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
“能量過剩”簡直就是萬惡之源,它不僅導致肥胖,影響外在美觀和日常生活,帶來心理問題,更重要的是,還會引起多種疾病。
能量過剩,病紛至
在遠古時期,食物供給不能保證,那些具有生存優勢的個體被自然選擇留下來,產生了節約基因(能讓機體代謝處于節約狀態的基因),在飽餐后可使機體分泌大量胰島素,將食物轉化為能量存儲下來。但到了現代,飲食結構變了,肉食和精細食物開始占主導地位,不僅食物供給能得到基本保證,人們還常常攝入高營養食物,而節約基因卻繼續行使著儲存能量的職責,結果脂肪在體內大量囤積,超重、肥胖隨之而來。肥胖是能量過剩的表象,其實質性危害是引起多種疾病的發生,尤其是腹型肥胖。肥胖可引起如下問題。
1.激素分泌異常? 比如,肥胖女性因卵巢功能障礙而導致多毛、月經周期延長、閉經和不孕;肥胖男性因雄激素減少、雌激素增多,可表現出輕度性功能低下、陽痿和性欲減退。
2.骨病? 肥胖者常伴有腰、腿痛,嚴重者可影響關節活動。同時,由于長期體重負荷過重、活動減少,肥胖者可發生骨質疏松癥和腰椎、膝、踝等關節骨質增生,進一步加重關節病變。
3.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征? 中度肥胖者即可有胸悶、活動時氣短等癥狀;重度肥胖者因頸部脂肪沉積,易出現舌體肥大、舌根后墜,造成鼾癥、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導致缺氧,嚴重時可出現神志不清及嗜睡。
4.肝膽病變? 肥胖者往往存在血脂異常,甘油三酯在肝臟中蓄積,從而形成脂肪肝,且易發生膽固醇結石。
5.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 肥胖者血管內皮下存在脂質沉積,會逐漸形成動脈硬化,繼而引起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血管病變。
6.糖尿病? 肝脂肪浸潤和持續高胰島素血癥可引起胰島素抵抗,胰島素長期過度分泌,隨之而來的是胰島細胞功能衰竭和糖尿病的發生。
7.其他? 肥胖是食管癌、結直腸癌、乳腺癌(絕經后婦女)、腎癌和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素。超重或肥胖可能增加男性患乳腺癌、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和前列腺癌的風險。腫瘤發生與肥胖引起糖代謝異常和過量胰島素、免疫反應的炎癥機制等有關。
能量過剩,誰之過
1.人種之過? 全球有58%的糖尿病與肥胖有關,由于東西方人的基因不同,中國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有研究指出,美國人脂肪含量占體重的30%時才有患糖尿病的危險,而中國人脂肪含量占體重的23%時就可能患上2型糖尿病了。
2.基因之過? 有些人容易肥胖,有些人不容易肥胖,這與家族中的基因有關。肥胖、糖尿病及高血壓都有家族遺傳傾向。
3.飲食之過? 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是影響體重的重要因素。比如:喜歡吃甜食、油炸食品的人更容易肥胖,而肥胖者攝入甜食后,容易產生饑餓感,會刺激食欲,造成食物再攝入,形成惡性循環;有研究顯示,每天用50克糙米代替精白米,可使糖尿病發病危險下降16%;等等。
5.看電視之過? 美國一家研究機構發現,每天看電視兩小時,可增加14%的糖尿病發生風險。看電視是所有靜坐活動中健康風險最高的一種,原因可能是,看電視時往往很容易吃東西、喝飲料。
6.以車代步之過? 近些年來,很多人開始享受家庭小汽車帶來的舒適和便捷,但其“副作用”卻不易察覺。據統計,男性以車代步后,體重平均增加1.8千克,肥胖的可能性增加一倍。
7.運動量減少之過? 如今很多人普遍缺乏運動,結果肌肉含量下降,身體松弛,脂肪超標。
8.睡眠減少之過? 研究顯示,平均每日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肥胖的發生危險會增加1倍。人進入深睡眠狀態1小時后,生長激素分泌進入高峰,該激素除促進生長外,還能加速體內脂肪“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