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行
摘要:市政工程運營系統中的連接性,基礎性,綜合與性協調性,是整個市政工程運營系統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立足于整個市政運營系統的協調持久發展與保障市政工程物質實體的安全穩定,進行合理科學的施工管理,在管理上要注意模式的創新與理論的創新,以便加強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執行力度,穩步提升施工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實際競爭力,深入細化具體的檢測管理步驟,繼而快速有效地提高市政工程的綜合質量,保證施工企業的效率質量的同時提升施工企業的綜合效益,確保整體系統的建立健全。
關鍵詞: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程質量
1 市政工程施工質量的影響因素
1.1 施工材料
市政工程建設需要大量的材料。因此,只有先保證材料的質量,才能保證施工質量。然而,一些建設單位經濟利益刺激,經常忽略的質量管理和控制建筑材料,建筑材料,購買劣質以次充好,不僅帶來巨大影響市政工程建設的施工質量,還可能導致事故、市政工程建設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1.2 施工隊伍
施工隊伍是市政工程建設的實施主體,其業務的技術水平和質量直接影響市政工程的質量,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說對市政工程質量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然而,一些施工單位忽視了施工隊伍的建設,忽視了施工人員的培訓,因此達不到專業素質和技術水平。在市政工程施工中不遵守相關的施工規范和要求,違規違章操作現象時有發生,對市政工程施工質量產生直接的負面影響。
1.3 施工檢驗
檢驗制度、檢驗技術的改進是市政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保證。然而,一些施工單位缺乏完善的檢測體系和檢測方法,難以發揮檢驗工作的實際效果。或者檢驗工作沒有貫徹落實,只是做好工作表面,忽視了對市政工程施工過程質量的檢驗,所以,很難保證每一個過程的質量,從而影響了市政工程的施工質量。
2 目前市政工程施工項目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行業技術標準滯后
與實際發展相比,目前的市政設計、施工標準有的標準滯后,有的標準空缺,造成先天不足,制約了工程質量水平的提高。此外,缺乏規范的施工方案審核。鑒于現行國家對施工圖設計文件的審查辦法,但無審查管理市政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的辦法,許多市、縣施工圖審查機構沒有相應的合格專業人員,也沒有市政工程施工圖審查資格,這使得施工圖審批制度并難以有效實施和發揮應有的作用。
2.2 施工管理方向不夠明確
市政工程建設過程中經常出現質量缺陷,質量問題主要是由于缺乏施工管理造成的。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設中,應制定相關的施工規章制度,明確施工管理方向。同時,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施工管理工作人員對自己應該負責的工作不夠明確,從而也就導致了施工中偷工減料等等現象的發生,因此影響了市政工程施工的質量。
2.3 市政工程的質量監管不力
市政工程涉及的方面眾多,工序繁多,它也是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體現,對其監管不力就會造成重大問題。一方面對市政工程的質量沒法保障,監管措施不得當,豆腐渣工程就會頻繁出現,另一方面人民的生命安全就會受到威脅,市政工程的建設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市政工程的質量得不到保障,就會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現階段的市政工程施工中,對于市政工程施工質量的監管不夠重視,缺乏落實監督制度,監管制度缺少相關專業人才執行。
2.4 市場化、創新化、產業化的深度和廣度有待提升
要對施工管理進行創新,必須嚴格遵循生產力三要素的原則,以市場化運轉的基本原理為基礎,將一系列有利因素有效合理地協調組合起來,把創新力的強勁作用發揮出來。市場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一直在發生變化的,適者生存,只有適應市場的發展才能順應產業發展的潮流,最終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而同時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又可以反作用于整個作業系統,推動其進一步的協調持續發展。
3 加強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提高市政工程質量
3.1 加強圖紙分析
結合現場情況,通過對圖紙的對比分析,找出設計缺陷,并盡可能對后續流程或相關子項目的相關圖紙進行分析,消除聯合效應,避免“等”圖紙的出現。
3.2 施工過程中的主要材料的質量控制
合格的工程必須要用合格的材料,這就要求在施工過程中牢牢把住材料關,杜絕不合格材料上工程,防止不合格材料進入工地。要經過嚴格檢查無論水泥、鋼材、磚瓦、砂石、混凝土管以及一些半成品、成品、構配件等材料,從實驗室的抽樣檢測到外觀幾何尺寸,從化驗報告到出廠合格證,只有保證材料的合格、安全,為放心的工程質量才能創造條件。要做到這些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1)所需原材料、成品或預制構件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規格、品種、強度等級和型號等,首先應符合現行國家產品的標準規定;另外還應符合設計要求。國家明令禁用、淘汰的產品嚴禁使用。
(2)工程所用的主要構配件、原材料等進入施工現場時必須妥善保管并進行進場驗收。首先應檢查每批產品的使用說明書、質量合格證、進口產品的商檢報告、性能檢測報告及證件等,否則不得驗收;其次,檢查產品的外觀;另外,在監理工程師現場監督下,還應按規定送樣到具有資質的試驗單位進行復檢試驗。各項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3.3 進一步深化后期施工管理的協調同步
在完成基本的市政施工工程后,整個作業系統并沒有完全停止運轉。市政工程后期管理作為一種補充性和預防性的方式,對于整個工程項目最終完成和整體質量的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而由于后期施工管理面工期相對緊,工序又繁多,工種數量龐雜,整體投入的勞力資源消耗大,以及所涉及的應用機械載體范圍比較廣泛,同時加之基本原材料的規格品種相對較多,各種類型的工種在實際應用中的交叉又多,從而使得整個作業所配套的程序步驟涉及面開始變得廣泛,造成的則是實際施工中的工作量逐漸增大,同時也會遭遇一系列專業性很強的實際問題。
3.4 竣工驗收及移交
工程驗收包括工程規模的施工和設計以及工程規模的驗收是否吻合的驗證。發現早期施工單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整改,具備條件時進行復驗。復驗合格后可以移交到養護部門。項目驗收時要填寫各種表格,履行移交手續,按規定歸檔。由建設單位、業主單位組織理事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單位、質量監理單位、接收單位進行驗收及移交。
3.5 后勤保障充分
施工后勤保障不能只看眼前環節,而是應對后續項目進行合理評估,并考慮之前項目的影響,若出現變動,不僅需調整進度計劃,后勤供應也必須及時跟上。如施工時突發暴雨,將原先大面積澆筑混凝土的計劃改為室內加工部件,則必須由后勤部門及時供應加工機具、防護用品等,只有宏觀考慮才能更好地保障施工后勤。
此外,后勤保障還必須落實設備定期檢驗制度,杜絕設備機具故障延誤整體進度或影響工程質量。
3.6 建立預警機制
施工質量一旦暴露,就有可能直接導致嚴重后果,因此發現存在的隱患是關鍵問題,建立質量問題預警體系,對各施工節點分別提供臨界預警限值,對混凝土強度、地表沉陷等指標,并實施專項監督檢查實施,制定相應的處罰制度。盡量不采用僅在最終節點檢查的管理方式,同時超過項目分析的警告限度,并及時解決問題。
4 結語
綜上所述,市政工程建設單位只有具備較好的市政工程建設管理水平,才能保證良好的效益和信譽。因為市政工程的質量管理不僅僅會影響市政工程的施工質量,還會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由于市政工程建設管理問題日益突出,現代建設管理受到廣泛關注。因此,提高市政工程的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徐海霞.淺析市政工程施工質量管理[J].建筑遺產,2013年21期.
[2]李德元,靳方倩.市政工程施工項目質量成本管理概述[J].價值工程,2011(03).
(作者單位:大連長興島公用事業運營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