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祖琴
【摘要】文化產業作為特殊的文化形態和經濟形態,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栽體,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正式提出“文化產業”的概念,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本文以探討中國文化產業經濟貢獻的影響因素為主旨,首先介紹了中國文化產業的現狀,其次重點介紹了中國文化產業經濟貢獻的影響因素,最后就中國文化產業目前的現狀以及對經濟貢獻的影響因素,提出了幾點發展策略。希望對有關人員以及部門起到參考借鑒的作用。
【關鍵詞】中國文化產業 經濟貢獻 影響因素
文化產業不僅僅只是一種文化形態,還是一種經濟形態。近幾年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文化產業受到空前的關注,贏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文化產業發展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
一、發展現狀
近幾年,我國的文化產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機遇,發展速度極為迅速。雖然現階段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前景一片良好,但還存在一些不足問題,主要表現為:第一,現階段我國的文化市場發展秩序有待進一步提高,文化市場體系需進一步完善;第二,文化創新能力、文化資源挖掘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第三,文化產業的發展缺乏有效的管理與引導,相關的管理法規需進一步健全;第四,各部門的管理機制有待完善,管理體系不夠健全。
二、影響因素
(一)來自于經濟方面的因素
文化產業是一個創作與銷售的過程,文學藝術創作、音樂創作、舞蹈、攝影、建筑設計與工業設計等都是文化產業的一部分,除了自身的基礎特征外,還具有產業屬性。文化產業想要發展,離不開大量財力的投入,資金的投入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了文化產業的發展程度。同時,文化產業發展又能夠帶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反向調節市場經濟結構。對于文化產業的所處地區的人們來說,當物質的需求得到滿足后,必然會追求精神需求。文化產業發展是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其主要功能是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精神糧食。
(二)來自于政府方面的因素
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是的支持,政府的支持對文化產業至關重要。政府對于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主要是起到引導、扶持的作用,政府在政策中對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規定,為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政府通過降低稅率、為引入的文化企業給予一定的財政專項資金支持,對文化企業的孵化以及后期發展創造良好的經濟支持條件。除此之外,以政府名義搭建的文化產業交流平臺,如各類文化產業發展高峰經濟論壇、文化領域相關專業論壇、國際大型文化展會活動的舉辦,搭建良好的文化發展交流平臺,對促進我國文化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文化資源挖掘的作用無可厚非。文化產業的發展,正因為國家政策、資金的大力支持以及良好的文化發展交流平臺,才會得到快速發展,實現經濟利益,帶動就業,從而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
(三)來自于基礎設施的因素
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往往代表著一個地區的經濟繁榮程度,也能夠通過基礎設施完善程度反映出該地區的文化特色。文化基礎配套設施建設是保障文化產業發展的硬件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上層建筑取決于基礎設施,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支持。文化基礎配套設施關系到了文化氛圍的構建,如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藝術展覽館等。文化基礎設施目的在于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不同的機構運用不同的設施,可以增加人民群眾的認同感。
三、發展策略
(一)加大文化產業的資金投入,培育優質文化企業
資金是制約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大因素,文化企業因缺乏充足的資金的投入,難以形成規模發展。文化產品孵化需要較長的時間鏈條,資金問題嚴重制約企業的良性發展。政府部門在考慮對文化企業給予專項資金政策、文化基金支持的同時,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給予適當寬松政策,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吸引社會資金對文化企業的投入。同時,扶植一批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文化企業,引導其在重大文化項目方向的發展,充分發揮其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帶頭效應。引導發展困難的文化企業展開自救,通過集資或融資等形式為企業發展提供匹配資金,促進有效健康發展。
(二)轉變文化消費觀念,提升民眾消費認知
近幾年我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經濟水平有了較大提升,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但民眾精神消費較為缺乏,對于文化娛樂方面缺少足夠的認識,對文化消費、為文化買單的觀念和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民眾的消費意識與文化產業的發展、產業經濟效益增長息息相關。只有不斷提升民眾對精神文化消費的認知,才能盤活我國的文化產業。政府以及社會各級媒體,要加大對民眾對文化娛樂的消費認知的引導,提高文化消費意識,同時創新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培育新的文化消費觀。
(三)完善政策支持體系,擴大對外發展
文化產業發展并不僅限于本地區、本國,同時還涉及不同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文化的出口消費涉及到了各個方面,非常復雜,這其中就包括了商品結構、項目的審批、稅率的優惠等問題。因此,有必要對這些復雜的流程加以簡化,對我國文化產業的文化出口提供便利條件。同時,對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相關政策進行科學調整,形成鼓勵、支持對外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的長效機制,營造良好的對外發展環境。
四、結論
我國的文化產業的發展,帶動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文化產業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經濟貢獻。對于文化產業,政府及有關部門必須要加以重視,要發揮自身的職能:政府出手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為文化產業創造發展的環境;政策上向文化產業傾斜,加大對我國文化產業的扶持;政府發揮引導作用,支持鼓勵企業、人民消費文化產業。這樣既提升了人民的文化素質,也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