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高考語文包括詩歌鑒賞題,其分值相對較高。但是,這一題型相對而言較難,是許多學生的失分題,而且是區分度相對較高的題目。由此可見,語文詩歌鑒賞題得分與否將對高考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為了幫助學生輕松應對高考語文詩歌鑒賞題,要求語文教師必須在高考備考教學活動展開過程中,合理增設一定的詩歌鑒賞題指導訓練,積極引導學生學習詩歌鑒賞題的答題技巧。本論文則主要從深入挖掘有效信息和規范答題兩個方面,深入分析高中語文詩歌鑒賞題的答題策略。
【關鍵詞】高考語文 詩歌鑒賞題 答題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3-0042-01
一、精準解讀,深入挖掘有效信息
備考階段,考生已經針對高考語文知識展開全面復習,相對而言已經儲備足夠的基礎知識,以應對各種高考語文題型。而針對解答詩歌鑒賞題,只需將備考階段儲備的知識遷移過來,解答詩歌鑒賞題中所設計的實際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是否精準解讀詩歌鑒賞題,是否深入挖掘其中的有效信息,將會直接影響答題結果。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語文詩歌鑒賞題包含許多隱藏的有效信息,需要考生深入挖掘。只有深入挖掘到所有相關信息,并據此答題,才可以答出規范答案。反之,假若學生沒有深入挖掘到其中包含的有效信息,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答題的準確性,進而影響答題分數。由此可見,學生在答題前,必須深入挖掘有效信息,具體來說,需要注意仔細精讀以下幾方面內容:
1.深入挖掘時代背景:
通常情況下,優秀的文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代社會生活,折射當代時代精神。因此,在解答詩歌鑒賞題之前,首先應該注意仔細理清作品的時代背景,將作品實際放在該時代背景下去解讀,從而在一定程度對學生準確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以及作品內容產生積極影響。比如,一般情況下,盛唐時期的作品都以雄渾豪放為主要感情傾向,而晚唐時期的作品以傷感沉郁為主要感情傾向。這主要由于時代背景的不同,從而造成作者所思所想不同,所要表達的感情自然也會有所差異。
2.深入挖掘作者信息:
為了更好的解讀詩歌作品,學生應該注意深入挖掘作者創作時的情景以及處境,深入挖掘作者的風格流派。但假若作者并非學生所熟悉的,通常情況下,詩歌下面也會對該作者有簡要注釋,學生必須仔細分析這一注釋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每位作者的風格流派并非一成不變的,這就要求考生根據實際詩歌做出具體分析。
比如:針對陸游《鵲仙橋》展開詩歌鑒賞,根據“鏡湖元自屬閑人,又何必君恩賜予”字面意思分析,即“鏡湖的風月本就該屬于閑散之人,又何須皇帝恩賜才能得到”。但是,結合作者相關信息,聯系其生平事跡展開解讀,可以深入解讀到這句詩深層含義是指,作者以賀知章的故事為契機,表達對最高統治者的輕蔑,從而表達出自身壯志難酬之情。
3.深入挖掘題目信息:
解讀題目信息是詩歌鑒賞的重點,題目中一般情況下都會包含許多信息。比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等基本信息都可以被暗藏在題目中。除此之外,作者的心情、處境等信息也可能暗藏在題目中。因此,學生必須注意深入挖掘題目信息。
比如,2011年高考語文詩歌鑒賞題——鑒賞唐詩《春日秦國懷古》。簡單分析題目,便可知此詩的時間(春日)、地點,“懷古”則表達出作者的感情基調。深入分析題目信息之后,學生可以大致了解此詩,便于其精準解讀詩歌。
4.深入挖掘注釋信息:
通常情況下,詩歌下面都會有注釋,而注釋中則一定會暗含有效信息,便于學生解讀詩歌。由此可見,注釋信息對解答詩歌鑒賞題的重要性。這就要求學生注意深入挖掘注釋信息,以此理解詩中的重要詞語、作者處境、典故等等內容。
5.深入挖掘題干信息:
通常情況下,題干都是命題人向學生明示或者暗示答題的范圍以及方向。具體來說,題干中包含三大要素,需要考生深入挖掘。其一,指向性要素。其二,解說性要素。其三,限制性要素。考生深入挖掘這三項要素,可以幫助其理清答題思路,提高其答題準確性。
6.深入挖掘正文內容:
具體來說就是指,學生應該注意理解詩歌的意思,將相對高度濃縮的詩歌語言展開,將其語言化為我們相對熟悉的語言,進而便于學生理解詩歌的情感,理解詩歌思路和層次,便于其準確答題。
二、規范答題,把握答題步驟
高中語文詩歌鑒賞題考試大綱指出,該題型考點應該注意包含形象分析、語言分析、表達技巧分析、思想感情分析、觀點態度表述五項內容。因此,在展開答題時,應該注意基于“意象分析→意境分析→技巧分析→情感分析→觀點表述”思想展開。為了提升詩歌鑒賞題的準確性,為了有效提高詩歌鑒賞題的得分率,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審清題干要求,規范答題。具體來說,如下:
1.精準鑒賞詩歌形象:
(1)概括形象特征。
(2)結合詩歌分點說明形象。
(3)概述形象意義。
2.精準鑒賞詩歌語言:
通常情況下,解答語文詩歌鑒賞題,應該注意首先鑒賞詞句,不僅僅需要探究其字面意思,還應該注意挖掘其引申含義以及其所要表達的感情,進而在此基礎上鑒賞詩歌所希望表達出的感情,以及品評其詩歌的風格。值得注意的是,賞析字詞、詩句的表達效果一直作為高中語文詩歌鑒賞題的考查重點。
除此之外,則應該注意規范答題,按照題干指引方向有序答題。
三、總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的解答詩歌鑒賞題,為了更好的解讀詩歌。教師應該注意強化日常詩歌鑒賞訓練,積極引導學生掌握詩歌鑒賞的技巧,引導學生緊扣問題深入分析詩歌的時代背景、作者信息、題目信息、題干信息以及注釋信息,以便于其精準解讀正文內容。與此同時,學生應該注意規范答題,把握答題步驟。希望本論文關于高中語文詩歌鑒賞題的答題技巧初探這一內容展開的深入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提升解答的準確性產生積極影響,可以對提高詩歌鑒賞題得分率產生積極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奎榮.高考語文詩歌鑒賞試題探析其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09):130.
[2]宣宗岐.眼觀六路,規范答題——詩歌鑒賞題答題技巧略談[J].教學考試,2017(28):15-16.
[3]劉一凡.古代詩歌鑒賞題答題技巧的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9):104+160.
[4]李國兵.高考詩歌鑒賞題的解答技巧淺談[J].文理導航(上旬),2016(09):48+45.
作者簡介:
崔嘉麟(2001年8月17日-),女,漢族,山西運城市絳縣人,運城中學高中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