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雅莉
【摘 要】敦煌舞是我國古典舞蹈的精華,具有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與價值。它的舞蹈素材來源于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在中國古代舞蹈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促進中國傳統舞蹈藝術的拓展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飛天舞屬敦煌舞中的古典舞的分支,來源于敦煌壁畫中的飛天,飛天舞姿是由身體構成“s”型的曲線,大多出現出跨提腰移肋骨,從而讓身體出現大幅度,夸張的造型,加上重心的推移,氣息的運用,讓人感覺真的“飛在天上了”。
【關鍵詞】敦煌舞蹈;飛天舞姿;風格;曲線
中圖分類號:J7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3-0112-01
敦煌舞是中華藝術園地里的一朵耀眼的奇葩,在世界古典舞蹈中別具風格,飛天舞屬敦煌舞中的古典舞的一個分流,是以敦煌壁畫中的飛天為素材進行創作的,有著異域的風情,而又糅合了中原舞蹈的精華。敦煌飛天舞在特殊的歷史文化背景上產生,有著重要的價值,拓展了中國傳統舞蹈藝術,推動了中國舞蹈藝術的發展。
一、飛天舞姿有著多元文化元素
飛天舞姿的造型是從敦煌舞壁畫中提煉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姿態,它不同于傳統的中原舞蹈,有著濃厚的異域風情,有點印度舞蹈的味道,而又糅合了希臘舞蹈、西域舞蹈與中原傳統文化的舞蹈,是有中國特色的一種舞蹈形式,它以衣裙飄曳,彩帶的飛動托載著的飛天,無羽無翅,與彩云共配于舞蹈的境界之中。是炎黃兒女中的藝術家的智慧與心血凝成的作品,在世界藝術之林中大放異彩。
二、飛天舞姿有著優美的曲線
曲線能展示出千姿百態的美,曲線能表達出深刻的哲理與人生的豐富情感。飛天舞姿是敦煌壁畫舞姿中最輕盈飄動、妙曼婀娜的一種舞蹈流派,有著優美的曲線。無論是20世紀80年代創作的灑脫嬌媚、富有變化《絲路花語》《大夢敦煌》中高超非凡、富有詩意的“反彈琵琶”,還是之后創作的《飛天》中輕盈自如、自由翱翔的舞姿,都完整地展現了敦煌飛天舞的曲線之美。飛天舞姿以“S”曲線為主體舞姿。舞者從頭開始到踝結束進行異向扭動,呈現出“S”型的彎曲造型,舞時不斷調整從頭到腳的各個關節、將肩、胸、胯、膝沿“S”進行維妙維肖的配置與柔軟的變換,變換時將柔和、直角、擰身型等不同的曲線形態也表現了出來,分寸感把握的很好,不僅將“S”型的三道彎和多道彎的曲線展示出來,而且在勾腿、端腿、飛旋、踏步、合掌、抱拳等曲線運動中表現出眾多的圓形圖案,從而將敦煌舞蹈獨特的美感顯示出來。
飛天舞姿是創作者在對敦煌壁畫進行細致的觀察之后,以“S”曲線為主體,結合人的身體在運動中的協調性,輔以弧線運動形式,把身體的線條、結構與運動軌跡以柔軟的弧型進行展示出來,使舞姿呈現出絢麗多姿、溫婉飄逸、風情萬種的美感,人們觀看后有對生活哲理的追思,有對人生情感的回味,從而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舞蹈風格。
三、飛天舞姿有著奇妙的變化美
(一)動與靜的置換美。飛天舞姿的變化之美是“動”與“靜”構成的一種藝術之美。作為舞蹈,動態是主要元素,但是只有動態的表現,就會顯得不太和諧與優美,要動與靜均有,而且要進行轉換,才能使舞蹈達到完美的藝術境界。飛天舞姿在動靜結合中張揚著多元文化因子,將舞蹈藝術的表現力和美感的完美地展示了出來。靜動置換,以柔化剛是飛天舞蹈的主旋律。無論在肢體的展現與運動的變化上,還是在口鼻的呼吸與眼神的閃爍上,都有著動與靜相結合的方式。飛天舞蹈的節奏分配上以快與慢進行對動與靜之美的闡述、通過調節呼吸的緩慢與快速,將肢體力度的不同與幅度帶動起來,展現“S”型舞姿不同角度的形態變化。同時在展現“S”型舞姿時,將柔美深邃與跳躍敏捷表達在眼神的運用上,把人物的情緒變化表現得維妙維肖。從而使飛天舞的絢麗多姿、灑脫嬌媚的變化之美通過這些“動”與“靜”的變化,充分地展示出來。
(二)虛與實的搭配美。敦煌壁畫在藝術上很重視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追求形象與表意的完美統一。因此,虛與實的搭配美也是敦煌飛天舞蹈的一大特色。飛天舞蹈的實境是指藝術家與演員將多元文化影響下的飛天形象進行提煉,進行動作造型,而飛天舞蹈的虛境則指通過“S”曲線動作姿態表達出來的生活哲理與人類的思想感情。敦煌飛天舞虛實相生、妙合無垠的意境之美,讓人感覺真的“飛在天上了”。飛天舞以輕盈飄舞的飄帶來表現在天上飛行的自在悠閑,再加上氣息,眼神和意境,與那種飛升上仙的仙氣,人們觀看后就好像感覺自己在云里霧里穿梭著,感覺自己很輕,很有仙氣,它以扭動的身軀來表現敦煌飛天中在天上飛翔的樣子。以大幅度,輕盈的體態化為流暢的長線條來展現,就像壁畫里走出來的仙人一樣。加上優美的音樂,演員的眼神,氣息,通過演員自身理解的意境,舞臺的效果和服裝,這所有相結合,給人一種真的身離其境的感覺,讓人感覺真的回到了幾百年前,真的在跟壁畫里的人物交流。
總之,敦煌飛天舞蹈是多元文化的融合與發展,富有濃郁的異國情調的底色,而又以中原文化為載體與發展。是敦煌舞蹈與其它類別的舞蹈有著鮮明的區別,飛天舞蹈則是敦煌舞蹈藝術的一朵奇勛葩。飛天舞姿是由身體構成“s”型的曲線,加上重心的推移,氣息的運用,讓人感覺真的“飛在天上了”。
參考文獻:
[1]李婷婷.敦煌舞教學中的美感訓練[J].甘肅教育,2011(3).
[2]高金榮著.敦煌舞蹈[M].敦煌:敦煌文藝出版社,1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