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蕭笑
【摘要】目的:總結剖宮產的圍術期護理干預方案以及干預效果,為剖宮產護理提供參考。方法:選擇我院2018年6-10月行剖宮產分娩的78例產婦,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綜合護理的對照組、觀察組,各39例。對比2組剖宮產產婦護理期間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情緒評分情況。結果:觀察組剖宮產產婦護理后疼痛評分以及情緒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給予剖宮產產婦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可以穩定產婦情緒、降低產婦疼痛感、提高產婦護理滿意度,具有應用價值。
【關鍵詞】剖宮產圍術期護理干預疼痛情況心理情緒
【中圖分類號】R181.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2-154-01
剖宮產是解決巨大兒、多胎兒、胎位異常、產道異常等高危產婦取胎的重要手段,可以降低母嬰風險性。剖宮產是無法自然分娩產婦的人工終止妊娠法,為了通過職工取出胎兒,所以剖宮產切口較大,術后切口疼痛導致產婦手術切口延遲愈合、出血、尿潴留等并發癥情況,增加產婦心理負擔[1]。為了促進剖宮產產婦產后恢復、降低產婦疼痛感,強調圍術期護理干預的積極意義。基于此,本文就我院剖宮產產婦為例,對比綜合護理、常規護理干預對產婦的預后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實驗對象選自2018年6-10月,總計78例。納入標準:(1)有明顯剖宮產指征的產婦;(2)檢查胎兒、產婦情況良好;(3)分娩方式產婦、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心理精神障礙產婦;(2)合并傳染病產婦。進行隨機數字表法分組研究,倫理委員會批準。對照組39例產婦年齡區間22-40歲,年齡中位數(26.50±3.20)歲;孕周區間37-40周,孕周中位數(38.50±0.50)周;學歷情況:小學3例,初高中28例,大專以上8例;初產婦29例,經產婦10例。觀察組39例產婦年齡區間22-38歲,年齡中位數(26.80±3.65)歲;孕周區間37-41周,孕周中位數(39.20±0.80)周;學歷情況:小學2例,初高中30例,大專以上7例;初產婦30例,經產婦9例。2組剖宮產產婦一般資料比較,P>0.05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本組產婦常規護理,包括術前常規檢查、產婦生命體征監測、術前禁飲食等準備工作以及手術室環境調節、術后母嬰護理、置管護理、手術切口護理、新生兒喂養護理等。
觀察組——常規護理基礎上落實剖宮產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1)術前心理護理干預。剖宮產手術有明顯創傷性,所以對產婦生理、心理影響明顯,尤其是初產婦,負性心理狀態直接降低產婦痛閾值。護理人員通過和產婦之間的有效溝通鼓勵產婦主訴,結合產婦情緒誘因落實針對性心理護理,并說明情緒和疼痛感之間的關聯性,告知產婦術后疼痛時間點、時間等,使產婦能夠更充分的理解疼痛。另外,在了解產婦剖宮產認知的基礎上講解手術、麻醉方法、技術的成熟性,以建立產婦心理準備。同時,向產婦說明止痛藥的應用價值、對嬰兒影響小,以消除產婦手術恐懼感、顧慮。(2)術中護理。剖宮產中護理人員做好手術室滅菌處理,包括手術床、麻醉臺、手術器械等,以減少產婦術后感染并發癥情況。同時,減少剖宮產期間人員出入,以降低細菌入侵率。同時,剖宮產中給予產婦鼓勵,以提高產婦手術依從性、分娩配合度。(3)術后疼痛護理干預。遵醫囑進行鎮痛,指導產婦術后深呼吸、穴位按摩,關注產婦表情、動作,進行疼痛程度評估,并結合產婦年齡、受教育程度等以聊天、聽音樂等方式分散產婦注意力、緩解疼痛。另外,住院環境布置上需維持安靜、清潔狀態以及柔和光線,擺放綠色植物。同時,和家屬溝通,強調家庭支持的重要性,通過給予產婦長關心的同時使產婦感受到溫馨的家庭氛圍,避免產后抑郁情況[2]。
1.3統計學方法
以統計學軟件包——SPSS21.0計算78例產婦實驗觀察指標數據結果。計數觀察指標(護理問卷調查結果)以%形式展開,進行x2檢驗;計量觀察指標(情緒、疼痛評分情況)以x±s形式展開,進行t檢驗。若統計學結果P<0.05,表示2組產婦對比指標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疼痛評分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產婦護理干預期間疼痛評分改善情況見表1。經統計學計算,干預后觀察組產婦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2情緒評分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產婦護理干預期間焦慮、抑郁情緒評分改善情況見表2。經統計學計算,干預后觀察組產婦情緒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以及干預前,P<0.05。
2.3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產婦護理干預后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見表3,總滿意度分別為97.43%、79.48%。護理總滿意度經統計學計算,P<0.05。
3討論
剖宮產是保證難產產婦、胎兒生命安全的重要手術方法,難產(胎兒窘迫、產道異常等)、妊娠并發癥(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子癇、妊高征等)、合并癥(子宮肌瘤、心臟病等)等均為手術指征,剖宮產手術切口較大,延長了產后愈合時間。另外,剖宮產產婦術后疼痛嚴重,對產婦生活質量影響明顯。綜合護理干預通過術前心理護理、術中配合、術后疼痛護理可以降低產婦疼痛,提高產婦產后生活質量。李健萍研究指出,強化剖宮產產婦圍手術期護理可減輕產婦焦慮、抑郁心理,提高剖宮產手術安全性、護理滿意度[3]。
實驗結果和韓露霞,左靜研究結果有一致性,觀察組產后出血、感染、抑郁、疼痛等并發癥發生率12.0%低于對照組32.0%,P<0.05[4]。
綜上所述,優化剖宮產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是促進產婦預后恢復的關鍵,具有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娟.剖宮產圍手術期護理的臨床應用與分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8,29(5):627-628.
[2]殷紅巖.剖宮產產婦圍手術期護理中健康教育路徑的應用與價值分析[J].保健文匯,2018,(5):70.
[3]李健萍.剖宮產產婦圍手術期護理中健康教育的應用及意義評定[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33):366.
[4]韓露霞,左靜.優質護理在剖宮產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4):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