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文潔
摘 要:輔導員隊伍的心理素質水平、工作狀態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和維護校園穩定有著重要影響。各項調查結果顯示輔導員存在一定的心理壓力和心理健康困擾,而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大學生的成長又有著不可忽視的潛在影響。
關鍵詞:輔導員;心理健康;能力提升
一、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的現狀
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維護高校穩定的重要組織保證。輔導員隊伍的心理素質水平、工作狀態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和維護校園穩定有著重要影響。長期以來,研究者對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問題展開了諸多研究??v觀以往的研究,大多是研究者基于個人經驗的理論探討,認為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質、多重角色的沖突和職業發展的壓力等原因,高校輔導員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并據此提出相關對策建議。也有一些研究者利用自編或標準化的測量工具對輔導員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實證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輔導員存在一定的心理壓力和心理健康困擾,而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大學生的成長又有著不可忽視的潛在影響。
二、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的意義
來自社會、學校、學生、自身的壓力給輔導員的工作、生活、學習造成諸多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這支隊伍的戰斗力,制約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因此,更多地關注高校輔導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正確地予以疏導和排除,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加強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發揮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努力創造輔導員和諧的“心”世界。
三、高校輔導員面臨的心理問題
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及教育改革與發展對高校輔導員提出了新的挑戰,輔導員面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一)工作壓力
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目前高校輔導員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常事務性工作繁瑣且細致,如果教育工作得不到師生的理解和支持,就會導致教師心理素質降低,產生挫折感、失敗感。
(二)職業認同
輔導員的職業認同是對所從事輔導員工作的肯定性評價,它是對工作滿意度的認可和肯定。因此,輔導員對其職業認同度越高,工作滿意度越強,那必將會激發其對于工作的積極性和奉獻度,也同時會使其自身體會到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與責任心。所以,當輔導員投身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并由衷的熱愛和喜歡這份職業,那么帶給學生的也將是積極地心態,從而對學生工作的穩定和傳承起到有利作用,對學生工作的創新和開展起到推動作用。
(三)職業倦怠
新時代輔導員的工作價值觀越得不到實現,其離職傾向就越高。當輔導員工作任務重,面對極大的壓力,產生心理焦慮時,他的職業成就感得不到充分滿足。當輔導員的工作價值觀能實現時,他們的工作滿意度便會隨之上升,對組織越發信賴,工作積極性得到提高,產生職業倦怠念頭的幾率就更小。因此,提高輔導員的薪酬標準、增加升遷機會、拓寬個人發展路徑等,滿足輔導員自我實現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工作滿意度,減少職業倦怠傾向,使輔導員隊伍更加穩定,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四、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的目標
通過開展一系列學工干部活動,開展理論學習、實操演練、學術研究、研討交流等,使輔導員能夠有所感悟、有所收獲、有所成長,關注到自身心理健康,強化自身心理健康意識、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育人育己。讓心理成長輔導員工作室成為輔導員心理滋養和交流學習的平臺、自我學習成長的搖籃和創新育人理念方法的孵化站,推進我校輔導員工作的專業化、品牌化,不斷提升我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和水平,創建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五、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研究的方法及途徑
(一)完善輔導員心理成長輔導員工作室的硬件條件
優化環境,營造良好的育人自育氛圍,為輔導員工作室成員提供培訓、服務,理論知識學習的場地,資料搜集的平臺,拓展專業成長和發展的空間,使工作實踐能力得到加強、理論水平得到提升,不斷提升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和水平。
(二)注重輔導員自身素質提高
通過講座教學、團體訓練、個案訪談、心理沙龍等形式加強自我心理調適,促進心理成長。強化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既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客觀需要,又有利于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網絡。輔導員可以通過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學習,開展心理輔導與心理沙龍、參與學生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
(1)“心理成長”。開展學工干部專題講座、開設工作坊將知識教育、能力培養和心理健康有機結合,為輔導員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解決心理困惑,提供專業指導,促進積極心理品質培育。
(2)“心理減壓”。承認自己在壓力情境中存在消極、沖突、痛苦的情緒反應,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來宣泄自己的情緒。不定期開展網絡朋輩督導學習,幫助輔導員緩解心理沖突,提升工作幸福感,借助輔導員心理工作室讓輔導員在工作之余參加各類體藝活動,既強身健體、陶冶情操,又愉悅身心、紓解壓力。
(3)“素質提升”。邀請專家從醫學角度看待心理問題,豐富輔導員的心理健康知識,提高覺察能力。舉辦“提高助人技能暨兼職心理咨詢師工作開展研討”心理沙龍,緩解心理疲勞、心理焦慮、心理挫敗感,提振輔導員職業自信心和職業歸屬感及成就感?!奥牎邸薄o導員沙龍,與四級心理健康教育網絡第二級相聯,培訓輔導員傾聽與表達能力,促進師生關系、與學生溝通交流。
(4)“職業發展引領”?!靶Φ镊攘Α薄o導員情感工作坊,與四級心理健康教育網絡第一層面相聯,增強職業情感,鞏固職業熱情。根據輔導員職業發展建立學研小組,提升輔導員專業素養和學術研究水平,促進輔導員的職業化、專業化與專家化,不斷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智昱.高校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探析[J].心理健康教育,2009(05).
[2] 彭杰芳,謝松平.淺談當代高校輔導員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J].傳奇 傳記文學選刊,2013(02).
[3] 皮丹丹,汪瑛,張建人.新生代中學教師工作價值觀、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