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尹
【摘要】傳統商業銀行的零售業務,以小微企業和個人客戶作為服務對象,在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下遭受了巨大沖擊。傳統商業銀行業務的改革不可避免。解析其究競對銀行零售業務產生了哪些影響,對商業銀行去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是很必要的。本文就從受其影響最大的零售業出發,針對互聯網金融對其的影響來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一些看法。希望對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下的轉型以及良性的發展能夠提出一些實用性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零售
這些年來,電子商務發展迅速,而伴隨其發展的,以“線上金融化”作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也開始蓬勃發展,一度引起人們熱議。隨著它的發展,互聯網企業已經從網絡支付結算為起點,全面進軍到小額信貸、資產管理、供應鏈金融、金融產品代銷等銀行的核心的業務領域,形成了第三方支付、P2P貸款、網絡理財等比價成熟的服務模式,可以為客戶提供包括支付結算、投資理財、消費信貸等一體化的綜合金融服務。目前我國的互聯網金融類別主要分為:第三方支付,P2P,互聯網理財,眾籌四大部分。后文對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影響分析,由于眾籌在我國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對我國商業銀行零售業影響也較小,所以我們主要以對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產生較大影響的第三方支付,P2P以及互聯網理財三大核心業務來進行分析。
一、第三方支付對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影響
(一)第三方支付對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不利影響
支付結算業務是構成銀行中間業務的重要部分,但是我國商業銀行一直以來更看重的是大額支付業務,零售支付方面比較欠缺,所以這讓在零售支付方面大力發展的第三方支付獲得了一定的優勢。而且互聯網金融的第三方支付擁有著多樣化的支付方式,支付更加便捷,支付所產生的手續費也更低,試用的場景也更加廣泛,這讓商業銀行的移動支付業務交易額產生了分流。不僅如此,第三方支付平臺現在在完善其功能,已經出現了各類賬戶,并支持充值,這樣一來,第三方平臺的資金來源不僅僅局限于銀行,漸漸地產生吸儲的功能,這對零售存款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第三方支付憑借其便捷地操作和更加優惠的收費成功贏得了消費者的心,不僅撼動了商業銀行的支付業務的主導地位,甚至在某些場所,如在互聯網支付上遠遠超過了商業銀行的市場份額,人們在網上進行支付時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會選擇采用網上銀行登錄進行支付。
(二)第三方支付對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有利影響
第三方支付的迅猛發展促進了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產品創新。第三方支付將客戶的賬戶資金進一步集中起來投資于貨幣市場基金,減少了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在這個情況下,我國的商業銀行充分借鑒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發展經驗,運用余額理財這個方法,推出了各具特色余額理財產品,如興業銀行的“掌柜錢包”,中國銀行的“活期寶”等。不僅在余額理財方面,商業銀行在支付結算業務方面也進行了升級改造,完善了自身的支付系統,操作方面進行進一步簡化。并且一些商業銀行開始與大型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如中信與微信支付進行的合作,憑借微信支付的超高人氣也獲得了大量微信客戶成為中信的新開卡客戶。
二、P2P模式對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影響
(一)P2P模式對我國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不利影響
P2P憑借其資金準入門檻低,借款手續便利,資金的配置效率高等優勢迅速吸引了一大批社會閑散資金以及資金需求者的參與,迅速地搶占著商業銀行零售貸款業務的市場份額。P2P平臺為小額的資金需求提供了一個新的融資方式。我國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并不像P2P一樣有針對性,商業銀行本身因為員工,設備及網點等多方面的成本因素,對于小額貸這樣資金額度不大,用戶數量多,單個利潤低廉的業務,在商業銀行廣泛開展開來是很困難的,事實也確實是這樣,小額資金需求的客戶如果在商業銀行獲取貸款是比較麻煩的。這樣一來,新的更加便利,門檻更低的小額融資方式一出現,讓本身就進展緩慢的零售貸款業務更加難以繼續發展。而且P2P采取了更加便利的一套貸款流程,讓用戶通過互聯網技術極大地提高了效率,使得傳統商業銀行的借貸模式顯得更加繁瑣,劣勢也自然暴露了出來。
(二)P2P模式對我國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有利影響
P2P模式給商業銀行提供了新的思路。傳統的商業銀行一直以來對于零售貸款缺乏重視,對主要客戶的定位一直在大客戶上,P2P的成功讓商業銀行開始重新考慮自己的客戶定位,發現了零售貸款業務的長期潛力。國外發達國家商業銀行的零售業務受到更多的重視,而我國零售業務一直發展不起來。P2P模式讓商業銀行的零售業有了發展契機。除此之外,P2P模式也促進了我國商業銀行一系列網絡平臺的建設,使得我國商業銀行產品更加豐富。如招商銀行正式投入運行的“小企業E家”平臺,民生銀行推出的“民生易貸”,以及包商銀行推出的“有氧金融”等。
三、互聯網理財對我國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影響
(一)互聯網理財對我國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不利影響
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出現,使得人們對商業銀行零售理財產品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了。當選擇方案變多的時候,雙方不得不分別提升自己的優勢來穩定客戶。而互聯網理財因為其互聯網的優勢,減少了大量的人員成本,所以一般都擁有著較高的收益率,而銀行為了維持自己的客戶就不得不相應地提高理財產品的收益,這樣一來,大大壓縮了銀行的利潤。即便如此,還是有大量的投資者選擇了互聯網理財產品,在同一個理財市場上,需求一定的情況下,銀行理財產品的銷售量與互聯網理財產品的銷售量此消彼長。互聯網理財產品對市場份額的占有削減了銀行零售理財產品的銷量。
(二)互聯網理財對我國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有利影響
互聯網理財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商業銀行零售理財產品的發展。各家商業銀行現在不僅要面對同行之間的競爭,還要面對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沖擊,不得不加快理財產品的創新,商業銀行紛紛推出了豐富靈活的理財產品,完善了自身的理財服務。而且有的銀行創新了一些很有特色的理財產品,針對不同的投資群體制定了特色理財產品。
“2016年,全國性商業銀行中,零售理財產品豐富性排名前五的銀行依次是中信銀行、中國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中信銀行每年都推出大量的零售理財產品,涵蓋了短中長期,針對不同客戶群體,如女性群體,老年群體都分別設計了各具特色的理財產品,使得其零售理財產品更具針對性,設計更為合理。
四、對我國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發展建議
零售業務,在很早之前是不受商業銀行重視的一個版塊,因為傳統銀行更看重的是大客戶,大筆成交額。而互聯網金融,通過互聯網這一個媒介,將海量的散戶聚集起來,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力。在中國這個人口眾多的國家,互聯網將龐大的散戶聚合起來,每個人的活力都被充分喚醒,市場一下子被放大,產生的效應比以往的單單靠壘大戶更加具有沖擊力。不管是電商的雙十一還是余額寶等理財產品,它們都能夠迅速地吸引客戶,在短時間內就達成了驚人的交易額,改變了人們對零售業務賺錢慢的傳統業態模式的看法。而且,互聯網金融將交易平臺放到了互聯網上,這讓傳統銀行采取網點銷售的地理及時間限制的劣勢充分暴露了出來。那么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能夠給商業銀行零售業帶來哪些啟示呢?我認為可以在以下方面進行改革:
1、抓住自身原有優勢。2、加速網上銀行的發展,完善自己的已有業務。3、嘗試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新模式。4、更加重視零售客戶的影響力,發展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5、進行產品創新,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
五、結語
從21世紀開始,互聯網和智能手機越來越多進入了人們的生活,悄悄地改變著人們生活習慣,移動互聯似乎成為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在這樣的情況下,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則應勢而生。新技術的出現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的客戶,而新技術的安全性的提升保障著客戶的安全性,使得客戶更加穩定,通過互聯網來獲取金融服務這一方法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電商平臺和第三方支付的便捷性對傳統營業網點造成了強烈的沖擊,威脅到了銀行零售業的地位。銀行們慢慢開始轉向研發和推廣互聯網金融產品,減緩銀行營業網點的擴張。銀行之間開始在渠道端以及客戶們的使用度兩方面競爭。從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的趨勢來看,中小銀行零售業務開始占據一分天下,逐漸改變了其一直以來的從屬地位。不得不說,互聯網金融一方面為銀行零售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但是商業銀行并沒有坐以待斃,互聯網思維也為商業銀行零售的新發展帶來思路,如加快自身產品創新,運用大數據的優勢,真正了解客戶,加快電子銀行的發展,針對互聯網企業風險控制系統的不完善建設出安全可信的網絡服務等。目前各家銀行正在積極調整自己的部門結構,改善服務,加快零售業的轉型,融入互聯網金融的大潮中去。相信在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中,商業銀行也能抓住機遇,打開與互聯網結合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