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
【摘要】本文將對新會計準則變化進行闡述,并探究其給企業稅務管理與籌劃帶來的影響與應對措施,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企業;稅務管理
進入新時代后,企業加強了對成本的管理,這也就使得稅收這一成本管理核心得到了企業的重點關注。而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則給企業管理帶來了新的影響。因此,必須了解新會計準則的變化與影響,并通過相關措施的實施,提高企業稅務管理與籌劃水平,從而為其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新會計準則變化概述
首先,目標變化。新會計準則明確指出,企業需要將與自身現金流量、經營成果以及財務情況等相關的信息提供給財務報告使用人員,滿足其需求,為其做出更好決策提供幫助”。其次,要素調整。新會計準則重新定義了資產、所有者權益、費用、負債、收入以及利潤等要素,還將利得與損失概念引入進來。最后,新會計準則還引進了公允價值,即在公平交易中,熟悉雙方可以根據自身意愿完成資產交易金額確定或者是債務清償等行為。
二、新會計準則給企業稅務管理、籌劃帶來的影響與應對措施
(一)新會計準則的影響
1.積極影響
通過對當前新會計準則實際執行情況與效果的分析可知,其給企業稅務管理與籌劃帶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四方面。首先,這一準則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業損益確定口徑向著一樣方向發展。例如,債務重組新規定的提出與確認就可以有效降低企業在成本核算方面遇到的風險。同時,對納稅程序進行精簡后,不但可以避免因過程冗長、程序復雜而導致時間大量浪費問題的出現,還能夠有效規避稅務風險。其次,新會計準則中關于無形資產的規定還可以對我國創新類企業與制造類企業進行扶植,即可以把與無形資產相關的費用分成兩部分,也就是研究支出與開發支出,其中研究階段的支出可以計人當期損益,而開發階段支出若符合相關規定則應該對其進行資本化處理并攤銷。另外,針對無法判斷出準確壽命的無形資產,應該先不將其計入到攤銷中。通過這一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稅負壓力。再次,新會計準則還對借款費用進行了重新規定。相較于以往的會計準則,新規定將可資本化范圍擴大了,即由以往的固定資產擴大到了房地產、輪船、飛機以及發電設備等資產,并且明確指出可以被授予資本化的款項不限于專門借款,還可以是一般借款。這一新規定的實施可以使企業的稅務籌劃空間在一定程度上擴大,有利于企業賦稅壓力的減輕。最后,新會計準則提出的先進先出存貨方法也可以減少企業的賦稅壓力。例如,在物價不斷下降時,企業就可以利用先進先出這一方式來將賦稅壓力降到最低。
2.消極影響
《報表》、《列表》等新會計準則的實施給企業稅務管理與籌劃帶來了新的壓力與風險,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某些稅務規定上,新會計準則具有超前性的特點,但我國當前實施的稅法及相關制定與這些規定還缺乏一致性與統一性,這也就使得企業在納稅時間、納稅任務以及納稅法則等方面都有著較強的不確定性,會使企業面臨較大稅務風險。另一方面,對于仍然使用成本計量法完成納稅的企業而言,引入公允價值必然會加大其壓力,這主要是因為成本計量法對于公允價值變動造成的損益并不承認,這也就意味著若企業仍使用成本計量法來完成納稅籌劃工作,那么就會加大企業工作量。這樣,不但會使企業稅務籌劃成本增加,還極易導致資金浪費與損失,會讓企業面臨眾多潛在風險。
(二)企業稅務管理與籌劃措施
1.納稅管理措施
首先,應該提高納稅人的稅務管理與籌劃意識。要想使稅務管理與籌劃工作達到理想水平,企業就應該加強對管理與籌劃的重視。企業管理人員應該提高稅務風險防范意識,并通過培訓、學習等方式促進自身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同時,還應該把稅務風險防范滲入到稅務籌劃全過程中,這樣,在對籌劃方案進行制定時,籌劃人不但可以綜合考慮各種風險因素,還能夠在有效規避風險的同時,增加稅務籌劃收益。另外,還應該把稅務管理與籌劃歸入到企業文化建設中,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員工思維,營造良好氛圍,為稅務管理與籌劃工作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其次,做好成本效益分析工作。企業只有對成本效益進行有效分析,才能實現價值的最大化,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人手:第一,綜合考慮成本效益,特別是隱藏成本,保證稅收管理成本小于收益;第二,合理分析各種籌劃方案,并選出最佳方案,以合法方式減輕稅負壓力,從而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第三,調動全體工作人員積極性,讓其主動參與到稅收管理工作中,并使各部門實現共同商議與決策,只有這樣,才能防止出現多繳、少繳以及信息失真等問題。
最后,和稅務機關建立良好關系。企業應該樹立良好形象,并通過走訪、電話以及網絡等方式,積極和稅務機關進行交流,獲得其信任與認同。同時,還應該主動咨詢新會計準則規范與政策,以此來促進自身稅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另外,企業還要加大監管力度,并通過獎懲措施的實施,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與熱情。
2.稅收籌劃措施
一方面,合理籌劃增稅值。企業可以通過下述方式來有效籌劃增值稅:一是通過促銷品贈送的方式來減少產品稅務壓力;二是對產品運輸和存儲方式進行改變;三是使用不同結算方式,如接收款、委托銀行收款、分期收款等;第四,對購貨方式進行改變,增加進項稅;第五,在允許范圍內適當延緩義務履行時間。另一方面,合理籌劃所得稅。在對所得稅進行籌劃時,企業可以通過購買國債、區分宣傳費用與招待費用、創新存貨計價方式以及改變銷售結算模式等策略,將自身可能會遇到的不必要的風險降到最低,從而減輕稅務壓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對稅務進行有效管理與籌劃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工作。因此,企業必須了解新會計準則在目標、要素等方面的變化,明確其帶來的積極與消極影響,并通過提高稅務管理與籌劃意識、做好成本效益分析工作、和稅務機關建立良好關系以及合理籌劃增值稅與所得稅等方法,提高稅務管理水平,從而促進自身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