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帆
【摘要】目前,企業之間交易往來最主要的結算方式之一是銀行承兌匯票,以我國目前階段來說,在票據出票、收票、背書周轉等各個環節銀行承兌匯票都要面對許多風險,所以企業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對銀行承兌匯票的各類風險進行科學分析及合理控制,以期推動企業融資活動的順利開展。本文以農行39億票據案為例,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與銀行承兌匯票風險控制相關理論,給出了提高我國銀行承兌匯票風險控制能力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銀行承兌匯票;風險控制;風險案件
一、銀行承兌匯票國內現狀
(一)銀行承兌匯票國內現狀
從2000年起,我國商業銀行承兌匯票業務規模不斷擴大,整個業務取得了迅猛發展。在中國目前穩健的貨幣政策之下,銀行承兌匯票業務規模仍保持了穩定的小幅度增長。
2017年,票據業務量步入正常回歸期。1-9月份,企業累計簽發商業匯票13.2萬億元,同比下降3.1%;9月末商業匯票未到期金額8.1萬億元,比6月末下降2.4%。票據承兌余額降幅趨緩,9月末銀行承兌匯票承兌余額8.07萬億元,較6月末余額下降1475億元,下降2.77%,降幅比上季度收窄12.5個百分點。1-9月份,金融機構累計貼現31.2萬億元,同比下降55.6%,較1-6月份少降1.3個百分點;期末貼現余額為3.7萬億元,同比下降34.4%。第三季度票據融資余額在各項貸款中占比3.18%,比上季末僅下降0.2個百分點。商業銀行持有票據資產的意愿開始恢復,票據市場呈現企穩跡象。從風險的角度來說,利率市場化導致銀行盈利空間縮小,金融監管日漸嚴格,宏觀經濟下行帶來的違約風險的提高都對票據業務風險預防提出了挑戰。
二、農行承兌匯票業務風險控制案例分析
(一)農行承兌匯票業務風險事件簡述
農業銀行在2016年1月22日突然發聲稱農行北京分行兩名員工私自將該行價值38億元的票據向其他商業銀行進行了轉貼現,且未對該行為進行記錄,資金也未上繳農行,絕大部分資金被私自投入股市,由于股市波動造成股價下跌,資金嚴重缺口從而此事被揭發。具體來說是的一筆農行某北京分行與某銀行的銀行承兌匯票回購式轉貼現業務,該業務在回購期前,票據本不得轉出,但在北京分行兩名工作人員違規操作將此票據進行了轉貼現獲得了資金,繼而非法投入股市而后資金卻并沒有回到農業銀行北京分行的交易賬戶,大部分資金非法進入股市,最后股價下跌,使得資金無法全額收回,風險爆發。
針對該案,銀監會發布了《關于票據業務風險提示的通知》,對票據市場普遍存在的風險給予提示,農行以及其他行都對匯票業務進行了徹底的風險監測。在此期間,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都停止了承兌匯票業務的交易,使得大量違規資金緊急從股市抽回造成了股票市場的波動,也引起了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緊缺。該案之后,由于春節來臨,市場資金短缺,銀行間票據業務受到影響利率急劇上升。利率從之前的2.5%在僅僅幾天內就到了3.6%附近,使得匯票貼現成本增加接近40%。
(二)農業銀行風險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
雖然農銀行制定了銀行承兌匯票相關業務的內部控制制度,但仍存在一些漏洞。
1.農行和目前大多數商業銀行的考核制度關注績效輕視風險,缺乏風險意識。2.目前農行的內部控制制度對員工的約束隨著崗位的提高而減弱,尤其是對管理層缺乏足夠的約束。3.由于內部監管缺乏足夠的有效性和獨立性,使得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從業人員風險意識淡薄,導致不遵守內控制度的情況發生。
(二)農業銀行監督評級機制的不完善
(1)目前農行內部審計部門人員仍然偏少,培訓、準人標準以及考核制度也相對缺乏,造成了部分審計部門員工專業能力與素養的不足。(2)雖然農業銀行設立了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但根據查閱,農行的風險管理部門大部分精力放在對不良資產的審核、清收和保全,對其他方面未及時地評估和管理。同時銀行承兌匯票業務風險的管理分散于各個部門,部門之間相互協調的缺乏也導致了不能及時監控和預防風險。
(三)從業人員風險意識薄弱
銀監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票據業務風險提示的緊急通知》中指出,目前商業銀行開展銀行承兌匯票業務違規操作頻發、風險意識淡薄,一是商業銀行違反印、押、證相關管理規定;二是商業銀行違反承兌匯票查詢查復規定;三是商業銀行違反信貸風險管理流程規定。該案例主要還是由于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從業人員風險意識淡薄造成的。
(四)風險管理流程不完善
操作風險是最為應該被扼殺在風險管理的風險。風險報告制度是風險管理流程中重要的一環,目前農行風險管理流程和制度沒有具體的風險報告制度,也未收到重視。即使風險管理報告到總部票據業務處理中心,也經常未及時重視,時效性收到影響,其作用大幅度削弱。
三、提高防范銀行承兌匯票業務風險的幾點建議
(一)提高業務人員素質,增強風險防范的能力
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應該提高對票據業務相關人員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素質的培訓,使他們有能力分清真假匯票,把控好票據審查這一難關。同時,也應該提高相關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
(二)規范業務流程,嚴防操作風險
健全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是防范風險的主要措施,銀行應加強對業務流程的監管,防范票據貼現的風險,要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制約機制,嚴格細分驗票、查詢、授信、審查、審批、貸前查詢、放貸、貸后管理、貸后定期查詢、到期收款、收貸等環節流程,保證業務合規安全的執行。
(三)加強業務監管,嚴格責任追究
對貼現業務的貸后管理銀行也不能忽視,應當重視貼現票據的日常管理,嚴格其入庫和調閱管理,貼現票據應當視同為重要空白憑證,由會計部門保管。
每日終前由運營主管或主管授權人進行檢查,核對相符隨現金箱包入庫。堅持做到銀行網點負責人、上級行運營財會部門要定期對貼現票據進行檢查,對實物進行查庫盤點,防止票據調包失竊。同時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一旦發現違反相關規定的進行嚴格責任追究,監管部門如若未發現也應該追究監管不力責任。
(四)加強從業人員教育,嚴防道德風險發生
銀行要重視員工的職業道德及素質培養,提高職業道德意識,防范道德風險。銀行牢固穩健經營理念,把各個業務的風險防范放在首位,以資金安全為前提,發展銀行業務。
(五)建立統一的信息體系以降低信息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性也是我國目前銀行票據業務風險很大的一大原因。要解決信息的不對稱的問題就需要建議一個統一的客戶信用系統。我國商業銀行都是單獨搜集客戶資料,并進行信用評級、審核和授信,這種制度造成了在銀行間信息嚴重的不對稱從而產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