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要】將立德樹人融入專業課教學、提高專業課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響應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舉措。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項目教學,是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的有效措施。但一直以來其中“分組問題”沒得到有效重視,導致項目教學效果不佳。在進行分組時,應注意專業性質、學生特點、教師角色定位等問題。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 項目教學 分組問題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3-0033-02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具有預見性、創造性、特色性為特征,以培養具有現代美學修養和掌握自然科學基礎知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項目教學法以其成果和實踐導向的獨特優勢被運用到職業院校專業課及公共基礎課。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中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運用項目教學應是適切的,但由于在項目教學中進行分組沒得到教師有效重視,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一、項目教學法應用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適切性
項目(project)一詞來源于拉丁語“projicere”,其意為計劃、設計、規劃。而方法一詞(mothode)則源自于古希臘,意思是完成計劃任務的路徑。[1] 最早在教育學中按上述含義應用“項目教學法”的是20世紀初美國的改革教育學派的學者。 [2]項目教學法的主要特征為:學習過程被劃分為一個個具體的項目或任務,學生根據結果導向的原則設計實施方案來完成項目任務。項目教學法不再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過程,而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過程。
(一)課程目標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從態度層面要求學生樹立職業生涯自主意識,樹立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就業觀;從知識層面了解專業基礎知識;技能層面掌握電腦繪圖各軟件使用技能。
項目教學的目標和內容不只是為了學生獲得專業知識,更是為發展學習者人格、開發學習者獨立工作能力。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課程目標與項目教學法、教學內容的跨學科性、學習組織的社會關聯性特征十分契合。
(二)課程實施過程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最終要求學生能夠承擔未來城市規劃等任務,工作成果以實際物質形態呈現。項目教學法的項目,最后的呈現即階段性成果,不論是物質意義上的成果還是其他形式的成果,這對于學習者都將是人生階段的總結,激勵學習者繼續發展。
(三)教師角色
每個人都應該按照自己構想與社會需要來組織自己的活動。社會賦予教師對學習者傳達社會需要的任務,但教師是學習者學習過程的幫助者而不是主導者。項目教學中,教師設計項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幫助。教師角色由教學過程的知曉一切答案的給予者變成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二、合理分組是項目教學實施的重要環節
合理分組是項目教學在實施過程中重要一步。在以往項目教學中,分組問題往往被教師忽略。適切的分組有三個作用:其一,有利于學生創造性發揮,在適切的組別里,個體個性得到尊重;其二,有利于知識技能的掌握,在共同目標的驅使和集體榮譽感的感染下,學習者的學習熱情高漲;其三,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在適切的分組里,學習者要與其他學習者進行溝通交流,獲取相對于陌生的知識。
目前大多數教師采用的分組,為了增加練習時間,在分組上顯得比較隨意。一般分為兩種分組方式,一種是規定組員人數,進行自由組合。另一種是按照學號進行等距分組,第一個即負責人。這兩種分組從理論上講具有弊端。第一種,自由選擇組合,有可能經常玩在一起就組成小團體,不利于維護教學秩序也不利于創造性發揮。優點是小組內部較和諧。第二種按照學號等距分組,優點是分組快,隨機負責人也讓學習者感到公平,一般不會有異議。但是,這種分組容易出現負責人全權包辦任務,組員得不到有效鍛煉。
教師在中間扮演的不是主導者,也不是旁觀者,教師應該是整個教學中的串聯者,是把控整個項目的“導演”。首先,教師應該在備課階段,劃分好組員各自任務;第二,在課堂上,教師根據課堂觀察,有管理能力、學習掌握快的,確定為負責人。第三步,規定各組人數,一般而言,項目教學組數不宜過多,最少三組最多不超過六組,每組人數依班級人數多少而定,不超過7人為宜。第四步,自由組合組員,但必須遵守上一步規定的人數規則。這一步驟中,如果出現一組人數剛好多一個,而另一組人數少一個的情況,先讓學習者自行解決,再負責人協調,教師的強行介入是最后強制手段。第五步,確定觀察員,觀察員一般設置一個,不超過兩個,負責觀察每組進度。第六步,教師公布組員任務,由負責人組織組員認領任務。第七步,在項目完成后,由負責展示的同學進行項目展示說明。第八步,評價,先由組員自評,再由他組評價,最后教師評價。
從以上的步驟可以看出,成功的項目教學,科學合理的分組是非常重要的。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設計者,在教學過程中,應對分組當中的細節運用權衡利弊,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習慣的養成、團隊合作精神的養成以及創新意識。項目教學法對提高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關注學生的學習進程,耐心的指導和講解會讓學生有更充足的信心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從而真正地提高學生綜合素養能力。
參考文獻:
[1]徐朔主編,職業教育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63-164).
[2]壯國楨.高職項目課程改革與校本實施——兼評“胡格教學模式”[J].職教論壇,2017(3):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