術過程中保證腹腔引流管的通暢,提高灌洗效果,保證患者呼吸暢通,給予營養支持,根據患者的具體表現調節營養液類型、滴速、劑量等。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細胞因子水平,包括 IL-4、IL-6、TNF-α。療效評定:(1)治愈:患者腹痛、嘔吐等癥狀完全消失,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均恢復正常;(2)有效:患者腹痛等癥狀大部分緩解,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開始恢復正常;(3)無效:患者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傊委熡行?=[(治愈例數 +有效例數)/ 總例數 ]×100.0%。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4.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t檢驗。計量數據使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愈的有29例,占82.85%,有效4例,占11.43%,總有效率為94.28%;對照組患者治愈的有27例,占77.14%,有效為2例,占5.71%,總有效率為82.58%,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討論
重癥胰腺炎的發病機制復雜,由內外部多種因素造成,臨床表現為呼吸異常、休克等,起病急、致死率高,若患者沒有及時進行有效治療,極可能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脅,傳統的治療方法為保守治療,效果不理想[5]。本文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癥胰腺炎患者70例,分兩組給予不同治療,發現普外臨床重癥胰腺炎患者給予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顯著,能夠明顯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控制患者體內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憲.普外臨床重癥胰腺炎的手術療效[J].保健文匯,2017,(4):251.
[2]閆冰,李應紅.淺析普外臨床重癥胰腺炎的手術療效[J].養生保健指南,2018,(10):46.
[3]譚永松.普外臨床重癥胰腺炎患者手術療效評價[J].心理醫生,2017,23(30):16-17.
[4]周建生.重癥胰腺炎患者的普外治療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4):75-76.
[5]張洧.探討普外科重癥胰腺炎患者手術治療的效果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58):11345,1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