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
【摘 要】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性需求也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翻天地覆的變化,信息數據開始作為時代的特征登上了現在社會的歷史舞臺。隨著互聯科技的普及,人們開始意識到數據時代的真實含義和生產力提升的具體方向,大數據可視化的分析與研究也成為了科學計算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大數據可視化的分析與探究可以準確把握數據動向,并以此為依據找出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系統的優化和發展方向。其優化設計和現實方法探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使用價值。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大數據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7-0244-01
一、圖書館大數據可視化分析系統社會應用現狀
隨著社會生產基礎能力的提升,大數據系統和可視化系統的關聯也越來越緊密,目前圖書館大數據可視化系統的運用和處理并不是普及,僅在發達國家的圖書館相對應用較多,目前國內主要應用在較大的圖書館中,而各大高校圖書館僅僅是進行了初步的簡單的計劃或者提出思路,而面對生產力的飛速發展,科學技術的革新,以及高校受眾群體日趨社會化和信息化、多元化的應用現狀,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圖書館運用大數據可視化分析系統是高校精神文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另外目前國內各大圖書館對分析系統的運用多數選擇公益性、免費性系統,和科技公司等第三方進行合作開發系統的圖書館較少,而將來圖書館數據分析的地域、受眾等的差異反而需要進行有一定技術支持的針對性的系統和分析平臺,這也是將來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必由之路。另外目前各大圖書館需要進行優化的重點仍舊在數據的立體分布,數據的多層分析,數據分析結果價值等幾個具體方面。
二、高校圖書館大數據可視化分析系統的優化設計基礎
(一)數據來源可靠性。高校圖書館大數據可視化分析系統數據是分析基礎,沒有正確數據支持整個分析系統的優化無從談及,從質性來說,系統收集的數據都是高校圖書館系統統計提供的初步數據,存在無序性和混合性的特點,整體沒有較高的使用價值。所有原始數據需要經過專業技術人員運用系統處理才能根據需求進行合理歸納,輸出有效數據流。但是數據源的基礎可靠性是一切數據輸出的根本,只有保證數據來源的可靠性才能保證大數據的分析的正確性。
(二)數據內容處理高信度。高校圖書館大數據可視化分析系統進行數據分析需要對來源可靠的數據進行智能化專業化的的數據分析,分析過程中需要按照實際利益要求進行分類優化處理。數據內容處理的高信度是系統處理優化的重點之一,只有準對數據特點對數據進行規范處理才能保證數據內容處理的高信度,才能輸出具有高價值的有效數據,否則所有其他工作將變得毫無意義,失去應有的價值。
(三)數據的處理的合理性。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大數據可視化分析系統也不斷進行優化革新,無論是從數據收集系統上還是大數據計算、分析儲存、導出系統上,但是無論科技如何發展,技術如何革新,數據處理人員重點還是應該回歸數據處理的合理性問題上,數據上應該進行數據質量分析和數據合理化分析,對缺失數據值、異常數據值進行分析匯總處理,進行合理的對比、統計和分析,盡量保持數據的準確性,合理性,把數據誤差盡量控制在較低范圍,這是分析系統優化的基礎要求。
三、高校圖書館大數據可視化分析系統實現方法
高校圖書館數據來源主要為高校學生和高校教師,部分開放圖書館社會人員也有占比,今年來高校擴招,社會終身學習的提倡,引起數據流通總量的增長,圖書館數據儲存信息主要為讀者的習慣行為、日志數據、圖文音像等資源。合理運用可視化分析系統對采集數據進行處理分析,發現數據間的規律和隱性關系是分析系統完整實現數據價值的的重點。我們針對數據資源呈現形式,將圖書館大數據可視化分析系統分為大數據分析管理和大數據分析與可視化變現以及高校數據中心網絡云處理幾個大部分,每部分根據高校數據特點結合圖書館原有分析系統構架進行控制優化。另外可視化分析流程我們采用高校數據流獲取到原始數據,再由數據處理系統處理原始數據,最終處理數據經過可視化組建處理后進行可視化系統的實時更新。
總之,高校圖書館大數據可視化分析系統的優化設計基于高校特點,結合中大型圖書館可視化系統已有構架進行完善優化,最終達到價值數據的高效輸出。個分析系統的優化設計為未來高校圖書館建設發展提供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代雙鳳,董繼陽,薛健.科學計算中大數據可視化分析與應用[J].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2014,6(3):275-281.
[2]張青,陶彩霞,陳翀.移動互聯網數據可視化技術及應用研究[J].電信科學,2014(10):8-14.
[3]黃吉宇.圖書館大數據可視化分析系統的設計與實現[EB/OL].新華網,201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