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曼立 張佳艷
【摘要】目的:分析對手部燒傷患者行康復護理干預對治療效果的影響效果。方法:選取75例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手部燒傷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入院時間為間2016年1月~2018年10月,以護理方式的不同分兩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設為對照組(37例),實行康復護理干預的患者設為觀察組(38例),比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情況。結果:經(jīng)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心理功能評分以及軀體功能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觀察組患者的Barthel評分以及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康復護理干預應用于手部燒傷患者的治療中可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并改善患者的心理功能、手部功能以及生活質量,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手部燒傷;康復護理;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2-184-01
對于手術患者,需在治療過程中給予有效的護理配合,改善患者心理功能,提高治療依從性,促進手部功能的恢復,最終提高生活質量[1]。現(xiàn)為了探究將康復護理干預應用于該疾病患者的治療中的臨床效果,特選取75例該疾病患者(入院時間為2016年1月—2018年10月)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探究其臨床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75例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手部燒傷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入院時間為間2016年1月~2018年10月,以護理方式的不同分兩組。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范圍為3歲~80歲,平均年齡(42.03±4.01)歲。嚴重程度:重度12例,中度18例,輕度7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范圍為3歲~80歲,平均年齡(45.93±4.23)歲。嚴重程度:重度13例,中度17例,輕度8例。經(jīng)過統(tǒng)計學處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年齡、性別以及燒傷程度)等均沒有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行常規(guī)護理,包括飲食護理、傷口護理、健康教育、手部彈力手套加壓治療護理以及手部功能鍛煉護理等。
給予觀察組患者行康復護理,包括(1)心理護理:強化與患者的溝通技巧,關心、同情。理解患者,通過嫻熟的操作技術以及溫柔體貼的言語換取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放松情緒,并讓家屬增加陪伴時間,鼓勵患者重拾工作、生活的熱情。如患者為兒童,可通過講故事,玩玩具等方法轉移患兒注意力,增加患兒的治療配合度;(2)健康教育:對手部燒傷的相關知識進行健康教育,并對患者或患者家屬詳細講明康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及康復的必要性;(3)創(chuàng)面護理:對患者的創(chuàng)面性狀以及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如疼痛強烈,可遵醫(yī)囑行止痛藥物緩解。對創(chuàng)面分泌物要定時清洗,清洗時應用無菌棉球輕柔擦拭,確保創(chuàng)面干燥。并對無細胞真皮定時修剪。每日早、晚各進行一次室內動態(tài)空氣消毒,并定期做一次空氣細菌培養(yǎng);(4)運動康復護理:掌指關節(jié)回受燒傷形成的手部瘢痕影響,造成關節(jié)粘連和僵硬,因此,康復運動的主要目的是恢復掌指關節(jié)以及各指間關節(jié)的主動運動功能。因此,護理人員對患者需每日進行四次運動康復護理,指導患者進行手指屈伸功能訓練、握拳、對指以及拇指對掌等運動,每次十五分鐘,對手部的協(xié)調運動要全面、精細,并以循序漸進為原則,使關節(jié)活動范圍達到最大。并利用球體、分指板以及握力器對手指的握力和屈曲進行輔助訓練,待患者可進行主動訓練后,應練習拿筷子、握器具等日常生活能力。(5)加壓療法護理:緩解瘢痕增生的主要方法為彈力加壓包扎,術后拆線后,將彈力手套給患者穿戴,預防瘢痕增生的發(fā)生;(6)溫水療法護理:待傷口愈合后,每日兩次進行新潔爾滅溶液水浴,濃度為5%,每次半小時,同時進行關節(jié)的屈伸功能訓練,護理人員可根據(jù)患者的恢復情況輔助其練習。對于小兒患者,因多數(shù)小兒喜歡玩水,可以溫水療法為主,水中放置一些體積較小的玩具,促進患兒進行抓拿練習,使患兒的皮膚彈性、血運,患兒的感覺以及手部功能更好的恢復。
1.3觀察指標[2]
根據(jù)BSHS-A簡明燒傷患者健康量表對患者的軀體功能以及心理功能進行評估,其中,心理功能包括情緒、體像兩個次領域;軀體功能包括手的功能、角色活動以及獨立活動三個次領域,每項滿分100分,分值與恢復程度成正比。
以Barthel評分量表為依據(jù),根據(jù)患者治療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分,滿分100分,分值與生活能力成正比。
將我院自制的住院患者滿意度問卷調查表發(fā)放至患者手中,讓患者根據(jù)住院感受自行填寫,確保表格真實有效,滿分100分,分值與滿意度成正比。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正態(tài)計量數(shù)據(jù)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樣本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BSHS-A量表評分情況經(jīng)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心理功能評分以及軀體功能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對比生活質量以及護理滿意度評分情況經(jīng)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Barthel評分以及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手部屬于暴露部位,燒傷發(fā)生后易產(chǎn)生瘢痕攣縮、增傷,導致手指過伸或屈曲畸形,對患者的工作能力以及生活能力造成較大影響,因此對手部燒傷患者的康復治療、護理尤為重要[3]。
本研究表明,經(jīng)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心理功能評分以及軀體功能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觀察組患者的Barthel評分以及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究其原因,康復護理干預是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心理功能康復、手部功能康復以及生活能力康復四方面進行系統(tǒng)化的護理干預,以患者為中心,通過心理護理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再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更正確的配合治療,最后通過溫水、加壓以及運動等康復護理預防手部瘢痕增生的發(fā)生,促進患者更好的康復,效果顯著[4-5]。
綜上所述,給予手部燒傷患者行康復護理干預效果較佳,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劉亦峰,劉森,周榮芳,等. 大面積深度燒傷伴雙手深度燒傷的治療策略[J]. 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電子版),2015,1(9):27-29.
[2]雷芳,唐有玲,陳佩,等. 運動療法聯(lián)合自制簡易矯形器治療兒童手部燒傷瘢痕攣縮的療效觀察[J].中華燒傷雜志,2014,30(6):477-481.
[3]黃珍霞,許樂,李琳,等.手部燒傷患者運動功能臨床康復評價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5):583-587.
[4]雷芳,唐有玲,陳佩,等. 運動療法聯(lián)合自制簡易矯形器治療兒童手部燒傷瘢痕攣縮的療效觀察[J].中華燒傷雜志,2014,30(6):477-481.
[5]黃珍霞,許樂,李琳,等.手部燒傷患者運動功能臨床康復評價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5):583-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