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婷
【摘要】本文從高校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和社會對生物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出發,從理論教學內容和實驗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的革新和考核方式的改變入手,進行了相關的分析與實踐,進而有效的提高了教學質量。
【關鍵詞】生物技術專業 抗原與抗體工程 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3-0173-02
抗原與抗體工程是免疫學領域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綜合性和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廣泛應用于生命科學和醫學各領域。一方面,生物技術的基礎研究日新月異;另一方面,生物技術產業也發展迅速,形成了生物制藥、生物材料、生物制品等相關產業鏈,并且從事生物技術相關的企業數量也日益增加。為了提升生物技術專業的生命力,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培養高質量的研究型和應用型人才,我們開展了抗原與抗體工程這門課程。筆者從自身多年來授課抗原與抗體工程的實踐出發,并且接收了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反饋,闡述了筆者在新形勢教學過程中的幾點思考和總結,旨在提高生物技術專業的本科教學質量和效果。
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抗原與抗體工程是生物技術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課程,是以免疫學為基礎的一門新學科。這門課程一般是面向生物技術本科專業三年級的學生,這個年級的學生已經系統學習了諸如免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以及細胞生物學等相關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驗課程,具備了較為完整的生物技術專業知識體系。作為生物技術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的有效銜接,抗原與抗體工程這門課程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一方面,對于本科畢業即將就業的學生來說,可以讓他們接觸產業化的生物應用;另一方面,對于本科畢業繼續攻讀研究生的學生來說,可以培養他們科研過程中需要的思維和實驗技能。因此,開展抗原與抗體工程這門學科的學習,對于生物技術專業的本科生是有效并且必要的。此外,我們在教學中不強求針對性很強的教材,而是推薦由馮仁青編寫、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現代抗體技術及其應用》作為參考,更多的是鼓勵學生查閱資料,培養主動學習的素質。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科的啟發性與前瞻性等特點,使得整個課堂的教學富有層次和結構感。
二、理論教學的先進性
生命科學的發展史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人類思考和解決生物學問題的思想歷程。它既反映了科學家的探索活動與方法,又蘊藏了豐富的科學精神教育的素材。因此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應重視歷史與前沿的兼顧。此外,作為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抗原與抗體工程的理論教學必須與相應的實驗課程完美銜接、吻合,從而保證有效的教學質量,激發學生濃厚的興趣。因此,在理論教學實踐中,每年都應對課堂內容進行調整和補充。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融入這門學科的發展史,讓學生在歷史背景中學習,回顧和領悟科學前輩的探究過程;另一方面,重視研究前沿,比如,生命科學最重要的研究前沿就是各大獎項的頒發,包括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還有剛成立的未來科學大獎等等。這就要求授課教師每年都跟進最新研究前沿,給學生介紹生命科學最新的研究進展,尤其是對相關領域的研究認識。此外,授課教師還需要積累教學反思和體會,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課堂,力臻完美。因此這就要求授課教師不能重復使用一種教案,必須不斷學習、完善教學大綱和教案,認真備課。
三、實驗內容與實際應用緊密結合
實驗教學內容的選擇應注重實際能力的培養,精選實驗內容,開發設計性實驗。傳統的實驗教學都有固定的實驗模板,包括已知的實驗設計和實驗步驟,學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就能夠做出相應的結果。另外,實驗內容脫離當下需求,與實際應用結合不夠,因此不利于激發學生對實驗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加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從而影響了實驗教學的質量。因此,開設設計性實驗變得更加急迫。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積極主動的探索,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初步引導學生由知識學習向科學研究轉變。比如,我們可以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讓學生自學選擇實驗材料,設計實驗步驟,對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團隊協作能力,鼓勵學生勇于探索。
四、考核方式的靈活化和日常化
考核是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環節,是檢驗教學質量和效果的直接手段。為了最大程度上體現考核效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充分發揮考核對教學活動的指導意義,應注重考核的日常化和靈活化。
五、結束語
抗原與抗體工程課程的學習,旨在使學生獲得扎實的學科基礎理論知識,掌握諸如多克隆抗體、單克隆抗體、基因工程抗體三代抗體的產業化流程,以及噬菌體展示技術等前沿的抗體化應用;同時,了解抗原與抗體技術與現代生物技術研究的方法學應用,比如免疫共沉淀、western blotting、免疫熒光、流式細胞儀等具體實驗技術。經過幾年的探索,我們在抗原與抗體工程教學中通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初步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辦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主動解決問題以及創新能力等方面受到良好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