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芳梓+丁雅俊+王曙光+楊成文
【摘要】財務管理作為各行各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引起管理人士的重視,而經濟政策環境的不斷變化也對財務管理不斷提出新的要求。《新會計準則》的頒布和實施促使財務管理的創新型改變,各行各業的財務活動必須接受新的要求,迎接嶄新挑戰的同時也把握良好的機遇。新會計制度下的大方向已經轉變,我國財務管理在適應中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全面地發現問題并透徹分析,以及如何恰當有效地解決,成為當下十分緊要的一步。
【關鍵詞】財務管理 新會計準則 問題分析
2013年頒布的新會計制度對我國財務管理產生了深遠影響,它作為規范會計行為的重要法規,在會計財務報表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種具體準則的實施有效地提高了我國企事業的財務管理相關水平,為我國國民經濟提供了幫助。但是理論的創新需要實踐加以付諸,盡管新的會計制度已經存在,仍需我們不斷修正財務管理問題,才能使我國財務管理得到不斷的提升與進步。
一、財務管理在新會計制度下產生的問題
(一)專業知識與專業人才普遍缺乏
財務管理本身就需要具備專業財務知識的會計人員參與其中,在新會計制度下,原有的會計準則得到了改變與創新,更加需要對財務管理及會計專業知識熟悉的財務人員。然而現實情況中,大多會計人員對財務概念相對模糊,思維模式陳舊,無法從容及時地轉換更新。對于老員工就更加放任自由,本身老員工的財務管理思維就比較老舊且難以主動學習改變,加之企業放任不管,財務問題便從各個方面顯現出來了。
(二)財務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面臨如今經濟愈加發展迅速、企業競爭愈加激烈的現狀,很多企業無法把控有效的管理,迫于形勢只追求眼前利益,卻忽略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盡管短時期內企業的盈利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管理人員過于重視企業的營運,而忽視了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導致企業在今后的發展中很難做到穩步提升,在遭遇風險時極易出現重大問題。通常企業管理人員對財務管理制度意識過于薄弱,便無法理解其在整個企業運營中的重大意義,即使發現了問題漏洞也難以及時有效地解決。
(三)內部控制頻現漏洞
企業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是近幾年越來越得到人們關注的一個問題,盡管在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隨之改變并應用廣泛,但是內部控制卻頻現漏洞,為企業財務管理帶來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企業的各種經濟項目都需要內部控制的工作開展才能保證順利進行,如果不斷出現失誤或者經濟事故,便代表企業的內部控制并沒有做好。許多企業的內部控制相關條例如同虛設,缺乏良好的企業內部控制,即使在新會計制度下,也無法使財務管理更好地發揮在企業中的重大作用,只會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四)財務預算體系缺乏正規性
如今,許多企業內部其實并沒有正規的財務預算體系,導致企業對內部資金是否正常運轉產生延遲信息,十分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財務預算包含企業在預期內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盈利收支等多項內容,與企業的各方面運行息息相關。財務預算體系缺乏正規性使財務人員在工作中極易出現各種問題,導致重大財務問題,對企業的經濟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
(五)財務管理模式需要進一步創新
新會計制度的頒布與實施使財務管理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企業財務信息更加透明清晰,財務管理模式的改革使企業全員都有資格參與到企業的財務管理之中,為企業盡一份力的同時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財務管理模式的改革提升了財務管理在企業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引起管理人員的重視,要求企業對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更進一步的創新,以順應新會計制度實施后時代的需求。如何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如何降低企業資金風險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對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創新并運用才能得以順利解決。
二、如何解決財務管理在新會計制度下產生的問題
(一)重點培訓財務專業人員,提升管理人員能力
摒棄原有缺乏系統的培訓方式,從根本上建立企業財務人員終身學習的意識,通過專業的財務知識培訓,結合實際操作中出現的種種情況,將專業理論知識轉化為財務人員必備專業技能,從而當面對新會計制度,能夠更快更好地適應新準則,進行企業可持續發展。
(二)明確企業長期目標,追求可持續發展
企業發展追求長期可持續,樹立正確長久的財務目標,可以使企業穩定有序的進行經濟活動,并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明確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企業的關鍵所在,企業管理人員的眼光要放在遠處,充分利用資源共享,在管理工作中主要改革創新,從而促進企業合理正常地運行。
(三)財務管理全面滲透,完善相關財務部門
企業經營中切勿將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分割開來,而是應該在整個企業環境中使財務管理全面滲透進企業的每個部門中,這樣就避免了財務管理部門獨立存在、與企業其他部分不接軌的情況。財務管理相關部門需要適時完善,對每一層管理都要做到嚴格有序,這樣才能使整個過程進入良性循環,利于企業利益增長。
(四)建立企業預算管理機制,實現系統化財務管理
建立企業預算管理機制,可以使企業對內部資金進行全面系統地管理,同時又兼顧企業自身發展的各種需求以及相關制度機制的可行性。預算機制可以充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企業支出和失誤引發的損失,極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管理效率。
(五)完善企業信息化建設,力求高效管理工作
隨著時代的進步,加之新會計準則的頒布與實施,信息化在企業財務管理中顯得愈加重要,這對企業財務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完善企業信息化建設,保障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可以獲得高效的管理工作,為財務專業人員帶來極大便利,并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漏洞及損失。
三、結語
新會計準則的頒布與實施對我國各行各業的財務管理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可謂意義重大,新會計制度為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與發展,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通過及時全面地發現財務管理在新會計制度背景下產生的種種問題,明確財務管理的重要目標,加強系統管理與機制建設,提高人員素質與專業培訓等,才能使企業在新時代中快速穩定地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韋梅桂,韋梅珍.淺談新會計制度背景下的財務管理模式[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22).
[2]張平.陳迎梅.新會計準則的主要變化及對企業的影響[J].金山企業管理,2013,(3).
[3]何牧.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模式探討[J].魅力中國,2013,(17).
作者簡介:郝芳梓(1992-),女,漢族,山東煙臺人,現就讀于青島理工大學商學院,會計專業碩士,研究方向:財務成本管理;丁雅俊(1992-),女,漢族,山東青島人,現就讀于青島理工大學商學院,會計專業碩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王曙光(1962-),男,漢族,山東單縣人,任職于青島理工大學商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財務成本管理;楊成文(1966-),男,漢族,山東蒙陰人,任職于青島理工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