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洋
【摘要】筆者在本文當中以“微時代”作為大背景,主要對其對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影響做出了分析,并分析了在高職院校中對于學生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為此提出了對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微時代 高職 學生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3-0196-02
現如今,已經是“自媒體社交網絡時代”,在高職院校當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時時刻刻都會受到一些網絡傳播媒介的影響,例如微信、微博、微小說還有微電影等。這些微媒體的流行,使得高校在日常管理、教學管理,以及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都受到一定挑戰,因此高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工作時,應該在保持正視、重視的態度同時還需研究微信等微媒體。為了應對新的形勢,學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工作時,應與時俱進,并制定一些新的政策來適應新的時代。此外,高校也應該更新自身的管理思想——管理思想要跟緊時代發展步伐,用新的管理思想來代替之前傳統的思想,將對于學生管理工作的方向逐漸轉向“微”方向。
一、“微時代”對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影響
當下的微時代,對于學生的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很大影響,如團學、就業、宿舍管理以及學生的心理健康等都受到很大影響。此外,團學宣傳的主要陣地是微媒體。從2013年開始,共青團在新浪網、騰訊網等4家網站開通微博,并在微信上推出公眾號,到目前為止,共青團的粉絲在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分別為137萬和260萬。為響應團中央對于新媒體工作的要求,每個團組織也都建立起自己的微博平臺,通過這些平臺,普通的團員也可以及時獲得及時信息,高職院校的學生也可以獲得很多就業信息。在高職院校當中,畢業生獲得就業信息的渠道就是傳統的一些雙選會或者網站的發布,但是正是因為有了自媒體的社交網絡,畢業生獲得就業信息的渠道多了,而且對大學生的自主創業產生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也影響著大學生對于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的觀念。
此外,“微時代”對大學生的宿舍生活有一定的影響。比如Android、IOS等這些智能手機的出現,使得很多新聞信息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或者手機來獲得。此外,正是因為這些微媒體的出現,大學生的生活節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例如大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購物,而且一日三餐也可以通過互聯網解決,同時也可以在手機上進行充值,所以說只要擁有手機,大學生就可以不用出宿舍門就能進行正常的課下生活了。此外,大學生也可以通過手機上的一些社交軟件對于班級、學校以及社會上的信息進行了解,比如QQ、微信還有微博等這些社交軟件。但是,有些學生會對于這樣的“微時代”不適應,從而產生一些不良的心理。比如有些大學生特別容易被一些微媒體上出現的一些信息迷惑,進而沒有興趣去上課,有的學生甚至有厭學的心理。
二、“微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應對策略
(一)以人為本,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學校從事教育事業的最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高職院校當中,學生的管理工作也應該把學生作為工作的重心,將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目標,而且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具體的展開工作,從而實現個性化的管理工作。在“微時代”的大背景下,網上生活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作為一個管理者,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方便快捷的上網環境,使得網絡成為教育的主要陣地,對于網上的資源進行充分利用,讓學生參與到自我管理的過程當中。在建立學校網站的時候,要使建立的網站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定時定期對于網站進行更新,提升學生在網站上的瀏覽率,在無形當中實現高校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另外,網絡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如果我們對網絡監管不當,會使學生看到一些負面信息,并對他們產生一些不利影響,所以學校有責任和義務給學生提供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加強對于網絡的監管力度,在技術層面上進行監控,嚴格規范學生的網絡行為。
(二)更新觀念,加強學生管理隊伍建設
現如今,學生的學習也有了新的領地,比如微信、微博亦或QQ等一些社交平臺,從而要求對于學生的管理工作也要采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在“微時代”的大背景下,學生工作的管理者只有更新自身觀念,才能使其對于學生的管理工作有一定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與學生相處的時候,要將以往“高高在上”的地位轉變為“與學生平等”的地位,與學生成為相互信任的朋友,因為只有與學生成為朋友,才可以理解他們的行為,使得師生之間的隔閡消除。另外,學生工作的管理者也可以關注學生的微信、QQ等社交軟件,平等地與學生談話,及時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進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還有世界觀。
(三)利用網絡平臺,實現學生的“三自”教育
對同學來說,自我的教育,管理與服務,是“三自”的關鍵內容。作為使用新媒體比較頻繁的人群,學生群體在新的互聯網背景下,無疑是為他們開辟了更加新穎的,更加廣闊的“三自”學習與進步的平臺。所以,在教育與教導學生時,我們應該利用起互聯網時代的快的新特性,依照客觀事實規律和學生的特性,讓學生接觸管理學生的范圍,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他們自我的學習、管理與教育。
在新時代的新形勢下,“微時代”已經成為了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作為職業技術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應該把握機會,迎接挑戰,勝利無疑會讓我們的教育成果更加豐碩,失敗則會讓我們的境遇無比困難。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要主動的自我學習、自我提升,跟上時代的腳步,時刻的學習新時代年輕人的思維和行為規律,了解互聯網下學生工作的重點,把困難看作磨礪,為教育事業打開新的大門。
參考文獻:
[1]張杰.“微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管理工作創新研究[J]. 文化學刊.2015(03)
[2]尚艷瓊,張科.“微時代”推進高職學生精神生活發展策略研究[J].無錫商業技術職業學院學報,2014(8)
[3]邢丹丹.“微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學生自我管理方式創新研究.科教導刊.2016(04)