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智
[摘要] 目的 觀察不同方法治療肝膽結石病的臨床療效,從而為臨床下一步研究提供借鑒。 方法 隨機將方便選取該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8肝膽結石患者分為兩組,每組44例。觀察組行腹腔鏡微創治療,對照組行常規手術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 結果 ①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分別為(58.41±5.69)min、(60.88±7.89)mL、(20.51±2.86)h、(8.1±1.4)d;對照組分別為(78.42±6.71)min、(131.49±10.75)mL、(36.94±3.34)h、(15.0±2.2)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2.561,3.169,2.886,3.658;P<0.05);②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9.09%)明顯低于對照組(27.2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885,P<0.05)。 結論 腹腔鏡微創術治療肝膽結石病效果理想,不僅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而且安全可靠,預后質量好,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腹腔鏡微創術;肝膽結石病;臨床療效;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 R657.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1(a)-0018-03
近幾年,肝膽結石已經成為臨床中多見的疾病,根據結石位置的差異,它又包括肝內膽管結石、肝總管結石以及膽囊結石等類型[1]。該疾病病情較為復雜,再加上其生理解剖結構較為特殊,病變累及范圍較廣,所以給臨床治療帶來較大的困難。如若治療不當,則不僅會提高出現不良反應以及復發的風險,甚至還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選擇何種手段治療肝膽結石病成為目前人們研究的熱點[2]。如今,隨著腹腔鏡術的不斷發展完善,其應用于治療肝膽結石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3]。該研究方便選擇該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8肝膽結石患者,觀察不同方法治療肝膽結石病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將方便選取的該院收治的88肝膽結石患者分為兩組,每組44例。該研究經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其中對照組男25例,女19例;年齡:32~64歲,平均年齡:(48.2±2.6) 歲;病灶位置:3例肝總管、30例膽總管、11例膽囊;結石體積: (1.9 cm×1.5 cm)~ (4.3 cm×1.8 cm)。觀察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32~65歲,平均年齡:(48.3±2.7)歲;病灶位置:4例肝總管、30例膽總管、10例膽囊。結石體積: (1.8 cm×1.4 cm)~ (4.3 cm×1.9 cm)。納入標準:①通過CT以及B 超等方式確診者;②對相關藥物不過敏反應者;③未發現手術禁忌癥者;④同意該次研究者。排除標準:①伴有器質性疾病者;②伴有藥物或手術治療史者;③臨床資料不全者。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術前,兩組患者均給予彩超以及CT等常規檢查項目,觀察記錄結石數目與部位,并囑咐患者禁食,實施常規補液、抗感染治療及消毒后,行硬膜外全身麻醉;①對照組給予常規開腹術,主要過程包括: 取平臥位,選擇右側肋緣下處行一切口,游離與肝膽附近組織,完全顯露膽總管。通過術前判斷的結石部位,將結石取出。如果膽囊伴有較多結石則應將其切除,最后實施膽道造影以確保結石全部取出。留置引流管,使用生理鹽水徹底清洗病灶處。將腹腔關閉并實施抗感染治療;②觀察組行腹腔鏡微創術治療:待麻醉起效后,建立二氧化碳氣腹,分別選擇劍突下方以及右下方為穿孔點,然后進入腹腔,游離膽囊管,切斷膽囊動脈并剝離膽囊。將可吸收夾置于膽囊管處以防止膽囊內部結石進入膽總管。于膽總管前壁與膽囊管總管交點處行一切口,通過劍突下穿孔點置入纖維膽道鏡并將結石取出。手術完成后,利用0.9%氯化鈉溶液多次清洗膽道并置入" T" 管,同時將膽囊切除并留置引流管。術后,兩組均給予營養支持、抗生素等輔助治療。待患者清醒后,靜注抗生素。術后3 d將引流管拔出,術后1周夾閉 T 形管,并于手術21 d后實施T 管造影。
1.3? 觀察指標
①手術時間;②住院時間;③術中出血量;④術后排氣時間;⑤兩組生活質量(SQLS量表進行評估)及心理狀態評分(SAS量表與SDS量表進行評估);⑥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結果分析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其它指標分析
觀察組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評分等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如今,隨著人們作息習慣以及飲食方式的不斷變化,肝膽結石發病率越來越高,且向低齡化趨勢發展。大部分學者認為膽固醇代謝紊亂、膽汁分泌量降低以及膽道感染等方面是造成肝膽結石的重要因素[4]。該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黃疸、化膿性炎癥、發熱以及胸背脹痛等癥狀,嚴重者甚至造成休克,極大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安全[5],所以積極尋找安全高效的方法治療肝膽結石成為如今人們研究的熱點。
目前,臨床中治療肝膽結石一般首先利用 CT以及B 超等方式觀察病情程度,然后采用藥物或者體外碎石法實施治療,然而藥物療法排石效果不甚理想,特別對伴有梗阻性膽管結石病例[6],如果給予排石藥甚至可能會使病情惡化而危及患者的身體健康。所以手術成為治療肝膽結石的一線方案[7]。臨床中往往需要根據病情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的術式如膽腸吻合引流術以及部分肝臟切除術等。然而上述手段均為開腹術范疇,雖然其可有效治療肝膽結石,但由于其需要通過膽總管切口處取石,所以創傷性較大,再加上該術式手術時間較長,提高了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率,不利于病情的康復,少數病例甚至發生復發情況,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近幾年,微創術在臨床中越來越廣泛,與常規術式比較,腹腔鏡微創術具有安全可靠、花費低廉以及病情恢復快等優點,再加上腹腔鏡使手術視野更加清晰,有利于協助臨床醫師準確掌握結石位置以及數目,保證了手術的順利完成,同時該術式還改善了肝膽結石清除率,減小了腹腔處污染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另外腹腔鏡微創術不會于切口處產生顯著瘢痕,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腹腔鏡微創術主要包括以下優點:①手術視野好,可明顯改善切除的完整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②結石去除率高;③手術時間短,并發癥少,且可對深部、微小結石準確定位。雖然腹腔鏡微創術治療效果理想,但筆者認為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①對術者操作水平以及經驗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就要求術者熟悉各種腹腔鏡術中相關器械,并注意控制切口長度;②若伴有肝硬化、膽囊炎以及器質性疾病等患者,制定腹腔鏡術方案時,還應注意個人體質以及手術耐受性等情況;③伴有急性胰腺炎、化膿性膽管炎等疾病者,行采用開腹術進行治療。該研究發現,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相關研究報道一致[8],提示腹腔鏡術式有利于病情的快速康復;有關研究發現[9],腹腔鏡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25%,開腹組為25.30%;這與該研究結果一致,該文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9.09%)明顯低于對照組(27.2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腹腔鏡術安全性高,保障了患者的身體健康;該研究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以及心理狀態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這與相關研究報道一致[10],提示腹腔鏡術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緩解了患者的心理壓力,促進了醫患關系的和諧發展。
綜上,腹腔鏡微創術治療肝膽結石病效果理想,不僅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復,而且安全可靠,預后質量好,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劉鑫,高再生,劉春慶 ,等.腹腔鏡微創治療肝膽結石患者的效果觀察 [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30):99-101.
[2]? 石建偉,姜振國.腹腔鏡微創治療肝膽結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外醫療,2017,36(15):75-77.
[3]? 付云.腹腔鏡微創治療肝膽結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討[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13):99-100.
[4]? 王天平,許偉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保膽取石術治療膽囊結石 60 例療效觀察[J].陜西醫學雜志,2016(2):193-194.
[5]? 李周靖.腹腔鏡微創治療肝膽結石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7(6):104-105.
[6]? 卿小松,王學文,賴釗.腹腔鏡微創治療肝膽結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4(32):28-29.
[7]? 張文寧.開腹手術與腹腔鏡微創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囊炎的臨床效果比較[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24):86-87.
[8]? 柳艷國.腹腔鏡微創治療肝膽結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27):3786-3787.
[9]? 徐展鑠,李雪蓉.常規手術與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膽囊結石的安全性及預后分析[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5, 7(2):74-76.
[10]? 王學祥.膽道鏡結合腹腔鏡微創治療肝內外膽管結石的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6,37(12):2936-2937.
(收稿日期: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